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4別為一點利,失去一片天(1 / 1)

今天貪便宜,沒準哪天就吃虧

中國有句古話:"貪小便宜,吃大虧。"人們總是愛貪小便宜,怕吃虧。但是天下哪有那麼多的便宜要你占,要知道,每占一份便宜的同時,你同樣也會失掉一份,每撈一份好處就會減掉一份獲得利益的機會。總之,貪得越多,失去的也會越多。

春秋戰國時期,四川西部有個國家--蜀國,那裏土地肥沃、物產豐富。離它不遠的秦國早就對這塊土地垂涎三尺,想要把它劃歸自己所有。但是通往蜀國的路非常險峻,不是懸崖峭壁就是萬丈深淵,所以盡管實力強大的秦國對其虎視眈眈,一時也不能得逞。

蜀國的國君是個生性貪婪的人,他大肆搜刮民脂民膏以滿足自己的貪欲。秦惠王派人去打探蜀國的消息,從探子口中得知蜀王的性情,於是覺得機會來了,便命令工匠鑄了一頭巨大的石牛,在石牛的屁股後麵放了很多金銀綢緞,放出消息說這頭石牛會屙金子。蜀王聽到了關於這頭會屙金子的石牛的傳聞,非常羨慕,自言自語道:"要是我有這麼一頭石牛,天天給我屙金子,那該有多好啊!"正在這時候,秦國的使者來了,他對蜀王說,"秦惠王為了表示秦蜀兩國友好的誠意,決定把會屙金子的石牛送給蜀王。蜀王大喜過望,使者說石牛的身形巨大,要從秦國運到蜀國來恐怕很不方便,蜀王就急忙保證說:"這個不成問題,貴國國君既然肯把石牛送給我,我哪裏有不想辦法把它運到我國來的道理呢,就請你們的國君放心好了。"

為了石牛能順利到達,蜀王不顧大臣們的極力反對,征調了大量人力修蜀道,把通向蜀國的險徑都修成了平坦大道。然後還派了五個大力士到秦國去迎接石牛。蜀國已是民不聊生。貪心的蜀王哪裏料得到,秦惠王的軍隊早已跟在石牛後麵,隨著石牛的到來,蜀國也被滅了。

蜀王被利益麻痹了心智,衝昏了頭腦,為了貪一點小便宜,被秦國吞並,失掉了整個國家,還留下了壞名聲,被後人恥笑,真是得不償失。他隻看得見眼前的利益而不注重國家的長遠發展,真是愚蠢至極。所以便宜占得太多,總有一天會栽跟頭。不要因為一點利益而眼紅,不要逢光必沾,這是做人的基本道理。

愛占便宜是人們的一個普遍心理,就像在菜市場買菜,人家給你抹掉一兩毛,或者是多給你一點,你心裏就會很舒服,以後也會常去那個攤位買菜,假如遇見一個斤斤計較的攤主,你絕對隻買他一次菜。聰明的人總會利用人們的這個弱點,給別人嚐點甜頭,自己適當的吃點虧,真正使自己獲利。

東來超市是一家開在某大學旁的小型超市,生意很好,盡管學校宿舍下邊也有便利店但是學生們都更愛來這裏買東西。

東來超市的老板沒有多少文化,但是他的生意卻一天比一天好。他那裏的東西要比其他商店便宜一到兩毛錢,而且顧客買東西能抹零就抹零。就是因為這個秘訣使得這個小超市從早上七點到晚上十點關門一直都有客人,尤其是中午、下午和晚自習下課後生意更是好,以至於裏麵的出不來,外邊的進不去。

後來東來超市擴張又開了東來旅館,生意還是一樣的好,節假日還很難訂到房間,經營策略還是一樣,寧願自己少賺點,也要為顧客多讓點利。就是因為老板吃得起小虧,生意才會越做越大。

生意做大的訣竅就在於吃得了小虧。記得李連傑說過一句話:"送給別人的東西永遠是你自己的東西。因為每當你的朋友看見它就會想起你。"的確,人生就是在給予中享受快樂。你每付出一分,便會有一分的收獲,你吃一點虧,也會贏一分利。總想占便宜,誰來吃虧?人們之間的交往是相互的,隻有你付出了才會有收獲的可能,不耕耘隻想收獲,這是在異想天開。我們要用自己的智慧與勞動來獲得財富,並不是靠耍小聰明。俗話說,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常常吃一點小虧,卻會讓我們得到的比失去的更多。其實這就是一種處世心態,與人為善就是對自己最大的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