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氣的夫妻倆換了個保姆,卻分不出太多精力照顧孩子,看陸聲逐漸長大了,也不覺得有必要亦步亦趨地看著他。

夫妻二人從小生活的環境相似,大概是家中自詡名門,從小就教導禮儀,一言一行都不能出錯,長久來,兩人的話便都很少。

他們也不曾體會過多少溫暖的親情,如何同孩子交流更是一頭霧水,想想自己如今過得也算不錯,於是商量一番,決定用自己從小受到的教育方法來教導陸聲。

要不是陸聲的外公外婆年事已高,舍不得小外孫,想多看他幾年,陸聲初中就該被送出國了。

雖然是在陸先生與陳女士不近人情的教育方式裏長大的,陸聲和夫妻倆卻不太一樣。

明明很聽話,長相氣質也和陳女士有六七成相似,卻總有一點說不上來的地方。

然而陸先生和陳女士沒時間細究,他們送給陸聲自以為很好的東西,期望他將來也能成長得優秀,然後忙於工作,沒注意陸聲的成長。

等他們回過來神,站在麵前的已經是身量纖長高挑,神態安靜,俊秀而清冷的少年。

一家人難得聚在一起時,陸聲也不會說什麼話,食不言寢不語,除了禮貌性地叫一聲“爸、媽”,就沒其他話了。

陸寧揚和陳洺彤發現這樣的發展似乎不太對。

但究竟是哪裏不對,他們也沒分清。

直到在一場慈善晚會上,看到經常合作的顧家一家其樂融融的,陳洺彤才發現是哪裏不對。

他們一家,實在沒有“家”的感覺。

然而陸聲基本已經定性,陸寧揚和陳洺彤也不可能讓自己變得像顧家那兩位一樣親善溫和。

能不偏不倚地學習、成長,並在將來踏入正軌,接手公司,就是他們對陸聲的期望與要求。

這種期望與要求在陸聲高三那年偷偷改了誌願,填成影視學院後破裂。

陸聲從始至終,隻說了一句“我喜歡”,便再也不回答任何問題。錄取通知書已經下來,陸寧揚和陳洺彤看他第一次這麼堅定,沉默許久,第一次妥協讓步了。

第二次讓步是陸聲突然宣布出櫃時。

那時一家人安安靜靜吃完飯,陸聲拿紙巾擦了擦嘴角,輕描淡寫地道:“爸,媽,有一件事,想告訴你們。”

得到父母疑惑的目光,陸聲的聲音更淡了:“我喜歡男人,不用再讓我相親了,商業聯姻不適合我。”

夫妻倆的小宇宙一起爆炸了。

但是再爆炸,還是被很有涵養地壓了下去,陸寧揚冷冷瞪著自己的兒子:“你已經長大成人了,任性過一次已經夠了。不要任性。”

陸聲反而笑了:“爸,我說真的。”

然後他被打了一巴掌。

氣極的陸先生沒控製住,幹了陸聲想了很多年的事。他從小故意犯錯,就希望能吸引到父母的注意力,就算打他罵他也行。

陸聲摸摸臉頰,淡淡重複道:“我沒有任性,我喜歡男人。”

算不上吵了一架,陸聲一聲不吭地搬了出去。

陸寧揚不願意相信自己的兒子走了條邪路後又走上了彎路,卻沒忍心逼他,放任他在外麵,希望他能自己想清楚,回來認錯。

然而陸聲的死倔和他一脈相承,說不回來,過了一年都沒回來,陸寧揚每每和妻子帶著淡淡哀愁的眸光對上,都覺得自己大錯特錯,到後麵,便幹脆打電話給陸聲,問他想清楚了沒。

陸聲的回答依舊從始至終隻有一個:“我喜歡男人,沒有任性。”

夫妻倆在空蕩蕩的家裏,沉默地坐著,第一次真的有了要放開陸聲,和他重新拉進親情關係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