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 一聲羌笛(二)(1 / 3)

京城風雲幻變,裴行儉在青海同樣焦急萬分,利用黨項人的關係,起初還能得到消息的,李威帶著這支唐軍很快消失在紫山口。過了紫山,黨項人也無能為力了。

要麼隻能從黨項人反饋的吐蕃情報中能判斷一些。李威突然離開積石山,插到白蘭羌,這一次行軍速度很快,頗出論欽陵預料,隨後論欽陵做了調動,幾萬大軍從烏海一分,五千軍隊留於柏海多瑪小城,一萬五千直係的吐蕃軍隊沿著唐蕃大道追襲下去。其餘的軍隊卻返回吐穀渾,有的解散,有的加入到九曲一線,與唐軍作戰。論讚婆的軍隊亦是如此,兩軍一分,兩萬大軍一路順著紫山南下,直去迷桑,奔向東女羌。其餘人同樣返回九曲,或者遣散。其中包括大量的黨項戰士,認為是無能者,大多數送回原部族。

也就是動用追擊的人數隻有三萬五千人,當然原因有很多的,一路南逃,大軍追趕不易,行動緩慢。軍隊動用得多,需要的後勤也吃不消。還有一個原因,到了這裏,皆是吐蕃核心成員,隨時可以征集軍隊,這三萬五千人於其是追,不如是慢慢地堵截,隻要唐軍稍一反應緩慢,會立即圍困起來。再無一線生機。

到了多彌部,也就是唐朝人經常說的南國人部,或者難磨部,想要擺脫敵人,不僅是速度要快,還要準確的情報來源,憑借這一點,就是太子辦不到的。

因此,論欽陵兵用得越少,也是越自信的表現。

事實出了紫山口,李威也傻了眼,到了這裏海撥已經十分高了,加上又是年末,放眼是處,除了白茫茫的雪,就是冰塊。天地一片白。若遇到天氣陰晦,連東南西北也認不出來。

此時沒祿氏就是將他們送給論欽陵,估計多半他們都不能發覺。

看了看四周的大山,沒祿氏說道:“我可以帶你們去一些部族,征集一些草料與供給。但你切記一點,不可胡亂殺人。無論是多彌人,或者是蘇毗人,都十分凶悍記仇。當年若不是蘇毗國的大女王達甲吾與小女王墀蚌蘇暴戾驕縱,大臣內亂,殺死他們的女王,投奔我們吐蕃,至今我們吐蕃也未必征服這裏。就是這樣,征服了幾十年,才將此兩國收服下來。時至今天,還屢有叛亂發生。”

這個情況李威也知道,唐朝還送了一些物資拉攏過這兩個部族的一些酋長。

但聽到沒祿氏的話,眼神還是閃動了兩下。

“太子,你不要打什麼主意,看看你這支軍隊,算是你們唐朝強大的士兵,可到了此處,是什麼情形,別人不提,就是你,又是什麼樣子?”

李威讓她這一句話說得十分沮喪。

本來他也打算過萬不得己,從這裏向西羌逃跑,看能不能撤出去。然而親臨此境,還是有這個王妃帶領,都感到十分茫然。更不要說自己一頭鑽進來。

但沒祿氏的話,也不大認可。

高原是一個優勢,可若是在青海,將吐蕃人驅走,將吐穀渾與黨項人收服下來,然後駐一支軍隊,適應了高原氣候,一步步地將地盤挪到白蘭羌。這樣一步一個腳印,未必不能攻上邏些城。

這是最笨的一種方法,還有若幹種方法,讓吐蕃不戰自亂,分成原來諸多部族並立的地步,同樣可以征服這裏。

或者自己能找到元蒙清那種征服手段,又可以將吐蕃人收服。

這世上就沒有什麼破解不了的,就象自己在河湟用城堡設製了一個銅牆鐵壁,可結果呢?自己卻跑到真正的吐蕃高原上來。

沒有辨,吩咐了一聲,按照沒祿氏指的方位,讓駱務整率領兩千人到一個山穀前去借物資,這裏生活環境不易,大多數冬天遷於避風的山穀躲避嚴寒厲風。派人喊一下話,勿得反抗。隻是借,甚至李威可以打一下借條,青海之戰結束後,憑借著這些借務,去拿同等的物資回來。比如布帛、藥材、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