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原本沉寂如死的漁村,忽然一下子活過來了。河灘碼頭聚集起不少人,一邊從船上搬著東西,一邊談論著今天的收獲。
劉禪已經許久沒有見到過,這般繁忙又寧靜的鄉間生活場景了,對歐冶常笑道:“能夠在這樣的漁村生活,倒是不失為一種樂趣。歐冶先生,你正好可以在這裏修養身體!”
歐冶常見劉禪這般關心自己,感激地笑了笑,就講起他與這個漁村的緣分。
那已經是七八年前的事情。當時的漁村其實比現在要大上不少,約有三四十戶人家。但是,後來遭逢水賊劫掠,整個漁村一夜之間被付之一炬。
那時候,歐冶常剛好經過此地,看到漁村的慘況之後,憤然找到那夥水賊,親自梟首賊首,用來祭奠漁村的死難者,為他們報了仇。
不過,漁村遭劫之後,隻剩下了如今的人口。直到如今,歐冶常每隔一兩年,都會回到這裏來看一看漁村的鄉親。
歐冶常的故事,聽得劉禪心裏頗有感觸。象他們這些遊俠,一方麵的確是曆史上最有正義感的一類人,在黑暗時期挑起了整個民族反抗罪惡的脊梁。但是另一方麵,他們又藐視國家律法,造成“俠以武犯禁”的局麵,成為曆代統治者的打擊對象。
本來劉禪對那些遊俠,也是深感忌諱的。但是隨著與韓龍及其門客,到如今這個頗為義氣的歐冶常的相處之後,劉禪心態已經有所變化。他的心裏甚至開始質問,為什麼曆朝曆代都會出現見義勇為的俠客。難道不是因為天朝自己的無能導致的嗎?
而且所謂“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無論放到任何時代,此話必中!所以,如果天朝律法通明,這世上哪裏還需要俠客們來出頭鏟除奸惡?
就在劉禪思索的時候,漁村的人發現了歐冶常,紛紛扔下手裏的活計,歡呼著向這邊湧來,儼然見到久別的親人回家一般。
漁村人對待劉禪一行人極為熱情,當晚紛紛拿出自己家裏捕到的最好的魚類做招待。劉禪是第一次吃到,江東最為豐富而地道的魚宴,感覺真是非常不錯。
然後,劉禪就真的在這個漁村裏麵暫時住下了。
由於同行的人員達到十三個人,漁村又太小,實在是住不下這麼多人。劉禪隻好讓所有銀甲禁衛成員就地搭起帳篷居住,隻是單獨讓歐冶常住到漁民家中。
但是由於當地的氣候實在是太潮濕,劉禪打死都住不慣帳篷。最後無法,隻得請一戶漁民騰出一個房間,讓他住了進去。
房間雖然是有了,但是其實條件實在非常之差。除了門之外,就隻有一扇幾乎要黴爛掉的木窗可以用來透氣。
室內擺放一張柏木料的榻,連上油漆都沒有。而且由於實在太老舊,劉禪每次躺上去,床榻就會發出唧唧呀呀的聲響,如同有人正在做著劇烈的床上運動一般。
每當這個時候,都讓劉禪恨不得抽劍一把將之劈碎,拿到外麵當作柴燒!門旁邊還放著一隻木箱子,上了一把鎖,也不知道放了什麼東西。
最為糟糕的是,屋頂居然有一個蜘蛛網。一旦有些許風吹草動,就會如同青蛙喘氣時候的肚皮一般,總是一鼓一鼓地動著,如同在向劉禪示威!
除了這些之外,房主倒是還特意去借來一副半舊不新的桌案,讓劉禪感覺還像個樣子。
這一切直讓劉禪徒呼奈何,他在這裏乃是客人,主人已經提供了最好的東西待客,他又能夠抱怨什麼呢?所以,他也隻能暗歎,這裏的生活雖然平和,但是確實也不是一般人能夠久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