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節(1 / 1)

陪嫁都變成馬家的,景蘭呢,一定會為此跟蒙氏這位婆婆爭執,不得安靜。

而馬元飛好色,娶了景蘭,也依然會不安分,收通房納妾這種事會經常發生,隨便哪個女人也會為此生氣。

如此一來,景蘭定然會兩頭受氣。

所以,馬家是一個外頭看著不錯的人家,但真嫁進去了才曉得裏頭水深火熱。

袁氏想到此,笑了,道:“那我就盡力促成此事,隻是,老祖宗要多留景蘭那丫頭一年,真要定親也要來年了。”

蒙氏一聽有門兒,眉花眼笑說:“咱家遠飛願意等,別說來年了,就是後年也願意等。像景蘭這樣的大小姐,多等兩年也值得。”

袁氏點點頭,尋┅

景蘭跟沈婉再聚後回到陸家, 就開始著手在揚州買宅子和田莊的事情。

為此,她給揚州的大舅寫了一封信去,委托他在揚州城裏尋一座三四進的宅院, 另外在揚州城外還想買個兩三百畝地的田莊,田莊離揚州不太遠, 最好在五十裏地之內。

辦完這件事之後,她抽空子看了接手過來的兩家綢緞鋪子和一家絲廠的賬本, 發現裏頭有諸多不清楚的地方。

於是她便派清瑤和清珞去查一查她覺得不清楚的地方,比如說存貨有多少,賬上可以用的流動的活錢又是多少, 外頭可欠著貨款,可有債沒收完。

清瑤和清珞是老祖宗給她的大丫鬟,看賬本算賬的能力是有的,景蘭派她們出去, 她們也能把景蘭交待的事情辦好。可是她們到底是女子,就算是丫鬟, 出去跟那些男人們打交道也多有不便。

按理說, 景蘭作為陸家二房的嫡出大小姐,她分得了親娘的陪嫁, 她祖母袁氏是應該指派幾個得力的管事幫景蘭管理綢緞鋪子和絲廠的。又或者說她有一個好的繼母的話, 也會想到這方麵。

畢竟一個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大小姐要管外頭生意上的事情有諸多不便。

其實景蘭親娘的娘家人倒是可以給景蘭幾個得力的人手,幫她管理生意,但景蘭的親娘已經過世那麼多年,譚家人又遠在揚州。這一次幫著景蘭和成澤要回了他們該得的親娘的陪嫁, 已經覺得手伸得太長,要是再派人來幫景蘭管理生意,恐怕會招致陸家人非議。

景蘭缺人手,自然是想到了沈婉,於是給沈婉寫了信去,讓她給自己幾個得力的人,好幫自己管理鋪子,現在這種情況她想要管也不出去門兒。

沈婉很快給她回了信,派原先在蘇州幫忙的兩個小廝平安和平富,還有兩個得力掌櫃並兩個得力的夥計給景蘭,並說以後這幾個人就是景蘭的人了。

景蘭收了信,非常高興。

不說沈婉給她的兩個掌櫃和夥計,單說平安和平富,這兩個人算是景蘭可以信任的人。尤其是平安,當年在蘇州時,他可是跟在景蘭身邊,從蘇州金河鎮上的那間布店開始從學著做個夥計開始,然後跟著景蘭去蘇州綢緞鋪子,絲廠,織造作坊,一路幫著景蘭做買賣,學著管事。

要是平安來幫她,景蘭最放心。

景蘭隨後就讓清瑤和清珞再跑了一趟,見了平安等人,並且交待,讓平安暫且做個總管事,統一管理她手裏的兩間綢緞鋪子和絲廠。在過年之前,她也不要求盈利,隻需要把生意理順就行了。

景蘭這裏諸事安排停當,她也就開始繼續每日去學堂裏混日子。

學堂裏麵現如今也是一派祥和,舒蘭不再跋扈,相當乖覺,沒看見她再惹事。估計是她祖母對她的處罰起了點作用,還有她也知道她娘拿出來了大筆銀子,吃了大虧。既然她娘都對景蘭和成澤毫無辦法,她又有什麼手段可以報複他們?

除了忍著,毫無辦法,當然,內心裏她未嚐不恨景蘭和成澤。

景蘭這裏安穩下來,沈婉那裏卻再度不安穩了,因為蕭玉琅上門來討要孩子了,討要孩子的原因就是沈婉不配做個娘,因為她居然跟她的丫鬟磨鏡。

他是跟他爹蕭延祿一起來沈家的,求見了酈老太太,說了討要君珮的理由,並且威脅說,要是沈家不把君珮給他們,他們就把沈婉做的醜事宣揚出去,讓沈婉沒臉,讓沈家丟臉。

酈老太太麵對蕭延祿和蕭玉琅父子,直接否認:“那不過是家裏下人造謠,根本沒有這樣的事。”

不想蕭玉琅冷笑一聲,卻說:“老太太,我們並沒有憑空捏造此事,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