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群山環繞的山心湖,有一個簡易搭建的茅草屋。茅草屋雖說簡易卻不乏精致,一看便知道這茅草屋的主人對自己的房子十分在意。這主人是一個少年,十三四歲的樣子,幼稚的臉龐上透露著堅毅。本是無憂無慮的年紀,卻要處處精打細算。
因為他是孤兒。沒有父母,沒有夥伴,隻有一個養父,給他起了個名字古源,隨養父姓。可是到最後,連養父也離他而去,隻有後麵自己養父留下來的一間茅草屋,始終不渝的陪伴著他。
古源走到湖邊,很用心的將自己打造的魚網拋進湖裏,今天有沒有的吃就看這網了。
撒好網便就地坐下,捧著一本被翻爛的書本津津有味的讀著。
“古有仙,可白日飛升,移山倒海,沐星辰之光,成長生之體。古有魔,可摘星奪月,鬥轉星移......”
少年被書裏的世界深深的吸引,眼露金光,幻想著自己什麼時候也可以像仙魔一樣。但是他也知道這是遠古,如今三壇紀過去了,早不知道這些仙到低去了哪裏,還是想好今天的食物再說。
古源揉揉眼,好像看了很久了一般,吃力的將漁網拉出。看著漁網裏麵的魚,開心的笑了。他不是一個家人疼愛,夥伴成群的孩子,畢竟是孤兒,什麼事都要靠自己。有吃的很好,很開心。
跑到房間裏拿好自己調的味料,架好鍋生好火,一旁清理剛打上來的魚。
“這條魚好小,不過這條挺大,還有那麼多,應該夠幾天吃的。”古源一個人在那裏嘟嘟囔囔的,沒有一個人聽到,說到後麵,聲音越來越小,到最後也不嘟囔了,靜靜的在那裏弄著魚。
水開了,放魚放調料,動作嫻熟,生活讓這個十三四歲的少年,成長了太多。草草的吃完,坐在湖邊。看著在漁網裏跳動的魚,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可能在想,他的父母是誰,長什麼樣子?是死了嗎?養父呢?也死了嗎?為什麼離開就再也沒回來過?每次想到這,少年就會默默的哽咽。
在這群山之中,這片湖最安靜,從來沒有野獸來過,古源痛哭也不想打破這片寧靜,因為喧囂過後的便是沉默。
古源的目光被漁網中的一條魚吸引了,這魚很大,但卻不像其他的魚一樣活潑亂跳,魚肚皮鼓鼓的像是喝了太多了湖水。少年拿起這條大魚,仔細端詳,魚眼已經發白,看樣子是已經死了。死魚沒有漂在水麵上,卻被打撈了上來,魚肚還鼓鼓的。在好奇心的促使下,古源決定打開魚肚子看看。
破開魚肚,將一些汙穢清除後,顯露出一個竹筒一樣的東西,不過很小。古源將小竹筒拿在手心,左右看了半天發現一個塞子,裏麵竟然藏了一個紙條。迫不及待的打開,裏麵的內容徹底讓這個十三四歲的少年心中變的特別複雜。
“源兒,這是為父在離開的時候留下的,放在這條魚中。我不知道你能不能看到,說實話我並不想你得到,大道無情。讓你在這裏生活,還是有那麼一絲機會。但你如果得到,那便是你的人生的新開始。還記得我給你的一本書嗎?開篇是,古有仙,可白日飛升,移山倒海。有沒有仙?有仙!這玄壇大陸的第一位仙,便是我古家之仙,所以記載說,古有仙。我給你留下了我古家仙典,在竹筒裏,隻要是你,隻要拿著竹筒貼在額頭即可。源兒,修仙之路並非易事,更何況是如今的局麵,考慮清楚。是平凡一生還是滿途坎坷,就看你自己的選擇了。至於你親生父母......我在仙都,事情處理完,我便會回去彌補我這些年的離去,盡好父親的責任。父留字”
古源內心充滿了複雜,怔怔的望著前方,喃喃道:“父親...古家...古有仙...”
然而遠在不知幾十萬裏的仙都皇城的一間密室內,一個人影盤坐在地上,目光看向遠方,好像能穿透密室,穿越距離,目光越發的柔和,臉上露出慈祥的笑容。
“源兒......”
另一邊,古源看這手裏的竹筒,想到隻要貼在額頭是上就能得到一部可以成仙的仙典,卻沒有立馬貼上去。他現在卻更加迷茫了,為什麼放在魚裏我都能得到,這麼大的湖,那麼多的魚。這是運氣嗎?可轉念一想,也許修仙有能力知道自己的父母到底怎麼回事,為什麼養父也欲言又止,之間有什麼樣的隱秘?真的要渾渾噩噩一輩子?想到這裏,古源果斷的把竹筒貼在額頭。在貼在額頭的一瞬間,大量的信息湧進了古源的腦海中,讓古源一時間很難適應。過了一會,腦海中清晰了許多。浮現出一串串口訣,那是修煉的口訣。後麵還有其他關於對於這個世界的繁瑣信息,一並的湧入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