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此譙臨便開始在川蜀各地尋找這座神秘村落,並將村落出現過的位置都繪製在地圖上。
因為村子入口處立著一根帶著羊角的石柱,所以譙臨就將其稱為羊角村。
數年的追尋調查中,譙臨終於發現羊角村是按照八卦方位來移動的。
每過七天,羊角村就會消失並移動到下一個地點,但出現的地點都是固定的,一共有五十六個地點,其中有八個地點集中在雒城周邊。
譙臨並不想解開村子的秘密,而是想找到能讓自己與村子一同移動的辦法。
如果能實現,譙臨就可以將自己和青銅盤都藏在羊角村中,再也不用四處躲避追殺,可是譙臨始終沒有找到辦法,不得已他幹脆跟著斥候回去見了龐統。
譙臨將羊角村的事情告知給了龐統,也獻上了自己多年來繪製的川蜀地圖,目的就是能夠得到保護。
龐統分析後認為羊角村應該與易經五十六卦有關。
因為易經中五十六卦是下艮上,與豐卦相反,互為綜卦。
其意為山中燃火,燒而不止,火勢不斷向前蔓延,如同旅中行人,急於趕路,因而稱為旅卦。
這與不斷移動的羊角村很相似,因此羊角村又被稱為旅村。
因為龐統的主要任務是攻克雒城,便讓譙臨全權負責調查羊角村。
就在譙臨認為有龐統相助可以查清楚羊角村秘密的時候,龐統卻在率軍攻克雒城期間中箭身亡。
譙臨深知龐統對自己有恩,便主動請求劉備要為龐統守墓。
自此,譙臨便在龐統下葬地落鳳坡附近的白馬關住下,並任白馬光主簿一職。
劉備稱帝後,譙臨請奏改姓為龐,並奉龐統為祖先,從此之後譙家變成了龐家。
公元263年,劉備建立的蜀漢被曹魏所滅,龐家投降,並再次獻出地圖自保,因此結識了後來被稱為華夏科學製圖學之父的裴秀,並一同研究地圖繪製。
公元265年,司馬炎取代曹魏建立晉朝,龐家在裴秀的幫助下返回蜀地居住,而裴秀則開始製作《禹貢地域圖》,開創了華夏古代地圖繪製學。
龐家回到蜀地後,發現羊角村不再移動,停在了如今蓉城太平鎮附近。
龐家人立即趕去羊角村調查,發現村中早已住滿了人。
這些人都是蜀漢滅亡那年,從各處遷移到此的流民。
也就是說,羊角村是從公元263年開始便不再移動。
羊角村雖然大變樣,但村口帶著羊角的石柱還在,因此依舊被稱為羊角村。
龐家人在村中仔細打聽後才得知,最早住進羊角村的是一批來自川北的羌人。
這些羌人在村中立了一座高三丈,也就是10米的木雕像,並告訴其他村民那是菩薩像。
又過了一段時間,那座木雕像表麵長出了草來,因此又被稱為草菩薩。
菩薩是佛教中對一種佛弟子的稱呼,原意為菩提樹枝繁葉茂。
佛教最早是從西漢末年傳入華夏,當時被稱為浮屠教,雖然當時正在興起,但在蜀地會有人立起一尊菩薩像實屬罕見,更不要說立起這座雕像的竟然是北川羌人。
那些羌人告訴後來的村民,隻要草菩薩不壞,羊角村就是極樂淨土,反之就會淪為惡鬼地獄。
龐家想要檢查草菩薩,卻被村民製止,並將他們直接趕出村子。
龐家隻得去尋找村民口中所說的那些羌人,可北川那麼大,想要找到那幾個羌人談何容易?
龐家找不到那些羌人,隻得又偷偷回去調查,終於發現草菩薩就是一種神秘陣法的核心,而陣法並不是畫出來的,而是通過村落周邊以及其中的樹木植物組成的。
龐家因為繪製地圖的原因,自然也研究地形陣法,但羊角村的這種陣法他們從未見過。
當時的龐家人為了搞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便趁夜潛入村中檢查草菩薩,並割下菩薩雕像身上的草帶走回去研究。
誰知道七天後,龐家人就聽說羊角村發生了村民發瘋自相殘殺的事件。
官府派人調查後得出的結論是,其中部分村民忽然得了癔症失心瘋。
與此同時,一個羌人找上龐家,告訴龐家不要再去碰草菩薩,正是因為他們割下了菩薩雕像身上的草才會導致悲劇發生。
龐家人求教羌人,希望可以解惑,但羌人隻是提出警告後便離開了。
從此之後,雖然龐家人沒有再去羊角村,但始終關注。
之後的千年歲月中,一旦發生類似幹旱暴雨這類的天災,隻要損壞了組成陣法的樹木植物,羊角村就會有人發狂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