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位宰相以及一幹重要大臣,終於麵見李治。
首先發言的是李敬玄,擔任宰相多年,品性如何,沒有幾個人真正了解的,但平時極重名聲,是偽君子也好,還是真君子也好,至少表麵上自愛羽毛。所以皇室與隴西李家攀血脈不得入,李敬玄舉族並入隴西李得功。也是與他個名的名聲有關。
如不是太子掀開此事,亦可裝聾作啞,本來是內宮的事,與外邊關連不大。但太子起事了,又落到這樣的下場,宰輔也失職的,因此感到壓力。不僅如此,如若不公道解決此事,可以想像,那個更忠於太子的老匹夫回來,是如何嘲諷譏笑自己。
不得不說了。
道:“陛下,臣有一議。”
“說來,”李治皺著眉頭說。病又稍稍好了些,被這幾個宰相強行喊來,知道諫無好諫。但兒子這一手,太狠了,就是這些宰相不進諫,自己已經進退維穀。
“陛下,立即下詔書,讓殿下停止建造兩渠。”
“李卿何來此言,朕從來沒有說過。”
“陛下是沒有說過,然而太子兩渠越是完工,功越大,名聲越重。此乃江山之幸也,萬民之福也,高祖太宗若九泉之下有知,也要含笑瞑目。然而陛下忌憚之心益重。”
反正太子已經間接將話挑明,不再索性一起挑明了的說,裴行儉等人皆低頭想笑。李敬玄又說道:“陛下總是君,殿下總是太子。爭是爭不過陛下的,忌性越重,越為小人所乘,臣猜測不久殿下將遭不則矣。唯今之計,新渠必須停工,江山社稷隻是小事,陛下多病,也不是早年雄姿英發,有作為的陛下,渠一停,太子就不能立功。然後又有兩策,陛下想太子周全一生,調西域之歌伎為太子整日鼓彈琵琶琴瑟,內外教坊之歌舞者舞南陳之靡靡之音,南海珊瑚夜晚珠懸之於東宮之殿,昆侖美玉掛之太子之寢居,娛太子之耳目。再從遼東用快乘征飛龍之肉,東海役民捕海參魚翅,獻於東宮,快馬挾閩南之鮮荔,虎賁奔弛進高昌駱峰,以娛太子之嘴舌。然後再從江浙選美,調西子之色,荊楚撥秀,選昭君之貌女,或者河東河北,或者西域或者波斯,挑撥各族麗人,進入東宮,以娛太子之身心。讓太子渾渾不明,忘記其職所為,此方保太子性命唯一途徑也。若不然,太子一去,兩渠修工不大可能,不如將東宮餘下之錢調出,作一宮名曰輪台宮。然後陛下登於其上,曰,前有司奏,欲益民賦三十助邊用,是重困老弱孤獨也向時愚惑,為方士所欺。天下豈有仙人,盡妖妄耳!節食服藥,差可少病而已。”
記性很好,將漢武帝的《輪台罪己詔》一字不漏地記下。
然後衝記錄皇帝與大臣談的兩個史臣說道:“請將今天我與陛下的這段談話記下來,留載千古。”
這個能留麼?
但這本來就是史臣的本職,李世民都主動讓史官將他弑兄弑弟的曆史記錄下來,況且隻是一段進諫!史臣開始刷刷做著記錄,李治額頭上微微涔出汗水。
李敬玄說完,第二個人上場了,生性耿直的李義琰也開始說話,道:“陛下,臣還有一議。周王妃隻是一名幼女,說起來比小公主也長不了幾歲。小公主還在陛下天後與太子懷中撒嬌,周王妃又能明白幾分事理。僅因為不還禮就被活活餓死。周國公權焰如此,何必用虛名作偽?不若陛下下詔書,讓周王貶為周國公,讓周國公升為周王。各位相公,意下如何?”
“李侍郎所言有理,”幾位大佬立即附和。
李治:“”
“還有,當年太宗選陛下為太子,正是陛下仁愛。就連荊王吳王高陽公主等人謀反被斬,陛下也痛哭零涕。所以臣有一議,昔日常樂公主為陛下所寵,時常誇之,今隻因子虛烏有的誣告,流放出京。他日必有遂良之禍,於其落得周王妃那樣慘死的下場,不若陛下下詔書,將他們處斬,來得痛快,以全陛下仁愛之名。”
“”
這一句,終於連史臣都記不下去,但忍不住背過身想發笑。李義琰說完,郝處俊接著說道:“陛下為懲昏暴君主危害社稷,太子幾歲時送入東宮,廣請天下大儒教導。太子長成,格物待人,彬彬有禮。自臣至民,皆交口稱讚也。此也是陛下之本意,更不負陛下所望也。然陛下一聲令下,立即遠赴西南不毛瘴癘之地,將西南各叛部與吐蕃聯軍擊敗。返回朝堂,陛下病發,又替陛下開鑿兩渠,不費國家財政,又親自輕裝便行,輾轉奔波千裏。以太子聲望,足以開府納士。然而太子沒有,非但沒有,就連幾名近臣也因為陛下之故,一直沒有得到重用,甚至隻要與太子沾上關係的臣僚,也沒有重用。然而太子功成立退,進入東宮,隻是讀書,也不與大臣交際,為避嫌也。進退如此,為何陛下總是疑心重重?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可過猶不及,故易曰,日中則昃,月盈則食。老子又雲,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陛下,請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