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愛爾蘭咖啡
本書是蔡智恒繼《第一次的親密接觸》和《雨衣》之後的又一深情力作。一間小小的咖啡館,一盞小小的燈,一位異鄉的男子,邂逅了一個會煮愛爾蘭咖啡的女孩。於是,愛情,就在某個雨夜中,迎著奇特的愛爾蘭咖啡溫柔的香氣,得到誕生的靈感。他對她的思念,從此再也分不清楚是對愛的念想,或是對咖啡的渴望了……
相傳,酒保為了心儀的女孩,將威士忌融合入熱咖啡,發明了愛爾蘭咖啡。咖啡的芬芳搭配烈酒的濃醇,在冷冽的夜裏讓人從掌心一路溫暖到心底。一個四分之一愛爾蘭血統的台北女孩,就因為聽到這個故事,堅持煮出正統的愛爾蘭咖啡,而且隻在晚上十二點後供應。於是,愛情,就在某個雨夜中,迎著咖啡溫柔的香氣,得到誕生的靈感。一間小小的咖啡館,一盞小小的燈,一個異鄉的男子,邂逅了一位女孩。他對她的思念,從此再也分不清楚是對愛的想望,或是對咖啡的渴望了……
一
「請問要點茶或咖啡?」
「咖啡。」
「請問您要哪種咖啡?」
「愛爾蘭咖啡。」
「需要加眼淚嗎?」
「啊?什幺?」
X X X X
其實我算是滿喜歡喝咖啡的,但還說不上愛。
會染上咖啡癮,是因為念書時同研究室的學弟總會順便煮一杯給我。
日子久了,咖啡對我而言便成了生活上必須的飲料。
不過隻要一離開研究室,我就很少喝咖啡。
畢了業,在熟悉的台南找了個工作。
那是個學術單位,我的職稱是小小研究助理。
努力一點的話,會升成小研究助理,然後研究助理、專任研究助理、
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專任研究員。
然後呢?我就不知道了。也許是超級研究員、非常厲害研究員之類的吧。
總之,職稱一定會有\"研究\"兩字。
這個工作還算好,待遇也不錯,隻是缺了個會煮咖啡的同事。
基於自己煮咖啡需要買器材和咖啡豆的麻煩,我便順勢戒了咖啡。
我很懶,這點我承認。
剛開始工作時所接手的第一個Case,是和台大合作。
每周四下午總要到台北開個進度會議。
沒辦法,台北是中原地區,南部是蠻夷之邦,隻得遷就了。
我通常是坐飛機,當天來回。
除了考慮隔天還要上班的因素外,更重要的是,我不習慣台北。
因為我發覺,在台南我每分鍾走95步,在台北會不自覺地增加到112步。
在一個台南晴朗炎熱的10月天,台北的天空卻不識相地飄起了雨。
開完了會,離開了會議室,匆忙上了出租車,到了鬆山機場,
才發現研究報告忘了帶。
於是離開了鬆山機場,匆忙上了出租車,到了會議室,會議室卻鎖住了。
等到值晚班的人來了,打開了會議室,拿了研究報告,鬆了一口氣。
鬆了一口氣的,不隻是我,雨突然也放肆地下著。
雖然雨跟時間沒有直接關係,但是台北隻要一下雨,便會莫名其妙地塞車。
我\"了\"了半天,隻是想說一件悲慘的事:
我搭不上複興航空九點整飛台南的班機。
沒錯,這是最後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