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白天,各個鎮上熱鬧的總統選戰弄得山區根本就找不到一個人,突擊隊員大都在抓緊時間休息,隻有指揮員和通訊員在接收各指揮機構的情況通報。到了傍晚附近各鎮的**份子都在大肆慶祝,哪裏會跑到山裏來轉悠。可是我軍的先遣突擊隊可就忙開了,天剛擦黑架掛著吊艙的z-7就到了杉林鎮外的果園,隻有2架著降,另外4架直接轉向南方降到了顏營長的營地,第2山地師的師領導登島了。到2230,今夜的第3波直升機剛卸完人員和特種裝備,就接到總部指令,按第二方案立即行動。
原來先遣隊的各個行動小組都分配了攻擊目標,他們將為df-5、df-2指引目標――台軍的機場、防空陣地、指揮中心、港口的油庫、輸配電中心、環島高速公路的節點、4個核電站的冷卻水係統或變壓站…;然後接應陸航集團軍的突擊隊控製台島南部和東部的登陸場。現在就比較複雜了,那些打擊目標暫時棄了,要先確認攻擊目標是否為**係,確定後才能攻擊。總部指令由於南灣港和恒春的機場均為**係部隊控製,第2山地師和配合的海空軍特種兵立即按原定方案奪取到手。407庫也為**係控製由第山地師立即奪取,師主力將使用這個庫的武器、物資。…
此時,第2山地師在南灣附近的小基地剛集中了2個連,還有海軍特種兵20人的小分隊、空軍特種兵8人的小分隊。台軍卻有第聯兵旅留下的2個營在協同守衛,在港區有基地警衛旅的個連,在野戰機場也有個連呢,這個仗怎麼打?此時就可以看出實戰經驗的重要了,第2山地師的應變能力非同凡響。他們決心在台軍尚未反應過來的時候實施奇襲,師長馬建國大校命令組織個加強排阻截台軍在基地外圍的2個營。自己率領個連協同空軍特種兵奪取恒春的機場,另外不到個連的兵力協同海軍特種兵奪取南灣港。敢於作出這個部署的前提是他們有我軍戰術導彈部隊的火力。實戰證明時機比兵力更重要。
馬師長指令個小組協同2名空軍特種兵搭載架z-7潛伏至南灣基地的預警雷達站,另個排則逼近了防空導彈陣地。空軍特種兵和協同的部隊先後潛入了恒春的野戰機場。各參戰部隊都懷著必死的決心,以懸殊的兵力為後繼部隊打開一條通道。接到各分隊到位的信號後,馬師長一聲令下,各分隊展開了突擊行動。結果是出乎意料的順利,令馬師長都不敢相信了。
先是突擊雷達站的分隊,他們把天線通往站內的信號電纜以幹擾阻塞器加以封閉,控製室的值班人員以為出了故障,剛開門出來排障就被我突擊隊員幹掉並奪取了雷達控製室。由於菲共巡邏艇的協助,此時巴士海峽布設的“銀星”幹擾器密度很大,我軍的直升機群在南灣以南80公裏處盤旋,台軍的預警雷達就無法搜索到,機群一察覺台軍預警雷達的脈衝消失了。立即全速向北推進。
那麼“天弓”導彈陣地的搜索製導雷達在幹什麼呢?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它們原先都關閉著!台軍太依賴e-2t了,這裏的防空導彈部隊,認為有了預警機和澎湖的超視距雷達,他們至少有5分鍾的預警時間,這裏還有指向南方的警戒雷達,哪裏還用打開“天弓”的搜索警戒雷達呢。攻擊防空導彈陣地的分隊自然也輕易得手了,導彈中隊的台軍幾乎被突擊隊員的冷兵器和微聲衝鋒槍消滅殆盡。
更令馬師長振奮的是,突擊機場塔台的隊員看到塔台正在指揮架-3著降,而在洞庫中的架-3卻未先行升空。在跑道附近還停著台軍憲兵的吉普車。當3名隊員正要衝入塔台內時,帶隊的洪誌雄上尉突然聽到,台軍的空勤指揮又在呼叫“203、203可以著降,204前往南部空域巡邏…”
洪上尉感到機會來了,他們等到一架s-2t著降後,台軍指揮官精神鬆懈的時刻才衝了進去。突擊得手,他們控製了塔台,留下一個嚇得半死的少校,才得知了實情馬上報告了馬師長。原來這裏的基地指揮部被**係的家夥先下手為強奪了權,可是2架-3和2架md500的主要機組人員卻是國民黨係的人馬,而且2艘永豐級掃雷艇、2艘“光華-”型隱形導彈快艇(50噸級)和艘濟陽級(諾克斯級)導彈驅逐艦上都有不少國民黨的人。於是基地司令官組織自己的人,並請第聯兵旅的憲兵幫忙整肅內部。可是南方的反潛巡邏也不能停頓啊,於是總參謀部又調了2架s-2t來先行執勤。
在那邊南灣軍港情況也大致如此。突擊隊在台軍內部混亂的時候真是混水摸魚了。馬師長馬上命令,既然**份子已經把這裏的陣營分清了,就毫不留情地下重手消滅**份子,把國民黨係的人馬救出後集中起來。直到我軍控製了這裏的野戰機場和南灣港,直升機群已經開始著降時台軍總參謀部才知道這裏出了問題,不過他們認為是國民黨係部隊幹的,於是命令第3聯兵旅立即實施反擊。這道命令對馬師長是正中下懷,此話怎講?
