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2 / 3)

這是……

就在她分神的時候,自行車已經由她麵前滑過,叫賣聲也傳了過來:「魚丸~~魚湯~~牛~肉~丸~~~」

是吃的!

陶泓一個激靈,人險些就蹦起來了。手也不在口袋裡兜著了,簡直是張牙舞爪地攆了上去:「嘿嘿嘿嘿嘿,站著站著,哎哎哎,師傅停下停下!」

攤主應該是很習慣這樣的事了,聽到她叫喚就剎住車子。陶泓緩了緩氣,咂著嘴問:「是熱乎的吧。」攤主笑了笑,「燙得很。」說著把其中一隻木箱上的鐵皮蓋子打開,白色的熱氣瞬間瀰漫開來,「有魚丸、魚湯,還有牛肉丸。都是五塊錢一份。」

陶泓挑了魚丸和牛肉丸。魚丸和乒乓球差不多大,一份四個。牛肉丸卻隻比大拇指大一些,一份八個。

回到房間就迫不及待地拆開來,白生生的魚丸頂著青色的蔥花,頂悠哉地蕩在湯裡。陶泓舀了一顆吹吹涼,咬下的時候就知道自己犯錯誤了——這頭被咬了一口,那頭就迸出一條縫『滋』地往外噴湯汁。

第一口吃得略狼狽。

可,真好吃!富有彈性的外皮和汁水豐沛的內餡兒組合在一起,口感十分迷人。肉餡是用肥瘦豬肉按比例剁製的,因著本地的口味調製得偏甜。餡兒裡的油脂在舌尖上化開,有一種令人滿足的豐腴感。

有了魚丸打底,她對牛肉丸的期待便高了。事實上牛肉丸也沒讓她失望,骨頭湯底墊著片汆燙過的生菜葉,麵上浮著一圈兒芹菜末。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加了白胡椒的關係,這湯聞著就讓人暖和。牛肉丸子十分爽脆,在牙齒間蹦來彈去地。偶爾還能咬到未打碎的牛筋,就夾在牙齒間慢慢地碾著,咯吱咯吱響。

食物所帶來的美味與溫暖可以讓人很快對一個城市產生好感,這是一種出於生理本能的親近。

陶泓躺在床上,摸著肚子再次肯定自己的選擇,「這確實是個宜居的城市。」她決定先花一兩天時間到處走走逛逛,等瞭解完城區的情況再斟酌著要不要和鄭北亭聯繫。

第二天,陶泓背著小包懷揣著從酒店前台索要來的旅遊目錄爬上了公交車。因為是工作日又過了高峰期,車上的人並不多。正當她聚精會神地看著目錄的時候,手機呱呱地響起來。陶泓一看來電人是鄭北亭,隻得接起來:「老鄭。」

鄭北亭很不高興,「怎麼換號碼了你?我聽珊瑚礁說你出發來浮城了?」

看來是瞞不住了,她搓搓耳珠子,說:「是啊。昨天到的。」怕鄭北亭發火,又立刻跟著解釋:「昨個半夜才到的,實在是太晚了不好意思打擾你,」

「咱倆這麼熟了還說什麼打擾不打擾,聽著就讓人噁心!」鄭北亭哼了一聲,問道:「你昨晚住哪兒?」

「就火車站出來,對麵的某某酒店。」

「你錢多燒得啊!」鄭北亭對她這種奢侈行為進行了長達兩分鐘的批評教育,最後總結道:「得了,你收拾好東西,等我去接你。」

「別,別!」陶泓陪著笑,「老鄭,我知道你人好怕我花錢,可我現在還在路上蹦呢,沒法子回去。等回去了肯定過了時間又給算了一天房錢。所以,要不咱明天再計劃?」

好說歹說才打消了鄭北亭過來匯合的念頭。陶泓掛了電話,小小地鬆口氣。車子這時已經到了市中心商業區,旅遊目錄的標注著的古文化街就在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