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世界孰真假 葫蘆幾乾坤(1 / 2)

話說唐僧師徒四人,日夜趕路,望東而行。真個翻山越嶺,劈荊斬棘。過了數日,才出了萬蟲國,眼看前方紫氣東來,雲霞和瑞。抬望眼田陌縱橫,農夫耕作忙;竹林野趣,牧童吹笛閑。唐僧道:我觀此地民風淳樸,百姓樂業,可比我天朝。悟空笑道:師傅定是日夜思歸,睹景生情。八戒道:想必此地物產豐富,向善樂施的人也多。沙僧道:我們且趕路,找個地方落腳。

不多時,見前方有一道觀。仙氣縈繞,道門大開。大門左右上寫著一副對聯:依山看景景愈翠,臨寶悟道道更奇。上寫著“寶葫觀”三個鑲金大字。悟空道:這道觀名寶葫,想必是有寶貝了。八戒道:管他什麼寶貝,先安排點齋飯是正理。這師徒正欣賞中,大門中走出一個道童,道:老師傅,有禮。唐僧向前道:小神仙,有禮了,我等乃是西天取經東歸的和尚,路過寶刹,欲借宿一宿。那小道童正欲答話,忽見了悟空八戒沙僧,嚇了一個趔趄。唐僧道:這是我的三個徒弟,雖外表醜陋,卻也不是歹人。

忽門後有人道:貴客原來,有失遠迎。隻見一老道,頭戴紫金冠,身披七星袍,足踏碧雲靴,鶴發童顏,笑盈盈的出來,道:貧道乃是這寶葫觀觀的觀主,不知聖僧遠來,賠罪了。說罷,便引著唐僧師徒進觀,安排齋飯。飯畢,唐僧道:多謝觀主相待。我見貴處風景奇俊,欲遊覽一番,不知如何?觀主道:聖僧蒞臨,蓬蓽生輝,我帶你玩賞一下吧。於是引著師徒,四處觀景。

他們走到一座殿前,見殿中有一金光閃閃的葫蘆,約丈餘高,下麵是無數的香火貢品,觀主見那師徒疑惑,笑道:此是我鎮觀之寶,保護這裏風調雨順,故百姓多有來祭拜的。唐僧道:好個寶葫蘆。觀主道:這葫蘆乃是先古的神物,當年老子騎牛西行,路過此地,見葫蘆神奇,在其身上寫了幾個字,至今還在。師徒湊向前去,果見寫著“幻化乾坤,孰通真假”八個小篆金字。唐僧道:我觀此處無人看守,莫不怕這寶貝被賊人惦記,萬一遺失了可就糟了。觀主接著道:聖僧有所不知,此物自生於此,長於此,有億萬斤沉,至今無人可搬動,又怕什麼。我這道觀也是後來修的,權當是為它遮風擋雨。悟空聞言,笑道:好寶貝好寶貝。俺的金箍棒重十萬八千斤我都能使用如飛,這寶葫蘆不知多少斤,待俺去試試,便欲向前搬,唐僧怒道:悟空休得無禮。悟空才唯唯而退。他們又將其他殿宇觀賞了一番,至晚方回。

晚齋後,那觀主安排出一間淨室,讓唐僧師徒留宿。那八戒倒頭便睡,呼呼作響。唐僧沙僧亦因一路奔波,酣然入夢。唯有那悟空,仍想著那寶葫蘆,自言道:那寶貝不知多少斤?說了幾遍,仍翻來覆去的睡不著。乃悄悄起身,飛到後殿,來到寶葫蘆前,整了整虎皮裙,便用力去搬。

那寶葫蘆自生成起未受如此大的力道,微微一動,有雷霆之聲從內發出。悟空怕驚動道觀,欲起身回去,忽見萬道金光閃動,那寶葫蘆竟把悟空吸了進去。

話說悟空覺有無形之力,呼呼啦啦,將他攝走。不知過了多少時辰,睜眼看來,卻到了一座山下。悟空道:我怎麼到了此處了?見一老人,仙風道骨,笑道:大聖,不護唐僧西行,來我紫雲山作甚?悟空定睛一看,知是赤腳大仙,道:俺護送師傅已取得真經,因歸途凡心一動,被如來降罪,令我師徒四人步行東回。方才寶葫觀被葫蘆收了,不知為何到了此處。大仙聞言大驚,道:大聖真會說笑,莫不是怕我說你半途而廢?我與太上老君有約論經,失陪了。說罷,便飛走了。悟空道:好個赤腳大仙,說些什麼話。也不再理他,駕起筋鬥雲回寶葫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