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來,《秘密與我》的票房逆增長趨勢在一段時間內甚至成為了一種現象,單日最高票房甚至達到了九千萬,鄭美嘉賺錢的速度簡直達到了歷史最快,而各大院線還在不斷地給電影增加場次。

「最近觀眾的口味也真夠奇怪的。」影院的經理嘟囔著最近的怪現象,他們也就以為《秘密與我》的票房在編劇和演員的群眾基礎上,大概也就是不錯,收回本還能有不少利潤,可絕對沒有想到會有這樣奇跡般的爆紅……

簡直不科學!

不過這個市場有時候本來就會時不時有一些戲劇性的意外出現。

「不是觀眾口味奇怪,是他們對觀眾心理把握準確,能把觀眾騙進電影院的方式有很多,他們隻不過選擇了其中的一種。這也是一種營銷,他們的團隊,除了作品做地好,營銷也是獨辟蹊徑,還能次次成功。何況,是鄭編劇的電影,當然有無數觀眾買賬。難道你不覺得現在很像當年《逆轉》火地時候很像?」

「是挺像的……這鄭編劇有才華還會做生意,運道也好得擋都擋不住,從來沒見過一部電影能吸引那麼多觀眾回流重新看的,場次從之前到現在都不知道加了多少場。之前多少背地裡唱衰她進軍電影圈絕對會賠地血本無歸,結果現在她反倒是一炮而紅,估計誰都沒想到。還是票房和口碑雙贏,聽說現在不少人看好她這部電影拿獎呢。」經理想起來和朋友閒聊時說的。

「我覺得拿獎也不是什麼難事,她這電影,說商業片,也沒那麼商業。可故事的確好,主要還是營銷做地太厲害,直接先把觀眾吸引進電影院,管你之前是不是喜歡這個題材,沖著好奇心也要先來看了,看了之後觀眾就能知道故事的好。」

「也是,有些好電影缺的就是營銷和曝光,《秘密》這手玩地太好了,不過人家有錢有平台還有人氣,沒法比,他們這種和影片本身特質緊密聯著的,想模仿也難。」

「……」

業內對《秘密與我》難得一見的票房逆增長趨勢表現出了極大的詫異,尤其這部片子根本算不上典型的商業片,唯一不同的是,它的運作手段足夠商業化。或許那篇分析並不是他們所投放的軟文,但是整個運作的環節,具體到每個時間的營銷策劃,觀眾與市場的反響,他們肯定一早就有所計劃。

從電影劇本構思完成之初,鄭美嘉恐怕就已經有了初步的運作想法。

業內如雪花片般飛出的和《秘密與我》相關的文稿層出不窮,彷彿一時間,大家都相當熱衷於談論《秘密》引起的社會現象,而不同行業的人則看到不同的東西。

「我們可能怎麼也沒想到,在電視圈春風得意得以登頂,並且一向以治愈勵誌正能量為作品標簽的鄭編劇,在進軍電影圈時拿出的竟然是這樣一部帶著隱晦黑暗色彩卻披著時下最熱的青春題材的皮的電影,並且引起全民好奇,這在時下的電影市場,實在是難得一見。最初我們看預告片都以為這會是一部為票房而拍的爆米花電影,但現在——所有人都被編劇的構思所震驚,並且苦苦思索而不得其解。」

」這樣一部*型商業電影,卻奇跡般地口碑票房雙豐收,按現在的票房平穩增長趨勢不出意外,《秘密》甚至會成為今年國產電影的票房黑馬,初步猜測,本月內《秘密》的票房或許能過十億大關。除了票房之外,年末各大電影頒獎典禮,也一定會有《秘密》的位置。」

而影評人則寫:「鄭編劇將她本身出人意料的特質在電影中發揮地淋漓盡致,或許這部電影還不夠格被稱為經典之作,但在歷年優秀電影之中,定有《秘密》的一席之地。無論導演還是編劇在電影中表現出的意識都相當令人驚喜,的確是驚喜,如果這就是他們想要表達的故事,那麼無疑是成功的。將灰暗的故事蒙上青春的麵紗,欺騙觀眾的眼睛,卻也在揭露真相的時候更讓人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