第2山地師偵察營的電子戰分隊鑽入基地的台軍戰術網絡後截獲了重要情報,對俘虜的審訊也證實了,第3聯兵旅的2個營在旅參謀長的率領下駐紮在8公裏遠處的一個營地,營地就在905洞庫的出口處。這個洞庫地勢極為險要,龐大的洞庫群中儲存著陸海空三軍的補給物資。此時第2師再次顯示了戰術轉換的高超本領,馬師長立即指令顏營長組織小分隊突擊905洞庫。同時命令負責阻截的加強排佯裝大敗,扔掉台軍標誌的武器和物資誘敵深入。
台軍第3聯兵旅的參謀長謝宗強中校倒是很謹慎,旅長魯建初上校率旅的主力北上後他立即著手擴軍,這裏受**勢力的影響很深,很快擴充了個營800多人,而且又武裝了個民防軍大隊有2千多人,經國防部同意也納入他的麾下。武器是絕對不成問題的,他深為控製這一資源而慶幸。不過這一切都是極耗時間和精力的,所以接到總部指令後足足耽誤了45分鍾才能動作。謝中校還留下一個加強連來保衛905洞庫,當然是防範國民黨係的部隊。等他率部追擊“潰敗”的“國民黨”部隊時,這個連卻陷入了我軍的兩麵夾攻之中。
台軍的905洞庫群是依著山穀修建的,盡頭是一幅200多米高的懸崖,自然算是固若金湯。可惜對我軍偵察員卻是立功授獎的源泉,顏營長派遣2名偵察兵駕駛2架“青鳥”單兵直升機直奔崖頂。設置好滑降繩索後,一名偵察員悄無聲息地滑到了穀中,發現崖下的洞庫大門緊閉並無人守衛立即發出信號。此時崖上的偵察員已經清理出一塊地方,架z-7送來了顏營長和5名突擊隊員。接到信號這些隊員也滑降下去,很快控製了穀中的一塊著降場地,這就加快了兵力運送的速度。接下來的架z-7就直接降到了穀底。2名隊員隱蔽推進越過了3個洞庫才發現熱鬧的所在,這裏的官兵在一個巨大的洞庫前為20多輛軍車裝載物資,看來車隊是民防軍的,民防軍的頭目肯定是個人物,所以一個少校才會對他如此巴結。
顏營長等車隊離開,台軍少校在指揮下麵清理了現場剛要離開時發起了突擊,0名隊員一人2槍就收拾掉洞庫的官兵,微聲突擊槍的射擊沒有驚動外麵。他們跑進洞庫一看大喜過望,近門處左邊是一排悍馬車,右邊是輛美製“隼”式輕型高速攻擊突擊車(這款在海灣戰爭中大出風頭的突擊車為4x2車型,空車重950公斤,戰鬥全重。3噸,車型低矮具有良好的隱蔽性。機動力極強,時速從0加速到48公裏隻需4秒鍾,可上0%的斜坡,能在5%的坡道上以每小時88公裏高速行進。車上裝備有通信器材、夜視裝置和衛星全球定位儀,以及機槍、榴彈發射器、導彈發射架,有的還裝有線製導“陶式”導彈。具有強大的攻擊殺傷力,是突擊隊員手中的利器)。山地師的偵察員對這些車輛極為熟悉,立即以洞庫中的武器彈藥將它們裝備起來,悍馬車都放倒了風擋裝上了“米尼米”機槍,並加滿了油料。後繼的隊員立即都登上了這些突擊車向前卷去。
洞庫內部的台軍還以為是領取了武器的民防軍出來呢,猝不及防之下都成了微聲突擊槍的槍下亡魂。等顏營長率一個加強排控製了整個905洞庫後,出口外麵的聯兵旅留下的加強連還毫不知情呢。顏營長又部署一個排機降到這個連的背後,然後以庫內的電話向那個加強連呼救,聲稱扣壓的國民黨係官兵造反了。中計的這個連的下場就無庸贅述了。
