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毯上奉行“走兩步, 退一步”的原則,好留足夠的時間給記者們拍照,這個小竅門對於第一次參加世界上最大的國際電影賽事的傾夏來說並不是那麼的熟悉, 基本靠身邊的季名臣帶節奏,她完全依賴的小表情和季名臣細致入微的小動作被倆人的cp粉們看到, 又是一陣嗷嗷叫, 血槽已空。
觀眾們看熱鬧,卻看不到演員主創們燦爛笑容底下的緊張與忐忑。
在距離公布金棕櫚獎還剩最後一天的昨天, 原本《風月佳人》的北美發行公司要宴請劇組成員,包括導演David在內的所有主創們也都應下了, 算是為將來有朝一日進軍奧斯卡鋪路, 但卻在臨行前接到大會的通知,立刻取消了晚宴,在戛納臨時租的辦公間裡等待消息。
電影節評委會正在給影片進行最後的打分。
彼時, 戛納電影節的鼓點已敲得密不透風。
三部最有希望奪得戛納電影節三項大獎的影片,《風月佳人》位列其一。
之前,美國著名影劇雜誌《銀幕》在每日特刊中,11位國際著名影評人就先前放映的14部參賽片評分,《風月佳人》以總分37分領先群雄。該刊甚至評價道:《風月佳人》跨越歷史,體現了電影技術及美學處理上的精湛技巧,將電影藝術的妙處發揮到了極致。
據說,評委會內部對於《風月佳人》獲得金棕櫚獎的呼聲也最高,但另兩部歐美影片勢均力敵,讓評委們難以割捨。直到今天早上,都沒有傳出比較確切的消息來。
可想而知這紅毯走得,估計三部電影的主創人員內心都很焦灼。
等到下午兩點多,《風月佳人》的製片公司忽然接到大會服務部的電話,電話裡暗示製片人和導演務必要出席晚上的頒獎典禮,這一個電話,要求導演和製片人出席,幾乎肯定了會有獎給影片。給影片!那就很可能是戛納電影節最大的一個獎項,金棕櫚獎啊!
於是電話一掛下,製片公司的老板欣喜若狂地將這個消息告訴了等在那的劇組所有人,傾夏高興得立刻從座位上跳起來拍手尖叫!
這十幾天一路走來,跟打仗一樣的競賽評比,有的影片一直拖到電影節前兩個月才上映,就是為了通過媒體和觀眾的嘴巴給評委會施加壓力,有的影片則走同情分,大家各憑本事,目標都是至高無上的金棕櫚。
傾夏在短時間內見識到了比她這一生見識過的還要劇烈的廝殺,才曉得要在戛納主競賽單元爭得一枚獎項有多不容易,可當敵人也很強的時候,戰勝他們才會更有成就感。
直到這刻,她終於體會到了這種嗜血的滋味,暢快淋漓!
季名臣跟David擁抱完後回頭看到她亮晶晶的眼睛,有點好笑地跑到她耳邊輕聲道:“這麼高興?影片得獎的話,你可能跟影後就無緣了,一點都不失落嗎?”
一般來說,評委會的評委們本著分散獎項的原則,不會將幾個大獎全部頒發給一部影片,既然影片的大獎他們會拿,那麼跟最佳演員獎,很可能就要失之交臂了。
傾夏聞言從興奮中短暫地抽離出來,愣了愣道:“那你不也是一樣嗎?雖然你已經拿過柏林影帝了,但戛納影帝的價值還是不一樣的吧?你都不失落,我失落什麼?而且影片獲獎才是最高的榮譽。”
季名臣盯著她看了許久,發現她講的話再真誠不過,真沒半絲不平,似感動似感歎地摸了摸她的腦袋,然後手順著頭發撫到了她的耳尖,輕輕摩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