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末時分,月色不明,夜色有些黑。但天氣晴朗,借著星光,能看到更北方有一條長長的黑影,正從左右一營向左右二營狂奔。離得遠,有多少軍隊看不真切,但看上去,人數不會少。
情報用騎兵迅速在反饋。以前也真真假假地弄過,繼續觀望。但是邊上兩營已經警戒起來。似乎真要發起進攻了,對麵唐朝邊上兩個營地,皆舉起了火把。反正悄悄的,也能看到,不如光明正大的點火把發起進攻。一艘艘小船推下河去。有的士兵登上了船隻,手中持著武器,準備渡河。以前唐軍也做過類似的事,結果虛驚一場。
大食人繼續觀望,但沒有大意,派出軍隊,列在河邊,備起投車機與弓弩,準備迎戰。即便是假打,也權當練軍的。但是這次怎麼看也不象假打,餘下的幾十艘大船飛快地駛了過來。接近了河邊,船上也放起了投石機,士兵用盾牌相互掩護著,將火藥包點燃了,放在投石機上。吐蕃人臨走時,以為打到現在,唐朝應當用火藥了。而且火藥也不是萬能的,於是沒有交待離開。
第一次投放到了河中的戰場上。
大食人已經開始拋石,雙方射程差不多。唐朝的新式投石機射程略遠,然而船上帶來的投石機全部是小型的。單從射程上不占優勢。有的石頭就砸到船隻甲板上,造成了少數唐軍傷亡。
唐朝也將火藥包投射了出去,這種火藥包經過了多次改進。原來為了增加殺傷力,裏麵放了一些鐵釘。可是炸飛時,有的鐵釘未必正好對著敵人,降低了殺傷效果。後來有一個工匠發明了一個六角刺,中間一個鐵球,外麵鑄上六根長釘,均勻地分布在小鐵球上。這種六角刺能隨著火藥的爆炸,旋轉著飛射出去,無論那一個角度,隻要碰在人手上,非得紮進去。製造出來後,又經過了改進,在每根刺下麵,加了一些回須。製造成本比原來的高,但比原來塞一些小鐵彈與小鐵釘的殺傷力更強。再配合火藥的爆炸,無疑是天下第二的暗器。第一是希臘火,那玩意更惡心人。
這種熱武器,是每一個大食人生平以來第一次看到的。若是不各自的指揮將領強行彈壓住,僅是這一波打壓,大多數是波斯偽軍組成的軍隊,就能拔腿就逃。
隻好一步步地後退,漸漸脫離了投石機的拋射射程,可是河岸邊卻留下了一大片空地,給了敵人登陸的空間。
一聲聲巨響,在夜間傳得很遠。這時候唐軍不需要再隱飾了,左右兩路趕來的軍隊舉起了手中的火把,大張旗鼓地向邊上兩營跑去。好在唐軍不會水性,上了小木船後,手忙腳亂,給大食人得到緩解的時間。
看到情勢危急,本來心中發寒,兵力又是最少的一營,兩營將領立刻讓侍衛用馬飛馳,向左右一營稟報求援,唐朝軍隊真的進攻了。甚至剛才返回船上的唐兵並不多,大部分兵力留了下來,之所以往船上返回,是迷惑我們的。西營的將領納爾喜懦弱,說西營已經會聚了一萬多唐朝的軍隊。還有強大的武器,一旦攻過烏滸河,我們必將不敵。唐朝的左右一營分出許多兵力到了邊營,已不會作為主攻方向。所以大食的東一營分了八千士兵,西一營在納爾喜的會報下,居然分了一萬軍隊向納爾喜進行支援。
到了四更半時分,薛訥與辛承嗣的船隊接近了左右一營,也看到了大食人分兵去救。看了看,繼續航行。其實經過這一調,等到他們抵達西營時,離中營已有九十多裏地,騎兵又少,中營的戰局與他們無關了。
看了看各自的沙漏,到了五更時分,天際依是漆黑一團,但東方的啟明星亮得分外耀眼,兩支船隊相差了五十多裏地,幾乎同時下令,讓船隊一頭紮向岸邊,兩營中間的空地上。
大喝一聲,兩名將領帶著士兵從船上跳下來,有一些緩坡,沒有真正靠到岸邊。但水也不深,最大的船舶能讓它擱淺,也不過大半人深的水。隻是早晨的河水帶著一絲涼意,有的士兵忍不住打了一個冷擺子。迅速地就撲上了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