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腦的常識及保健(1 / 3)

內容提要

人體內部包括腦、氣管、神經、心髒、血管、血液、肝、脾、肺、腎、胃、胰、膽囊、闌尾、腸等。人體內部健康對人體非常重要,因此,我們必須了解一些人體內部的知識、人體內部病變的信號以及人體內部保健的知識,從而為我們的健康保駕護航。

腦是中樞神經係統的主要部分,位於顱腔內,重約1200~1500克。腦分為大腦、小腦和腦幹3個部分

1.腦的結構

腦分為大腦、間腦、腦幹、小腦。大腦是神經係統最高部分,是精神活動的物質基礎,是整件機體的指揮中心。腦又分為左、右兩半部,右半球就是“右腦”,左半球就是“左腦”。大腦半球又可分為大腦皮質即灰質和白質二層,大肪皮層是大腦兩半球表麵的一層灰色層,由很密集的神經細胞及其互相聯係的神經纖維所組顧,其中大腦皮層是機體的“最高司令部”負責人的思維活動,但目前對此了解甚少。白質是大腦皮質下麵的白色部分,是由許多上下聯係的神經纖維所組成。白南和它下麵的間腦、腦幹等統稱為皮質下中樞,它們的結構也很複雜,主要控製人體的全部感覺和內外活動,受大腦皮質的領導,同時也為大腦皮質提供信息和興奮。

2.大腦的功能

人體大腦分為左右兩個半球,左半部分就是左腦,右半部分就是右腦。他們形狀對稱相同,但功能卻不一樣。1981年,諾貝爾醫學生理獎得主斯佩裏教授將左右腦的功能歸納如下:

(1)右腦(潛意識腦、形象思維為主)

①圖像化機能(企劃力、創造力、想象力)

②與宇宙共振鳴機能(第六感念力透視力直覺力靈感夢境)

③超高速自動演算能力(心算數學)

④超高速大量記憶(速讀、記憶力)

(2)左腦(意識腦、抽象思維為主)

①知識、知性

②思考、判斷、理解

③推理、語言、抑製

④五官(視、聽、嗅、觸)

3.用腦過度的信號

人們在日常在閱讀、思考問題或書寫中,如果出現下列信號,則可能意味著用腦過度,應該引起注意,及時休息。

(1)頭昏眼花,耳殼發熱,聽力下降;

(2)四肢乏力,發困、嗜睡;

(3)注意力不能集中,記憶力下降,

(4)思維、反應遲鈍;

(5)出現惡心、嘔吐現象;

(6)看書時看了一大段,卻不明白其中的意思。

如果出現以上部分現象,應停止用腦,需要休息一段時間再重新開始工作或學習。如出現惡心、嘔吐,那意味著身體己受到相當的損失,應當引起重視。

4.腦出血的早期先兆

腦出血是腦血管意外範疇內的一種疾病,是腦血管破裂的急性疾病,多見於中年以上患者。腦出血時一般發病急驟,來勢凶猛,發病時間隻有數分鍾或數小時。盡管如此,在起病初期會或多或少表現出一些異常情況,即出現一些有預兆的前驅表現。據專家研究表明,在發生腦出血的患者中,50%有先兆症狀。

因此,一些高血壓患者應注意一些腦出血的先兆表現,及時發現異常,盡快就醫。常見的腦出血的先兆症狀表現主要有:與人交談時突然講不出話來,或吐字含糊不清,或聽不懂別人的話;突然感到一側身體麻木無力、活動不便,嘴歪、流涎,走路不穩;暫性視物模糊,以後可自行恢複正常,或出現失明;突然感到頭暈,周圍景物出現旋轉,站立不穩甚至暈倒在地。這些表現可短暫出現一次,也可以反複出現或逐漸加重。

5.腦動脈硬化的症狀及治療

(1)腦動脈硬化的症狀

腦動脈硬化是慢性腦供血不足所致的大腦皮層高效活動功能減弱。主要表現有頭暈頭痛、睡眠障礙、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腦力勞動能力降低、情緒行為改變等。

腦動脈硬化可因腦組織受累部位不同、病變程度不同而症狀表現多樣。如頸內動脈硬化,可出現肢體麻木無力、輕癱、一側視力減退或失明。錐體外係硬化受損時,可表現為麵無表情,呈癡呆狀。雙側腦幹囊硬化可有言語不清,不由自主地強笑強哭;飲水發嗆,甚至吞咽困難。

(2)腦動脈硬化的原因

腦動脈的管壁由於脂類物質沉積和內膜受損,血小板、纖維素等物質積聚在損傷的血管壁的內膜上,使管壁結締組織增生,內膜粗糙,彈性減退,管腔狹窄,以至影響正常的血液循環和供氧,而引起非急性、彌漫性的腦組織改變和神經功能障礙。

(3)腦動脈硬化的治療

①加強運動: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多做一些體力運動,如堅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加強體育鍛煉等。適當的運動有利於改善血液循環,促進脂類物質消耗,減少脂類物質在血管內沉積,以緩解動脈硬化病症。

②注意飲食:宜戒煙酒,飲食宜清淡,多吃豆製品、蔬菜、水果及海帶等,食用油以植物油為主。限製攝入高膽固醇、高脂肪的食物,避免高糖飲食。

③科學用藥: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藥物治療,如維生素E等以改善腦動脈的血液循環;亞油酸製劑以降低血脂。當低密度膽固醇高過100mg/dl時就應該用更強的降血脂藥。

6.腦血栓的信號及治療

(1)腦血栓的症狀

偏癱、半側肢體障礙、偏盲、失語,或者交叉性癱瘓、交叉性感覺障礙、外眼肌麻痹、眼球震顫、構語困難、語言障礙、記憶力下降、口眼歪斜、吞咽困難、嗆食嗆水、共濟失調、頭暈頭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