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子”是21世紀女性喜歡的一個名詞,所謂“圈子”,是指有著相同的興趣愛好或者為了某個特定目的而聯係在一起的一個群體。“圈子”的形成原因很多:教育程度、審美情趣、感情需要、生活方式……比如,汽車發燒友可以加入“汽車圈子”,數碼產品發燒友可以加入“數碼圈子”,甚至喜歡喝酒的人都可以加入品酒的“圈子”等。隻要能夠在一個點上擦出火花,就能聯動引爆一大群人,蔓延出“圈子”一派。許多圈子的形成是通過人與人之間的社會行為特征自然形成的,就是所謂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圈子”是交際的開始
21世紀的女性,不再僅僅滿足於工作和家庭,雖然她們也會因為工作和家庭忙得不可開交,但是,大多數女性還是會“忙裏偷閑”,在工作和家庭之外找一些既能夠體現自己價值又愉快的事情去做,找一些有相同興趣愛好的人一起交流溝通,在這些圈子裏,她們活力四射,塑造自我、肯定自我、提升自我;在這裏,她們會找到自己工作、家庭以外的價值,並以一個全新的形象體現著自己的價值。
所有的圈子,歸根結底都由於兩個字——交際。因為你要在這個圈子認識你以前不認識的人,同時,自己作為一個陌生人走入別人的生活中。這就需要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與溝通。走到同一個圈子裏的人,有相同的興趣愛好或者目的,所以,人與人之間交流起來會更容易一些。
21世紀的女性要有幾個自己的圈子,在自己的圈子裏,女性不僅能找到自我,而且可以接觸更多的人,從而讓自己走進一個更大範圍的人群中,在擁有自己個人空間的同時,還可以讓生活更加豐富。
女人的幾個圈子
女人生活中往往有“第一圈子”和“第二圈子”,甚至更多。
市場經濟環境孕育著現代女性的經濟意識,因此,她們的交際活動也圍繞著經濟利益展開。因此,女人的第一圈子就是“利益圈子”,走入這個圈子裏的人,似乎每個人都在尋覓著“商機”,尋找著能夠給彼此帶來經濟合作的可能性。
這個圈子通常與工作有很大關係,這個圈子中的利益成分比較大。因為與各自的工作有聯係,所以,在這個圈子裏並不一定過得輕鬆。在這裏,你可能要做你不喜歡做的事情,要結交你不喜歡結交的人,因為這裏的人可能掌控著你職業生涯的生殺大權,所以,這個圈子裏的女人,大多數都有身不由己的體會。但是,規則是大家在一起逐漸形成的,你不情願,但是卻無能為力。隻要你還想在這個圈子裏繼續你的利益,你就得服從這個規則。
筱筱是一家報社的娛樂記者,因為工作關係,她有一個特殊的圈子。這個圈子裏大多是與媒體有關係的人,在這裏,人們都遵守圈裏人默認的遊戲規則,大家泡吧、開新聞發布會、搞策劃,彼此之間有著心照不宣的默契。每個人的目的都一樣,那就是力求鞏固和發展自己的利益,穩定自己在圈子裏的地位,這樣才能讓自己在這裏站得更穩,才能夠獲得更大的利益。為此,筱筱小小年紀,就經常把自己打扮得時髦靚麗,出入於各種不同的場館會所,參加各種各樣的聚會。每天晚上回家後,卻要獨自咀嚼光豔背後的疲憊。盡管如此,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筱筱還是堅持著,在這個特殊的圈子裏奔忙著。
因為第一個圈子讓人太疲憊,太不輕鬆。所以,大多數職業女性會在第一個圈子之外,再為自己找一個圈子,以便遊弋其中,放鬆疲憊的身心。
“第二圈子”是女人放鬆的地方。你可以找一個讓自己能夠身心放鬆愉悅的圈子,這樣的圈子沒有高低貴賤的差別,隻要是自己願意,自己高興,你都可以參加。和要好的姐妹逛街購物、做美容護理、一起DIY一些小手工……這些都是女人可以參與的小圈子,這樣的圈子很隨意,沒有什麼規則,因為大家的目的取向很明確,就是追求快樂,所以,大家快樂就是規則。在這樣的圈子裏,你可以得到全身心的放鬆,可以無所顧忌地參與其中,甚至你可以隨時出入,隨時決定要不要參與。
放鬆後的女人還會有其他追求,這就是女人的第三個圈子——一種純朋友、純愛好的圈子。比如旅遊圈、書畫圈、美食圈等,在這樣的圈子裏,女人會找到自己的另外一種價值,並為了自己的才情和愛好“累並快樂著”。
除了第二個圈子,第一個和第三個或者到第N個圈子,都會有自己的特定標準和要求,這也符合大多數人觀念的標準和要求。因此,要進入到這個圈子,就得修正自己的觀念和行為,對自己的作為有一個約束。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圈子在這個時候,就會變成圈套,套住人們邁出去的步伐。要想不讓這個圈子成為圈套套住自己,就要為自己多找幾個圈子,讓自己以不同的行為方式出現在不同的圈子裏,才不會讓自己的觀念和行為因為固守一個圈子而圈住自己的性格,讓自己無法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