此時率領2個營加2千民防軍回攻恒春基地的謝宗強參謀長已是甕中之鱉。我軍後續的直升機群直接把第2山地師的官兵送入了905洞庫,由於不用攜帶武器彈藥,架z-9都可以塞進24名官兵。z-4如同沙丁魚罐頭塞進了200人,還帶上通訊設備呢。不過一出洞庫就不同了,炮兵營裝備著4輛m095自行榴彈炮,20門55mm牽引火炮,門40管牽引式“工蜂”—4式多管火箭炮,24門07毫米m—30型迫擊炮等。防空營則裝備了24門40毫米m—42型自行式高炮和2門90毫米m—2型高炮,防空導彈則隻能用自己的了,要修改“霍克-3”的敵我識別碼是相當費事的。2個摩步營的裝備更是不凡8輛m03型和24輛“勇虎”式(也稱m)主戰坦克,24輛m—4型輕型坦克,32輛m3裝甲車、2輛m2步兵戰車、8輛v50輪式裝甲車。從伊特巴亞特島投送過來的第2師第山地團3千官兵還用不完這個庫內的裝備,所以前指命令第2師在福建的其餘部隊搭載運輸機在恒春機場著降繼續“挪用”這些裝備。這一戰術大大加快了兵力投送的速度。
那個謝宗強還算聰明,總算在全軍覆沒之際明白是死在解放軍的手中,並把這個信息發回了台軍的衡指。此時美軍的艦載機聯隊已經兵敗海峽南部空域。呂逆知道報告美軍也沒有用了,所以壓住了這一消息。李佑民通過台軍指令係統,命令第3聯兵旅旅長魯建初上校立即回師南灣,並把屏東的2萬民防軍交給他指揮。命令他們務必一舉殲敵,台軍明白反登陸戰最講究一個“快”字。不過能否做到就由不得他們的主觀願望了。
在南灣港我海軍特種兵首先控製了那5艘主要艦艇,並在艦艇上架起機槍以火力協助第2師的突擊隊消滅台軍警衛連的,所以2艘掃雷艇、2艘隱形導彈快艇和艘諾克斯級導彈驅逐艦未受絲毫損失。這裏要略微提及中央與國民黨的一個協議細節,協議規定解放軍軍打擊**係部隊的繳獲歸解放軍所有,其一層意思當然是緩解我軍的跨海峽運輸的壓力,不過我軍更偏重的是借此機會繳獲那些美製武器加以研究。海軍很快派來官兵把這5艘艦艇駛往廣州船廠,它們的反潛設備當然是研究的重點。諾克斯戰艦是以深海反潛見長的,那些聲納和綜合反潛指揮係統還是比較先進的。這是我軍的首批重要收獲。
恒春的野戰機場更是熱鬧回程的運輸機和運輸直升機也滿載而歸,它們把庫內的“霍克-3”、“天弓-2”、“天弓-3”、“捷羚”式防空導彈係統;以及“天劍2”空空導彈都運了回去作研究。庫中的一些美製“小牛”、“響尾蛇”、“陶”-2,法製“米卡”導彈、m4魚雷和美製深彈等我軍已經掌握改製的技術,都留下來用了。2架-3、2架s-2t和2架md500立即由我軍飛行員駕機飛往大陸的飛機廠進行研究。由於美軍已經開始裝備新型的-7反潛機,所以把一批-3甩給了那些小夥計,台軍也算分到了2架。而s-2原來是艦載反潛機,雖然比s-3“北歐海盜”差些,也算是一款不俗的雙發艦載反潛機。美國人給台軍的改名為s-2t,既表示是為台灣定製的,當然也是陸基型的了。md500本身是老型號的直升機,不過裝備的磁探儀、反潛聲納還不錯。
