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節(1 / 2)

,扔下一句“我在裏麵等你們”就躲回花廳了。

等到兩人膩歪完, 包大人和展昭也從書房一塊出來, 龐昱這才明白為什麼白玉堂會這麼篤定,梅娘的心儀之人是展護衛而不是別人了。

因為她在展昭麵前,和在他們麵前, 表現得全然就像兩個人!

在他們麵前, 梅娘可撒嬌賣癡, 也可無理取鬧, 看起來自在率性。可當著展昭的麵兒,她就瞬間就變成了貞靜淑女,嬌嬌怯怯, 就像個大家閨秀。

龐昱也不知道展昭看沒看出來,反正後者目不斜視,一視同仁, 仿佛在他眼中,梅娘和包大人都長得差不多。

梅娘在包大人麵前也不敢像剛才那樣吊胃口了,連忙將太後命她過來的授意跟包拯說了:“還是為了前陣子狄將軍回京的事……”

梅娘重重地歎了口氣。

狄青狄將軍,是聖上親封的平西總鎮大元帥,對付西夏很有一手,多年來鎮守邊疆,鮮有敗績。

這位狄將軍是八賢王的王妃狄娘娘的親弟弟,身份背景很不一般,而且據說年少英俊,戍邊這些年到二十好幾了還沒成親,於是龐昱他皇帝姐夫便大筆一揮,讓狄青回京述職時順便成個親。

這一成親,就鬧出人命了。

既然是狄娘娘的親弟弟,八賢王的小舅子,趙禎肯定不能給狄青找個普通人家的閨女當媳婦。陛下將滿朝文武的家眷都查了個遍,最終幫狄青選定了新刑部尚書何烈的獨女何金蓮。

這個倒黴姑娘,在他們成親的頭一天,就被狄青給殺了。

一樁喜事轉眼就成了喪事,還讓兩家都結了仇,鬧到朝堂上皇帝的麵子也不好看。

雖然狄青說何金蓮並不是他殺的,他要殺是與何金蓮生得一模一樣的女刺客,可這種說辭並未得到太多的支持,因為除了狄青,誰都沒見過那個女刺客,隻當狄青是不想背負殺人的罪名而信口胡扯。

何烈更是聲淚俱下道:“陛下明鑒!小女養到十八歲,從未離開京城,連家門都很少邁出,怎麼會大老遠地跑去西北行刺狄將軍!也不知是小女新婚當夜忤逆了將軍,惹將軍動怒,還是將軍覺得小女配不上他……就算如此,和離就是了,也沒必要殺了她呀,那可是活生生的一條人命,求陛下做主啊!”

趙禎真是左右為難,頭疼不已。

一邊是待他如親子的八賢王,一邊是老淚縱橫的何尚書,趙禎真是無比後悔當初腦袋一熱做出的亂點鴛鴦譜之事,結果結親不成,反而很可能損失一員大將。

輿論爭執不下,趙禎隻好先把狄青關押在將軍府,容後再審。

審案這個重擔,自然當仁不讓地落在了包大人的肩膀上。

而梅娘之所以會來開封府,是因為狄娘娘和李太後曾是閨中密友,感情頗深。狄娘娘求到太後跟前,想通過太後的關係,讓包大人能對狄青之事秉公辦理,她相信狄青的為人,可是朝堂上的聲音卻大多對狄青並不利,連八王爺都對此束手無策。

至此,梅娘終於說完,舒了口氣。

“太後的意思是,此案撲朔迷離,她是幫理不幫親的。但是狄娘娘思弟心切,不知大人能否讓她進將軍府見狄將軍一麵?”梅娘問。

包大人略一思索,點頭:“也好,可以讓狄娘娘再仔細詢問狄將軍一番,那日究竟還有沒有遺漏的線索。”

案情進展不大,包大人一度頭疼不已,公孫先生不在,仵作隻能查出何金蓮確實是死於刀傷,卻無法比對是否處於狄青之手,令人無從入手。

關鍵之處,還是要問狄青,偏偏狄青自己也說不清楚,一會兒說房間裏隻有女刺客,一會兒又說不知為何女刺客變成了何金蓮,隻怕那晚放在屋裏的酒水也有問題。

可惜房間裏打鬥的痕跡太多,幾乎所有擺設都毀了,連酒盞都碎裂在地,想查到底酒水裏有沒有下毒,都十分困難。

就在包大人頭疼的時候,恰好龐昱幾人就回來了。

展昭給他帶來了公孫先生親手書寫的信件,看完之後,包拯忽然有了個大膽的猜想。

這一起命案,會不會是又是西夏出的手,為了除掉狄青這員大將?

展昭他們帶回來的消息非常重要,幾乎令包大人有了撥雲見日的感覺,若隻是一起命案,恐怕怎麼查下去都難以接觸到真相,可若是有了西夏這個方向,那麼隻要順著這條線索,一定能查到比眼前更多的東西。

包大人腦子飛快運轉,還在沉思中,就聽見梅娘嬌怯怯的聲音道:“那……話我也帶到了,不知道能不能……嗯……跟包大人借用一下展大人?”

“我?”展昭被猝不及防地點到名字,有點愕然。

梅娘臉頰微紅:“我好不容易出宮一趟,想為太後娘娘帶點有特色的點心,不知道去哪裏買好,你能幫幫我嗎?”

展昭倒是沒什麼問題:“可以。”

“那就多謝大人了!”梅娘飛快道,好似生怕對方反悔一樣。

白玉堂嘖嘖出聲:“表妹,陷空島名下的酒樓在京城也有分店,你怎麼不去那裏買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