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涉外的禮儀(1)(3 / 3)

在韓國,如有人邀請你到家吃飯或赴宴,你應帶小禮品,最好挑選包裝好的食品。席間敬酒時,要用右手拿酒瓶,左手托瓶底,然後鞠躬致祝辭,最後再倒酒,且要一連三杯。敬酒人應把自己的酒杯舉得低一些,用自己杯子的杯沿去碰對方的杯身。敬完酒後再鞠個躬才能離開。做客時,主人不會讓你參觀房子的全貌,不要自己到處看。你要離去時,主人送你到門口,甚至送到門外,然後說再見。同他人相見或告別時,若對方是有地位、身份的人,韓國人往往要多次行禮。行禮三五次,也不算其多。在一般情況下,韓國人在稱呼他人時愛用尊稱和敬語,但很少會直接叫出對方的名字。

馬來西亞的社交禮儀

馬來西亞的全稱即為馬來西亞。馬來西亞籍華人和華僑占馬來西亞全國總人口的二分之一以上,除此之外,還有少量的印度人和巴基斯坦人。馬來西亞是一個以伊斯蘭教為國教的國家,全國總人口的一半以上都信奉伊斯蘭教。馬來西亞的官方語言是馬來語。英語和華語則是通用的語言。

在馬來西亞,人們見麵的時候采用的禮節因民族不同而不同。馬來人傳統的見麵禮節是所謂“摸手禮”。它的具體做法為:與他人相見時,一方將雙手首先伸向對方,另一方則伸出自己的雙手,輕輕摸一下對方伸過來的雙手,隨後將自己的雙手收回胸前,稍舉一下,同時身體前彎呈鞠躬狀。與此同時,他們往往還會鄭重其事地祝願對方。馬來西亞的華人與印度人,則大多以握手作為見麵禮節。現在,馬來西亞人的常規做法是向對方輕輕點頭,以示尊重,除男人之間的交往以外,馬來人很少相互握手,男女之間尤其不會這麼做。

3.部分歐美國家的社交禮儀

美國的全稱是美利堅合眾國。地處北美洲中部,東臨大西洋,北靠加拿大,南接墨西哥及墨西哥灣。所屬阿拉斯加州位於北美洲西北部。美國的主要宗教是基督教和天主教。美國的官方語言是英語。

美國人的見麵禮節,一般情況下,以點頭、微笑為禮。不是特別正式的場合,美國人甚至連國際上最為通行的握手禮也略去不用了。若非親朋好友,美國人一般不會主動與對方親吻、擁抱。在商務往來中,他們尤其不會這麼做。

美國人在穿著上大都喜深色西裝配著黑色皮鞋,深色襪子,切忌白襪黑鞋。正式場合或上班時,女性以裙裝為宜,男性應打領帶,穿深色西服。著晚禮服裙擺應長及腳踝,並著高跟鞋。行路一般以右為尊,女士同行,男士應走左邊,出入應為女士推門。搭車時,車主駕車,前座為尊,反之則以後座右側為尊。自己開車時須先為客人開車門,等坐定後始上車啟動。在美國社會中,人們的一切行為都以個人為中心,個人利益是神聖不可侵犯的。這種準則滲透在社會生活的各方麵。人們日常交談,不喜歡涉及個人私事。有些問題甚至是他們所忌談的,如詢問年齡、婚姻狀況、收入多少、宗教信仰、競選中投誰的票等等都是非常冒昧和失禮的。

加拿大的社交禮儀

加拿大的全稱即為加拿大。加拿大國民的主體是英法兩國移民的後裔所構成的。一般而言,英裔加拿大人大多信奉基督教,講英語。而法裔加拿大人則大都信奉天主教,講法語。加拿大的基本國情是地廣人稀。特殊的環境對加拿大人的待人接物有一定影響。加拿大的主要宗教是天主教和基督教。加拿大官方語言是英語和法語並用,實行的是“雙語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