我國海軍,乃至俄國海軍除了戰艦的區域防空係統比較落後外,在反潛係統上也與西方有較大差距。所以這批繳獲的反潛機和前述的反潛艦艇確實價值很高。隻是美軍已經不大相信台軍的能力生怕先進武器落入我軍手中,從上世紀末開始就不肯提供先進的武器。那些f-、f-5、e-2、e-3、基德艦、宙斯盾艦的內部設備和係統都是老舊型號的,沒有一件是美軍正在使用的所謂“熱”係統。台軍作為原來蔣軍的繼承者,“運輸大隊長”的能力越來越弱了。
也許是美軍“不滿”台軍的的能力,自己動手來運輸了。
恒春的那個小小的野戰機場為了供-3的起降,雖經台軍的擴建受地形的限製仍很窄小,既要接收大批我軍運輸機,又要把機場維修工場、備件庫、彈藥庫內的大批東西裝上回程的運輸機運回大陸,還要部署戰機、防空陣地。自然是忙得一塌糊塗。剛接任的基地司令陸鼎新上校突然接到前指命令,讓他們停止一切其他工作,立即準備好以台軍的名義接收一架受傷的美機,並讓他們接到美機後立即啟動幹擾機截斷美機與艦隊的通訊。陸上校命令機場跑道馬上疏散各類飛機和車輛,準備了救護和消防車輛,這些都是原來機場的必備設備。那些準備著降的運輸機則轉向屏東基地,大功率幹擾機也作好了準備。
原來美台協防中有一條,美軍的艦載機一旦遇險可以使用台灣的機場。艦載機的著艦本來就是極端驚險的事,一旦戰機受創那就險上加險了,而且有可能危及航母本身。此時海峽南端大空戰中架“超級大黃蜂”的左發動機受創啟動不了,一個油箱被擊穿一個較大的洞,自封措施也未能完全封堵。勉強從西南方向台島飛來可能連屏東基地都到不了,於是章君嚴他們決定讓它在恒春機場緊急著陸,他們那時還不知道機場已經落入我軍手中。
“超級大黃蜂”的飛行員肯斯上尉緊張萬分地操縱重傷的戰機在這個陌生的野戰機場著降,等到停穩飛機準備與艦隊聯絡時,發現強大的電磁幹擾已經阻截了通訊,他還以為是通訊機的故障。他想下飛機去聯係,隻見一名“台軍”地勤人員從舷梯上爬了上來,告訴他,這裏很危險可能會遭大陸的導彈攻擊,已經有人在封堵油箱的漏洞,馬上會為他加油,請他檢查一下飛機還有什麼問題,以便讓飛機盡快恢複飛行能力。肯斯立即啟動綜控電腦的檢查程序,發現左發動機並未損壞,他估計是一路供油管路出了問題導致左發動機的供油壓力不足。他下飛機找到了故障處才算鬆了口氣,讓台軍機械師把凹陷下去的油管整一下,然後自己去打電話了。自然他的電話未打成,飛機很快整修好也不用他駕駛了,以後這個肯斯倒是當了一陣教官。我軍的飛行尖子當然能駕駛這款戰機,雖然不能以其作戰,作作起降飛行是沒有問題的。於是“蘭軍”又多了一款美軍的艦載機。
※※※
台灣548洞庫3月20日2300
這個洞庫在台灣東海岸的海岸山脈西麓的關山鎮以北0公裏處。台軍揚言能迅速擴軍至80萬,並非完全是虛言。他們耗費巨資修建的95個洞庫群確實儲存了大批的武器彈藥等物資,不僅可以迅速武裝預備役人員,而且足以較長時間的高強度作戰。軍委決策利用一切機會奪取這一資源實在是一舉二得,既削弱了台軍的作戰能力,又減輕了我軍的運輸壓力。前提當然是要有能執行這一戰術的百戰雄師,第2高原山地師在南方大展雄威的同時,第山地師在深山中同樣取得了驕人的業績,沒有辱沒“第”的名頭。
