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狄公要錢 大雩草草(2 / 3)

狄仁傑隻是苦笑,說道:“殿下,談何容易。殿下所賜,臣等敢將她們隨便轉賜於他人?其他人聽了怎麼想?甚至兩位聖人聽了又會怎麼想?”

“孤倒沒有想到此節。”

“這不要緊,臣前來,還有一件事,要與殿下商議一下。”

“請說。”

“是關於周興的。”

“孤聽說了,此案中他立下很大的功,不過他刑訊的手段,頗讓人不恥。”

“臣也想過,甚至讓他前去西京,就預料到了這種結果。正是取此意,非不快,許敬宗之案不能真相大白。雖然刑訊酷烈了一些,可也有功勞的。沒有想到朝廷節製,對臣不賞罷了,居然對他不賞。”

李威亦是苦笑。

“但這個人是小人。此次不賞,卻讓人知道了這個人某些時候的作用。興致勃勃地協助殿下,可最後居然沒有半份功勞。君子坦蕩蕩,自無所失。可是此人心中必然不平。因此憤恨殿下,反而再複為他人所用,不是很美。”

“孤又疏忽了。你稍等,孤讓人取五百緡錢賞賜於他,以示感謝。”

“足矣。”五百緡錢對於低層官員,可是一筆不菲的獎賞,普通的一名俏女婢,也不過售價二十緡。甚至能在洛陽買下一棟普通的三進三出別院。象狄仁傑那個家,也不過花了兩百緡錢不到。

狄仁傑還想說一句。這些人品行不好,可非常人能做非常事,如果太子能接見一下,再給一些獎勵的話,加上這些賞賜,有可能用起來,會十分方便,更能做一些平時不大好出麵的事。可話到了嘴邊,再次遲疑起來。顧慮太重了

高梁豐收的事傳得卻是很快。

產量過於妖異,因此勾起了百姓的好奇心。每有長安客來,都有許多人圍上去詢問。最後傳的結果,就是高梁的穗兒有朝廷儀仗上的金瓜大。再傳,變成了西瓜大了。

其實不止是高產,引起影響很多的。比如地價,關中有的大戶人家用幾石糧食,就能換一畝良地。事情傳出去後,田價立漲。侵並之風阻止不了,可是地價多少變得有些公道。長遠來說,更蔓延了侵並的風氣,畢竟田地所得在提高。

但也未必然,這種耕作方式是精耕細作。象以前那樣,有的一戶人家耕上百畝地,再用這種方法耕作,試試。根本耕不過來。盡管這時候農民很能吃苦,可他們是人,不是機器。得的地越多,需要的佃農越多,唐朝百姓不是很多的。佃農待遇會立即提高。再說,新事物隻出來了一兩樣

其次是糧價,自長安到洛陽,都開始掉了一些。隻才是一個開始,交通落後了,消息傳播起來會很慢,最後江淮之地的糧價也會掉。不是這些舉動,關中糧價會瘋漲,然後江淮糧價複漲,再推著關中糧價漲。百姓生活會很艱難。糧價還是很高的,但比沒有做好得多,憑這一點,就活人無數。

李治無奈,不能將百姓嘴捂起來不說。索性將李威喊來,與宰相細細說了兩天。推廣還是沒有膽量的,下了一道旨,讓各州縣都準備幾塊地試驗一下,好了,再推廣。然後又做了一件事,將《齊民要術》翻出來,雕版印刷,所有縣令刺史,一人一本。兒子都能看出一個高產的高梁,天下人才濟濟,說不定會弄出一個十石水稻田,八石小麥田。

敢情李治也會幻想的。

至於大雩,老百姓早就以為它是一場笑話了。也要舉行的,如果不舉行,更是笑話。並且兒子要行及冠禮,盡管這隻是一場家宴。可在及冠禮之前,太子妃的事必須決定下來。大雩不能再拖了。其實沒有這些,也不能拖,再拖更是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