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我們貫於躲背後打冷槍(1 / 3)

郭藥師大怒,誰都能欺負到我頭上嗎?什麼世道?!

返回身,郭藥師拔出腰刀大聲吆喝:“兒郎們,山東侉子占了我們的家園,來啊,給他們點顏色看看,讓他們知道遼東這片地方誰做主?”

“嗷嗷嗷——”常勝軍士兵拔出刀來響應。隨即,郭藥師一撥馬頭,一馬當先的向塘沽城跑去。

奔馳了片刻,城門樓已經進入視界,郭藥師逐漸的心情平靜下來,越捉摸這件事越不對,等到了城下,郭藥師撥轉馬頭,遠遠從三角堡與主城的縫隙裏仰望自家城頭——城市的大門敞開著,隻是城門口走動的人很少。那些走動的人見了郭藥師,依舊不慌不忙的,還衝郭藥師招手打招呼……但郭藥師卻不敢前進。

這座城市是安置郭藥師家人以及親信將領家眷的,作為城市的主人,郭藥師非常清楚城中的防禦情況,因為這城市建設時,郭藥師曾就每個不清楚的地方詢問再三,直到搞清楚所有內容。

這座城市成不規則八角形,堡的四門是四個三角堡,分別駐守百十號人做機動兵力。堡牆約高四丈(十二米左右),大約跟跟三層樓差不多。堡牆都用一人厚薄的巨石建成,一層堡牆為實心,夯土填實,二層以上為空心,平常可以當做房屋使用。

牆壁的巨石都用竹筋水泥搭建,重要部位則用上了鋼筋水泥,牆壁砌成之後郭藥師曾令人拿著巨錘砸著試驗,榔頭敲上去彈得老高,水泥牆麵則隻留一個白印——如此堅固的牆壁,不怕火不怕水,想要掘地進去……那牆基深入地底兩米,想把它挖開,耗費的工程量比建築它時還麻煩。

現在城門大敞著,似乎無需掘進了,但郭藥師還是心神慌亂——當初建築時,城牆頂上曾埋設了無數地錨、地樁,這東西都是用用來固定大型防禦設施的,郭藥師損公肥私,從殘留的遼國府庫裏拿了不少投石車、旋風炮、床弩、大弓等等,這些東西平常不拿出來,害怕被人惦記引來彈劾,所以都存放在城牆二三樓的房屋內。但隻要人手足夠,眨眼之間空空蕩蕩的城頭就會密布此類器械。

即便是衝進城去,也並不意味著最終勝利。這座城市的設計是為了打巷戰的,那些臨街的樓房都兩三層高,一副冬季掃雪用的軟梯存放在樓頂,必要時隻要把軟梯扔過對麵樓頂,對麵樓上一固定,所有的樓房都串聯起來,守衛者可以自由調動兵力,保證攻擊者走哪兒,頭頂箭雨時刻不斷……

除此之外,城內許多樓群都采用懸空樓彼此相連,一樓留下的門洞有一副鐵柵欄門,二樓之上則是懸空樓房。必要時隻要把鐵柵欄門一鎖,那麼城內處處都是“甕城”,進攻者會被隔絕在特定區域內,遭受頭頂暴雨般的打擊。

想要進入城門需要繞著走,四座三角堡與城牆形成一條三四百米寬的廊道,如果城上的人真有敵意,進入廊道後就要聽天由命了……郭藥師目前停留的位置是在床弩與投石機射程外,他望了一會城門口,回身打量自家部從,被他看到的人都直往後縮。

沒辦法了,真要對方有敵意,想要攻下這座城市至少要傷亡一半人,郭藥師現在隻能祈禱對方仁慈了,他撥馬上前,一副隨時跑路的模樣,衝著城上大喊:“城上誰在?”

城門樓上探出一顆腦袋,這腦袋帶著大大的範陽帽,帽子上的盔纓鮮紅似血。

僅僅從帽子上看不出對方官銜,隻聽這帽子的所有人喊道:“我在,底下什麼人?”

郭藥師手不覺得一緊,戰馬跳了跳,郭藥師眉毛也聳了聳,再度大喊:“娘的,這還是我的城市嗎?”

城門樓那人喊道:“郭藥師是吧?聽這話,當是郭藥師說的——這城市是不是郭藥師您的我不確定,隻知道金人間諜進出這座城市如履平地,當初張覺藏在你這裏,人金人知道的清清楚楚。

我家大人說了,這城市如同漏勺似的,真要有個萬一,貨物放你這裏不放心。你不會管,我家大人就替你管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