今晚第一波運送的突擊隊中第山地師的夏毅師長就來了杉林鎮這裏的小基地,他們師的任務很重,既要控製高雄這一帶的要道,阻截台軍向南端的突擊,確保第2師成功地控製南灣和恒春的登陸場,又要對台東和花蓮基地的突擊。一旦開戰他們將承受巨大的壓力,而武器卻要就地奪取台軍的。他們已深入台灣的中心,還不如第2師能快速得到巴坦群島方向來的增援。夏師長指揮派出了2支小分隊潛伏到戰略目標的附近,並部署好奪取407洞庫的兵力。還未行動就得到了指令讓他們立即按第二方案展開行動。那些目標自然不用打擊了,部署又得快速變化。這邊的奪取洞庫行動剛展開,外出的支小分隊也收攏到王克成的手中時,前指又發來了緊急指令,命令第師立即智取548洞庫。通報的信息是**係的第2聯兵旅的個營在該庫的西部通道守衛,以防止第8軍團搶奪;台北的憲兵司令部馬上有一批人馬前往整肅內部,將有一支特種車隊去庫內提取特種武器;總參謀部懷疑該庫內有核武器,必須把這批武器控製起來。
夏師長當然明白這一任務的重要性,立即指令已經收攏在高雄附近的王克成參謀長率突擊隊行動,他們師控製的2架z-7直升機也交給他使用。總部通過數據鏈把掌握的548洞庫的地形圖等資料也輸送過來了,王克成指揮兵分兩路立即行動。
深夜的橫貫公路上不見車影,隻見3輛吉普車從花蓮方向過來風馳電掣般越過關山鎮就減速轉入了一條山區軍用公路,不過它們突然停了下來,車上的人都如臨大敵。前麵一個提著紅燈的軍人走近來“報告長官,前麵有一點塌方,請減速通過。”
“怎麼不趕緊清理?”
“有一塊山石比較大,養護隊去開大鏟車了。”
在一處山嘴確有一塊大石頭擋在路上,石頭兩邊有3-5個工兵拿著鏟子清理山泥和小石子,通行吉普車是不成問題的。於是3輛車小心翼翼地擦著山崖邊繞過這塊山石,輛車剛過去,就見那些工兵飛快地動作,微聲衝鋒槍的掃射解決了車上的家夥,控製這些在低速滑行的吉普車也非難事。一個“工兵”輕輕一推就把“大山石”推下了山崖,那是泡沫塑料做的。並未耽誤多少時間,3輛吉普車就繼續前行抵達了548洞庫。
門口的崗哨那裏已經站立了不少人,顯然這裏的頭目預先得到了通報來迎接了。第一輛車停穩後,一個副官模樣的人下車,向前走來把一份公文和自己的證件遞了上去。見到是憲兵司令部的公文和證件,一個少校恭敬地瞄了一眼趕緊收下公文,把證件還了回去。向走上前來的一位中校敬禮道“報告長官,548戰備庫主任姚浩文少校,請指示。”
中校走到很近的地方輕聲地說道“車隊馬上就要來了,你們的整肅完成了嗎?總部要求百分之百的保密。”
姚少校也放低聲音道“我庫共4名警衛和作業人員,清理出27個外省人,已經集中關押起來。保證不會影響作業。”
“還有沒有與外省人有關係的呢,譬如父母親、配偶是外省人的?客家人呢?”
