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契丹國上京,耿毅自動受縛,被人押送到耶律德光與述律皇太後的麵前。
耶律德光一臉陰霾地打量手腳被綁住的他,半晌後,要人先將他解套,才沒好氣的問他,「這次懶得派人去追你,你倒自己跑回來了。」
「我已跟皇上互換過盟約了,沒有逃亡的打算,隻是同情張大人,決定幫他。」
「你明知我想重用張大人,卻幫著他逃亡,擺明就是跟朕作對。」
「張大人言語不通,無論食、衣、住、行,都過不慣契丹族式的生活,皇上硬是強留他下來,久而久之,一定會悶出心病來。」
「你把理由說得頭頭是道,但依朕看,真正主因是出在那個女孩身上。」耶律德光冷峻地指正他,「你費盡心思將她弄到手,卻又不顧一切地將她送走,任一個有腦子的人都猜得出事有蹊蹺。」
耿毅跪在地上,不吭一句。
耶律德光親自揭了他的底。「探子跟朕報了消息,說你曾在洛陽待過,認一個契丹人做義父過。」
「沒錯。」耿毅目不轉睛地看著耶律德光。
「這就是你對朕的國俗與語言知之甚熟的原因嗎?」
「是的。」
「你幫忙逃亡的女孩是否就是那個契丹人的義女?」
「是的。」耿毅也才了解,耶律德光已把事情的來龍去脈查個一清二楚了。
「你先前拜的那個義父……他好嗎?」
「我在洛陽時,他閑居散職,平日寄情山水,偶爾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與我們聊起年少時,父母與弟弟們之間的趣事。」
緘默多時的述律皇太後突然插進一句話來,「是嗎?你身後有一把琴,拉幾段給皇上與哀家聽一聽。」
耿毅依言照辦,慎重地撫過奚琴,默想一陣子後,擺開架式拉起琴來。
悠揚淒美的琴音頓時充塞整個皇帳,如泣如訴的曲調是耶律倍的愛妃奚夫人傳授給耿毅的,說的是悲天憫人的音樂,連牲畜都能感動,即使連難產後拒絕喂哺小羊的母羊聽到,都會因此得到慰藉而頓生母性。
耿毅也不知道他為什麼會揀這一首曲子拉,也許是因為奚夫人曾提過,這是她與耶律倍最常聽的曲子的關係吧!
突然,他心血來潮地吟著耶律倍感慨自己命運而寫下的詩。
小山壓大山,大山全無力
羞見故鄉人,從此投外國
耿毅是有心的拉弦人,一邊拉,還不忘去觀察聽眾的表情。
耶律德光一臉心事重重的模樣,英偉的臉龐被沉思所掩映住。
述律皇太後卻在要求耿毅重複拉上第四次時,情不自禁地落下了傷心淚,最後不得不蕭索地起身,喃喃地念著長子的乳名,步履蹣跚地朝帳外行去。
「皇上還要我繼續下去嗎?」耿毅停止了樂音。
「你自動停了,還須問朕嗎?你先回你的帳裏,等候發落吧!」
耿毅等了半個月,沒等到發落的消息,卻聽聞張勵大人跑回契丹國來了。
「小兄弟啊!河東與關中又有變動了,石敬瑭的勢力愈來愈大,我恐怕改朝換代的事又要上演了,老天爺,我還不過六旬呢!皇帝就碰上了八、九個,他們命短不打緊,無能就會害了百姓,我看接下來的石敬瑭也難顧我們北方的死活!」
「張大人覺得該怎麼做才好呢?」
「依我的愚見,燕雲歸契丹已是時勢使然,反正你我也無路可逃,與其替石敬瑭跑腿,倒不如為這個看起來想有一番作為的契丹可汗辦事,改變他對咱們漢人攻堅的戰略,替漢族百姓爭取更多的保障才是長遠之道。」
耿毅聽了,但笑不答。
張勵這才明白,原來這小子比他這個老政通更早看破局勢。
果不其然。
石敬瑭為了自保,比小舅子後唐皇帝李從珂早一步奉承北方的耶律德光,並提供李從珂無法與之匹敵的優越酬庸,不僅願意對小他十來歲的耶律德光稱臣並稱父,甚至答應事成後,要奉上燕雲十六州給大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做謝酬。
盡管契丹人日後接掌移交時一定會遇到人心的反抗,但那是將來的事,而且操心的人將會是耶律德光,不會是石敬瑭的問題,目前,石敬瑭隻擔心命與權勢保不保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