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之後,君十二順利出嫁。
莫家準備了豐厚的禮品作為君十二小姐的賀禮,莫家三口一同前往參加。
轉瞬,陽春三月,到處景色怡人,莫家三口來到湖城附近的雲轉山瀏覽。
途徑半山腰,下起了綿綿細雨。莫言本想禦劍帶二老回府,後又轉念一想,還是不為之。莫老爺卻在此時對母子兩說,“十二,前麵左轉有個亭子,我們去那裏避雨吧。”
莫言回了聲好,扶著莫夫人加緊腳步往莫老爺說的亭子趕去。
來到亭子,卻已有一對母女早已立於亭中。
莫老爺對那對母女施禮道,“這位大嫂,對不住了,我們可否進來避一避。”
等了一句話時間,那母親也未曾說話。莫言細看那母親神色不知道在生誰的氣呢。那姑娘也是一臉嚴肅。最後,那姑娘說,“大叔,你們進來避吧。”
仔細瞧那姑娘的樣貌,一字眉,嘴唇略薄,渾身透露出一股堅強不屈的氣勢。一身裝束也是幹淨利落。
母女兩人雖坐在一處,卻不似平常相處,臉都各撇自一處。
半個時辰過去,雨勢還未見停。那母親終是挨不住,說道,“你真要是氣死老娘我,你這樣老大不嫁,讓老娘都沒法出門,出門見著誰都要矮三分。”可能是氣得實在不行,居然當著莫家三口的麵就開始數落起自家姑娘來。
那姑娘聽到這話杏眼圓瞪,雙唇緊閉。回道“有什麼好不見得人的,我又沒偷又沒搶。。。。”那話就象連珠炮似的從嘴裏噴射而出
母親聽得這些話,渾身打顫,“你這個死對頭,早知道這樣我當初就不應該生下你來,你是存心來給我氣受的。我是上輩子做了什麼孽哦。”將農家婦女的角色發揮得淋漓盡致。
姑娘看著母親不斷的數落自己,己欲張口,最終還是沒有說出,最後起身奔出亭子,路過莫言身旁時,看見兩行清落從姑娘眼中流出。姑娘沒有回頭,一路奔下山去,此時雨並未停。
那母親看得自己的女兒這樣,更是氣得眼淚直流,“我怎麼這麼命苦啊,蒼天,我到底做錯了什麼?”
莫夫人畢竟是女人家,走上前,寬慰道,“大嫂,你莫哭,傷了身子怎麼辦。”
那母親哭了一會,停下。“哎,這位夫人,你是不知道啊。。。。。”象是久旱逢甘雨,那母親對莫夫人說了事情的原委。
原來,那姑娘已經二十好幾了,在這個時代的姑娘早就是孩子的媽了,她家姑娘卻遲遲未嫁,媒婆來了一波又一波,沒有一個看上眼的。今日又有媒婆上門來說親,說的這雲轉山的宋家二少爺,雖說是做姨太太,可是衣食不愁,也不用象自己累死累活的做農家事,人家也不嫌姑娘年齡大。可這姑娘死活不答應,前些年就是這麼個由著她的性子來,結果就一直拖到二十好幾了。母親走在街串鄰的,別人都在背後指指點點,讓母親心裏極難受。終於在今日爆發了。
莫言聽到此,看了莫夫人一眼,在看了看自己的一身裝束,萬幸是男裝啊。
莫夫人說,“大嫂,莫擔心,看那姑娘也是有福之人,定會找著自己的美好姻緣的。”
那母親講完這些之後,情緒也略為平靜,“謝你貴言。”看了看亭外,此時雨已停,起身道,“雨停了,我回去看看她吧。”
“嬸嬸,你家姑娘現在有事做嗎?”莫言卻在此時發言了
“哎,不瞞少爺,就因遲遲未曾婚配,東家將她辭了。”那母親淒涼的說
莫言略作停頓,“那嬸嬸,你讓姑娘上我家做工吧。”莫老爺夫人聽到後一震,但並未出聲反對。
“這。。。。”婦人遲遲不作答,畢竟是陌生人啊,萬一是對姑娘不利怎麼辦,雖說年齡在那裏,可是自家姑娘還是有幾分姿色的
“嬸嬸,不必作難,你將事情告訴你家姑娘,如若她願意就讓她來湖城莫家找我便是。”見婦人麵露難色,莫言如此說道。
婦人答應,便告辭了莫家三口出得亭子往山下走去。
莫夫人見婦人走後,問道“言兒,你要那姑娘作何用。”
莫言神秘一笑,“以後父親、母親自會知曉。天色已不早,我們也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