是天才般的人物。卻也如流星一般,一閃而逝,從首部作品到成名大熱,不過一個月的時間,比起鄭美嘉也不遑多讓。同年,他又創作了一部大熱作品,在圈中口碑極好,收視率也算是拔尖,但未能像美嘉一般登頂。
她之前的猜測並沒錯,看了林永城之前的兩部作品,他的創作的確有很濃重的私人化標簽,個人風格也相當明顯,敘事冷靜,不少「□□」相當少見地采用冷處理,擅長在瑣碎生活中醞釀情緒,靜水深流。所以他的作品中,很少見到非常極端情緒的場麵,溫暖都不動聲色,憤怒與悲苦成了暗湧,堪稱潤物細無聲的典範。
所以,鄭美嘉覺得,這樣的劇本,絕不是寫給旁人看的,大概隻是寫給林永城自己的看的,或許是他的實驗作品。
因為大多數電視劇,包括她,都不可能這樣去寫,其實她覺得林永城這種風格更適合寫電影劇本,寫電視劇本,怎麼都覺得屈才了。
不過,他也是相當厲害,這樣的劇本,在當時還能贏得那麼好的口碑和收視率,簡直就是奇跡。原因大抵是他身邊始終有個好導演在幫助他,兩部作品的導演都是同一人,兩人的合作簡直就是天衣無縫。
林永城的第一部作品《春風吹》講述的是高中少年小樹因為家庭和來自自身的壓力,迫切地想要逃離學校,因為一場意外的車禍,他如願以償地休學將近一年的時間,被工作忙碌的父母送到鄉下讓爺爺奶奶照顧。
電視劇裡的小樹也不過是個普通的青春期少年,雖然總是抱怨著升學的壓力,卻也不是沒有努力過,隻是屢屢失敗,最後站在高考的獨木橋麵前的時候萌生了一瞬間逃離的想法。可如果沒有那場車禍,小樹大概會咬緊牙關努力下去。
但這場車禍,卻讓他人生的軌跡中途拐了個彎。
小樹的父母和爺爺奶奶的關係其實並不好,小樹也從來去過鄉下,而小樹的爺爺,卻是對子孫相當嚴格要求的老人,脾氣有些固執,不生氣的時候,也是相當風趣的老人,但一旦碰上原則問題,就會變得相當可怕。
並不了解爺爺的小樹經常踩到爺爺的雷點,也不明白爺爺奶奶和父母為何關係僵硬,也不習慣鄉下的生活,陌生的環境讓人恐慌。但小樹並不是軟弱的人,大多時候,他還是願意積極努力地麵對一切。
夏天的時候,小樹剛剛來到鄉下,看著院前的花草,從月季開到桂花,再開到紅梅,最後到滿樹灼灼桃花。他跟著爺爺也學會了如何給花草修剪枝椏、鬆土、移栽,在這個陌生的小鎮上,他漸漸認識到以前從未了解的事情,無論是鄰裡各樣的人生,或殘酷,或無奈的,還是飯桌上每每與爺爺的漫長的聊天,每一件平常事情都會被小樹爺爺拆解開,教給他道理,聽他說著自己的想法,還有,爺爺的過去。
爺爺也是有些寂寞的老人。
小樹以前從不知道自己的爺爺畫地一手好畫,書法也寫地相當漂亮,甚至還會拉幾首小提琴曲,他無意中翻出爺爺年輕時自己裝訂的手寫曲譜,摘錄著那個年代的經典歌曲,每一首都書寫地相當精致,還會配上一副應景的插圖,意趣盎然。
沒辦法把這樣有才華的老人和這樣平淡的鄉間生活聯係在一起,隻有柴米油鹽,花草樹木,以及,對子女的思念和遺憾。
整部劇從頭到尾的節奏都是無比舒緩,細水長流,情緒始終綿長溫柔,哪怕後來爺爺和小樹爸媽和解的過程,也做了一定的冷處理,但在氛圍和人物上都做了細節的調整,前後的差別,依然清晰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