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相處的學問(1 / 3)

坐到教室裏,李響感覺心跳得特別厲害。

肯定是因為剛才上樓的時候跑得太快了。李響安慰自己。

這時候還沒有人來,李響仰坐在椅子上閉目養神。

這個班級的人並不是很多,絕大多數還是屬於三十到四十歲之間事業小有成就的中年人。李響在他們之間是年紀最小的。

他感到很幸運,能有這樣一個機會加入心理輔導班來。說來也是巧合。那是李響剛來北京的時候,和所有的應屆畢業生一樣,李響對這個廣闊的城市充滿了夢想和希望,想大展身手拚出自己的一塊天地。

但是現實殘酷地打碎了李響的夢。北京是個人才濟濟的地方,那些二線城市裏的精英們在這裏也變成滾滾人流中的一個符號。有人調侃北京說:從中關村上空丟下一塊磚頭,砸死四個人,三個是碩士,一個是博士。可見,學曆在這裏並不是什麼製勝法寶。

此時的李響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工作忙,工資低,居住環境差,就連自己當初的銳氣似乎也被打磨光了。他感到自己似乎變成了一個任人拉扯但不會痛癢的“橡皮人”。這樣的未來注定是悲劇的,他認真思考之後,決定離開原來的公司,重新尋找自己。

空閑的時候,李響習慣背著背包坐在校園的石階上看著人們在眼前行走。他懷念大學期間裏那段純真的時光,他可以在實驗室裏創造各種自己得意的作品,老師、同學都給他鼓勵,他從來感覺不到孤單和無助。但是,現在他隻是一個人,不知道要往哪裏去,也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在何方。

草坪上,幾隻鴿子飛過來,啄著食,一副悠然自得的樣子。“做鳥真好,想去哪裏就去哪裏。做人真累啊!”李響長歎一聲。

“鳥也和人一樣要生存,各有各的累。”一個硬朗的聲音傳來。

就這樣,李響認識了這所大學裏的心理學教授——樊磊恒。

樊教授已過知天命的年紀,但是心態卻像年輕人一樣充滿活力。李響和他之間似乎沒有傳說中的代溝,他們相處得特別愉快。在樊教授的指導下,李響很快調整好自己的心態,重新走上了工作崗位,並小有成就。

李響心裏特別感激樊教授。聽說樊教授在校外還開設了心理輔導課程,他報名參加了。當時很多人覺得花錢報這樣一門課程真不值,但是李響不這樣認為,他覺得不僅僅是自己的心智還不夠完善,需要進一步的輔導,他周圍的人也需要這樣的幫助。

特別是在崔雲、李晴和段思思來到北京之後,李響感覺自己的任務更重了,所以每當有難以解決的問題,他都會找樊教授來幫忙。樊教授是個特別熱心的老教授,可以說是有求必應,對於李響也特別的照顧,他覺得這個年輕人虛心好學,還很懂事,是個可塑之才。

漸漸地,課堂裏人多了起來,樊教授也走了進來,課程開始了。

這節課的主題就是:相處的學問。

“咱們在上課之前先完成一個測驗。”樊教授說。

班裏的人被分成了四組,大家按組依次進入教室,每組成員都會聽到樊教授對他們這段日子課程學習成果的評價。李響被分到了最後一組,他很緊張樊教授對他的看法。當李響看見前三組的人出來後表情各不相同,他有點擔心。

當李響這組的人進去後,樊教授微笑著說:“這段日子,大家的學習勁頭很足,我很滿意,可是學習成績卻不是很理想,還是要努力啊。這樣吧,你們把外麵三組的人叫進來,咱們正式上課。”

等大家就座之後,樊教授說:“剛才我讓大家分成四組,是早有目的的。第一組是貶抑組,也就是說評價隻說缺點;第二組是褒揚組,評價隻說優點;第三組為先貶後褒組,即先說缺點,後說優點;最後一組為先褒後貶組,也就是和第三組正好相反。你們來說說你們的感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