少校一愣,回應道“有…2個客家人,還有28個的直係親屬是外省人。可是少了他們作業…”
中校粗暴地打斷了他的話“沒有什麼可是的,立即把所有人集合起來,把這些人也清理出來。林中尉你帶2個兄弟去代替庫區的人看好那些關押的人。”
憲兵司令部的人就是橫!少校隻得乖乖地照辦,在全麵整肅期間可不能得罪憲兵。
等到陣營分明後,王克成上校一聲令下消滅了這幫**份子。2架z-7又送來了20名官兵,立即布置好現場。電子戰專家迅速進入台軍的戰術係統,在本地的數據庫中仔細地檢查了這裏的庫存,這個庫雖然主要是為花蓮和台東基地海空軍服務的,有個洞庫儲存了各型導彈、炮彈、魚雷、深彈、幹擾彈、飛機和艦艇的發動機等部件,不過更多的還是陸軍的裝備,那就裝了8個洞庫,足可以裝備個裝甲步兵旅和個步兵旅的,當然是為了擴軍的需要。有個庫隻是說明由聯勤總部直接管理,沒有標明內部的物件。
被釋放出來的一個國民黨老兵說,將近30年前這個安裝空調設備的庫建成後,整個洞庫區全麵戒嚴,一個車隊往裏麵放進一批東西,該庫就沒有再進出過物資,每季度總部派專家來檢查一遍,兩道庫門的電子門鎖隻有他們能打開。一旦空調係統有問題,也得由總部來處理。王克成上校部署好後,到營門口迎接特種車隊的到來。
車隊果然神氣,由輛美製龍騎兵300輪式裝甲車改裝的指揮車開道,後麵有2輛悍馬車滿載全副武裝的士兵,再後麵是0輛龐大的導彈運輸車,壓陣的又是一輛龍騎兵裝甲防衛車上麵架著2。7毫米重機槍。
“你們陳隊長呢?”帶隊的一名中校問道。
“他正在指揮處理那些整肅出來的家夥,是否讓他馬上來?”一名憲兵少校問道。
“不用了,警戒都部署好了嗎?”
“請放心!”
不過導彈部隊的這位中校顯然還不放心,留了那輛龍騎兵防衛車在營門口。車隊所到之處每個岔路口有憲兵,在進入神秘的5號洞庫前,就沒有憲兵了,由中校帶來的個班接管了警戒,指揮車讓到了一邊,下來的人以電子鑰匙開了門,一些工作人員率先進去,接著是0輛導彈運載車魚貫而入。最後一輛車入庫不久,變故就發生了。這個庫在小山穀的底部,那個警衛班隻是注意進口處,突然間從陡峭的山坡上飛射而下的子彈結束了他們的任務,而同時有數枚強烈閃光震蕩彈飛進了洞庫。相對封閉的洞庫環境增強了這些震蕩彈的作用,入庫的人悉數失去了知覺,這類效應彈對周圍物體的破壞是極小的。
隨即進入洞庫的我軍戰士控製住了這些台軍官兵,交由審訊專家隔離審問。我軍的這支突擊隊原定的任務中有突擊台灣4座核電站的小組,他們配置了一些檢測放射性的儀器。經過仔細的檢測沒有發現放射性物質,此時審訊組也有了突破。這批台軍帶來的工程人員中有一名願意合作的,交待了洞庫中是0枚“天馬”中程地地導彈,有效射程達000千米。在上世紀七十年代研製出來後,因為違反當時的美台條約,遭到了美國的製止。美國派來的檢查組銷毀了研製的全部資料和生產設備,唯獨“漏掉”了這批成品,被台軍秘密地儲存了起來。呂屯奎直到成為台灣執政人物很久後才得知了它們的下落,現在認為是時候了妄圖使用他們來“威懾”解放軍。核彈頭倒是沒有的。這批人和導彈後來都由安-24運到了我軍的導彈研究院去了。
我軍又控製了台軍的一個洞庫,王克成立即通報了師長。要知道突擊隊雖然人人精幹,但是數量終究有限。他們絕對無法抵擋敵軍大兵團的反擊,此時最緊迫的就是將兵員投送到位。很多人自然想到我軍龐大的運-4(電動伊爾-7)、運-8,甚至那些安-24“魯斯蘭”運輸機。可此時並不具備動用它們的條件,這些大家夥大量出動的話絕對瞞不過美軍的e-3預警機,甚至可能招來美軍艦載機群的大規模突擊。我軍總參謀部對此有預案,那就是大規模動用運-來完成這一階段的兵力投送。此時還有一個條件已經具備,南灣-恒春基地已經落入我軍手中。
