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言之,對很多咖啡館而言,愛爾蘭咖啡的意義就是威士忌加咖啡而已。
有的甚至還改加白蘭地。
更別說那個印了\"Irish Coffee\"的愛爾蘭咖啡杯了。
冬天快過去了,最適合喝愛爾蘭咖啡的季節也將結束。
而想念愛爾蘭咖啡的季節是該開始?還是該結束?
愛爾蘭咖啡和她,我到底最喜歡什幺呢?
我好象無法分別出對這兩者感情的差異,正如我分不出菩提樹和鳳凰樹。
如果愛爾蘭咖啡可以既是(又鳥)尾酒,又是咖啡;
那幺我是否能同時喜歡愛爾蘭咖啡還有她?
剛過完農曆年,幾個同事相約到台東的知本洗溫泉。
回程時,在台東火車站附近的咖啡館,我竟點到了愛爾蘭咖啡。
杯子對了,香味對了,連口感也對了。
隻是老板卻是個四十歲左右的肥胖中年男子。
我似乎已經可以分清楚她和愛爾蘭咖啡之間的差異。
我一麵喝,一麵回憶起以前在\"Yeats\"喝愛爾蘭咖啡的往事。
喝完後,酒精不僅燃燒了肚腹,連心也跟著燒了起來。
好象有種液體從眼角竄出,滑過臉頰,流進嘴裏。
有點鹹,又帶點酸澀。
我和她一樣,終於也嚐到了思念發酵的味道。
我等不及星期四的到來,也不需要等星期四的到來。
☉思☉兔☉網☉文☉檔☉共☉享☉與☉在☉線☉閱☉讀☉
思念這東西根本不長眼睛,當思念之潮來襲時,是不挑時間地點的。
下了班,趕上最後一班台南往台北的飛機,到了台北。
離午夜12點還有一些時間,就站在巷口的菩提樹下等。
嗯,終於說對了,不再說成是鳳凰樹。
我推開\"Yeats\"的門,然後把寒冷關在門外。
她正拿著抹布,低頭擦拭吧台。
「歡迎光臨。」她並沒有抬起頭。
我走到吧台邊,坐下。
『妳還是喜歡用擦拭吧台這一招嗎?』
她微微顫了一下,突然停止擦拭的動作。
抬起了頭。
「請問要點茶或咖啡?」
『咖啡。』
「請問您要哪種咖啡?」
『愛爾蘭咖啡。』
「你又跑來台北幹嘛?」
『因為想喝杯愛爾蘭咖啡。』
「需要加眼淚嗎?」
『不需要了。』
「為什幺?」
『因為我終於知道思念一個人時,是什幺樣的心情。』
「你思念誰呢?」
『一個認真而堅持的人。』
她仰起頭,微顫的手試著伸高去拿懸掛在吧台上方的愛爾蘭咖啡杯。
卻怎幺也拿不下來。
我終於逾越了一直阻隔著我們的吧台,走進吧台內。
輕輕握著她的手,幫她拿下兩個愛爾蘭咖啡杯。
jht. 於2000年3月22日
本文已閱讀完畢,歡迎發表書評!<\/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