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幾位聖人都在誦黃庭,煉金丹,講大道,得鴻鈞傳召不敢怠慢,連忙放下手頭事物前去紫霄宮。
眾聖來齊後都拜鴻鈞,鴻鈞道:“此次叫你等前來並無他事,隻因昊天適才來此見我,言道天庭無人,不好管理三界眾生,讓我命人、闡、截三教弟子聽命於他。二則闡教弟子身犯殺戒。三則天庭無人要立封神榜,封分諸神,以供昊天驅使。
其他聖人聽了還不覺什麼,三清卻是恨昊天多事。
三清聞言均是一愣,均恨昊天多事。
鴻鈞卻是不停,接著說道:“封神共分為三等,根行深者,成其仙道;根行稍次,成其神道,根行淺薄,成其人道,仍隨輪回之劫。”說完便從懷中取出一張卷軸,張掛在紫霄宮前說道:“你等可自行商議,簽押封神,簽押之後不可反悔。“
眾聖都道:“老師在上,誰敢反悔?”
太上老君開口問道:“老師,不知共需多少人上封神榜?“
鴻鈞答道:“所封眾神為八部正神,分掌各司,按布周天,共三百六十五位。“
太上老君又問道:“人、闡、截三教各有多少弟子上榜?又如何填寫?“
鴻鈞言道:“各教上榜弟子又你三人商議而定。你們三人分掌三教,當由老子填闡教弟子姓名,原始填截教弟子姓名,通天填人教弟子姓名。商議決定之後便運用法力將弟子姓名寫於封神榜上便可。“說完便隱去身形。
女媧娘娘道:“我之門下未曾有弟子,此次封神卻是與我無幹。”眾聖都同意女媧娘娘不參與封神,女媧與眾聖打了個招呼徑自回宮去了。
準提見女媧走了,也道:“老師有言此次封神乃是三教的事,我西方教根基淺薄,弟子稀少,又不曾出過西天極樂,都是清淨之人,也不該有此殺劫,卻是無需簽過。”眾聖也知確是實情,西方二聖告罪一聲也走了。
楊清也不願摻和,忙道:“我未曾立教,門下就兩三個弟子,也不需封神。”
老子也道:“我門下也就玄都一個弟子,又是有道之士,也用不著封神了。”元始、通天二人也隻得同意,老子就一根獨苗,總部能來個斷根啊?
剩下就是元始和通天大眼瞪小眼了。
元始天尊開口說道:“我門下南極,雲中子,廣成子,赤精子,黃龍真人,懼留孫,太乙真人,靈寶大法師,文殊廣法天尊,普賢真人,慈航道人,玉鼎真人,道行天尊,清虛道德真君均是道德高隆之士卻是不該上榜。”頓了一頓說道:“師弟門下卻是隻練法力,不修德行,合該上榜。”
通天教主譏笑道:“道兄所言多有不妥,我門下大弟子多寶曾助人皇顓頊降服大巫,有大功德,而道兄門下弟子多次下山相助人皇好像也並無甚業績吧!”
元始天尊語塞,楊清見局麵僵持,便出言道:“二位師兄莫要為些許小事傷了和氣,這封神之事一次商談不定還可再商,依貧道之意還需三商始作棺蓋,如何?”
老子也不像兄弟隔閡,也趁機道:“四師弟此言大善,確實要三商才能定論。”
當下四位聖人都回府各自計較去了。
三清中除太上老君隻有玄都大法師這位注定不會上榜的弟子無須擔心之外,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均有許多弟子,通天教主更是號稱萬仙來朝,門下弟子無數。
封神一事關係到本教氣運,兩位聖人均是極為傷腦筋,想如何才能避免本教弟子上榜,而把對方門下弟子送上封神榜,從而保存本教元氣。
元始天尊思忖:“這封神之事明眼就能看出必定是要出自闡截二教,我收弟子向來就是注重出生,根性確實深厚,遠非通天弟子能比,但是我闡教之道頗為晦澀,弟子難懂,道行、法力都不甚高深,此次封神又是我闡教弟子身犯殺劫,必定難過,而弟子要完殺劫還得從截教處尋,通天弟子雖多羽毛禽獸但法力確實非我弟子能比,隻怕弟子要吃大虧,也罷,我還需如此計議。”元始想到此處,離了玉虛宮往八景宮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