談到運-不由得要略微展開一下。對我軍自行生產的第一款運輸機運-5(仿自大名鼎鼎的前蘇聯的安-2)很多人可能會不以為然。安-2是一款雙翼輕型飛機,頭部是一台千馬力的活塞發動機,最大起飛重量為5500千克,最大載重。5噸,巡航速度90千米/時,航程700千米。以現代的目光看來是一架不起眼的小飛機,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從它上世紀四十年代出世後的20多年裏,龐大的前蘇聯的客貨運總量的70%是由該型運輸機完成的!而且以安東諾夫設計局的強大設計力量雖然將其改裝為農用型、水機型、高空氣象研究型、滅火型、空降型應用於各個領域,居然要經過50多年的努力才設計出它真正的後繼機型安-3,那已是換了一個世紀。可見安-2當年不凡的設計。
雙翼輕型機安-3外形基本與安-2相似,不過內容已大不相同。頭部一台渦槳發動機375馬力,在零下40度也能啟動;最大起飛重量5800千克,最大載重800千克,巡航速度255千米/時,航程230千米。這些都有了不小的提高。而且起飛滑跑距離由230米減少到40米,降落滑跑距離由90米減少到95-05米。蒙皮也改為新型的合成纖維布了,還安裝了衛星導航係統,由此乘員可由2人減至人。它也有各種改型,其客機型裝2個軟座,搭載9名乘客,3名服務員,有行李架和廁所。價格僅為同類型公務機的/2,使用費為/3。
當然安-2在前蘇聯能得到廣泛應用有一些特殊的原因,前蘇聯地域遼闊,在其東部地區小城鎮分布很分散,而且油料又相對便宜。而在我國,汽油在建國後很長時間都是進口的,東部的人口相對密集,而西部大開發那時也未提出。另一方麵非常需要它的西藏,不像低平的西伯利亞大平原,由於海拔太高它又上不去(安-2的機場海拔高度在500米以下,即使安-3也隻是提高到3000米)。所以安-2和運-5在我國發揮的作用不如在前蘇聯那麼大。
本世紀初安-3出現後,我國也引進了一些,一方麵是替代安-2,另一方麵我國的情況也發生了一些變化,石油不再是緊缺物資,西部大開發也需要一些此類飛機。軍方對它也發生了興趣,那就是它極短的起降滑跑距離,理論上隻要加強起落架強度,它是可以在航母或重型兩棲艦上起降的。而在特種戰爭中,它的纖維布蒙皮,大大減小了雷達反射截麵,而且它的低空性能極佳,有利於低空滲透。不過我軍真正下決心引進安-3的生產線,還是在金龍電池發明後。當時安東諾夫公司也未能大量推銷出安-3,金龍電池對安-3性能的提升是極大的,雙方一拍即合。
機頭換裝一台我國的千千瓦航空電機,由於短時間功率可達500千瓦,起飛滑跑距離也降到了40米,起落架加固型的電動安-3實現了在航母和兩棲艦上的起降。航程則增加到了2000千米,航速也有所增加。對民用型來說安全性、價格和使用費這三項更具吸引力。到去年底已經生產了300多架運-(電動安-3的國產型號),為了準備台海大戰,生產廠全力以赴,在戰前又生產了200多架運-。運-以鎂鈉合金管件製作焊接的機架,機艙底部的要害部位以凱夫拉纖維防彈板護衛,加裝微光夜視儀等夜航設備。載重量仍為。8噸。
得到第、第2山地師的報告後,分布在巴坦群島和福建沿海的300架運-先後升空,它們都在超低空飛行,由於海麵大批“銀星”反射體的掩護,美軍的e-3、台軍的e-2都未能察覺這些小飛機。它們從台島南端進入後分別在我軍控製的407、548、905庫著降,也隻有它們才能在這些庫的小小打靶場著降。有特種兵們布置的簡易助降裝置的幫助著降沒有問題,一架小飛機居然能裝25-30名官兵,關鍵是他們並非“全副武裝”,他們隻帶必要的通訊指揮設備即可。他們跳下飛機就直奔庫區,出來就成了機械化步兵了,自動步槍、機槍、火箭筒、肩射導彈、迫擊炮、野戰炮、甚至步兵戰車、坦克都可以就地取材。空飛機由一輛吉普車就可以拖動,抽空就升空回去了。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努力,第山地師的5千人馬、第2山地師的3千人馬都突擊空運來了,還沒有驚動美軍和台軍總部。他們的陸航團當然是直接沿這條航線由超低空飛過來的,我軍先遣部隊實力大增。後來即使運-4、運-8開始投送兵員,這些運-仍然很活躍,因為它們可以直接在庫區著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