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當初燕於歌回來之後, 晉國又是賠禮道歉,又是割地賠款, 元氣大傷,短時間內沒辦法再打大燕的主意。
至於齊國,那齊國君主陰溝裏翻了船, 被人刺傷昏迷不醒的時間裏, 他那一堆兄弟該叛亂的都叛亂了,好不容易在保皇黨的保護下, 商昊醒了,又被局勢氣得加重了傷勢。
而且當初商婉已經嫁給了燕秦,離商昊遠, 就算是心中有什麼想法,也都按捺住了。在商昊昏迷不醒的這些日子, 她一直在照顧商昊, 加上有身邊婢女有意無意地慫恿, 她大著膽子, 當真做出兄妹不\/倫的事情來。
正好這個時候齊國也發生了地動, 燕秦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找了大量人的散播流言, 說是齊國君主染指親妹, 惹了上天觸怒, 並非大齊的天命君主。
除了這些之外,他還編了大量的黑料,後麵的事情, 他也沒有多做什麼了,自然有當年被商昊打壓下去的兄弟出錢出力,大肆散布關於對方的流言,甚至還影射起這位齊國國君並非當年先帝的親子。
大齊這麼亂,燕秦倒也沒有想要插一腳的想法,畢竟打了一年多的仗,雖然勝了,也拿到了大量的賠款,但大燕的青壯年損失慘重,著實需要一番休養生息。
燕秦前兩世的仇人,都在他或者燕於歌的推動下,落得了不大美妙的結局,大仇得報,他心上壓著的大石放下,也終於能夠心平氣和地麵對自己的過去。
燕於歌花了大力氣從民間尋回來的那顆滄海遺珠也有了著落。
在小太子健健康康地活到了抓周禮後,她便從攝政王的宅子裏到了徐大人的府上,因為對男人很是失望,她沒有選擇嫁人生子,而是走了另立女戶的道路,有錢有權,又有人在背後給她撐腰,日子倒也過得十分快活。
另立女戶,就是隻娶不嫁,當初攝政王要娶攝政王妃的謠言也就不攻自破。雖然燕於歌已經不是攝政王了,但又成了一字並肩王,就對方這個驕傲的得不得了的性子,怎麼可能入贅給一個女人。
至於為什麼她在外待了這麼長的時間,燕於歌隨便找了個理由,鍋都讓那位徐老給背了。
隨著時間的流逝,皇帝和燕於歌之間就隻剩下捅破最後一層窗戶紙,兩個人在朝堂上平日裏親親熱熱的,對視的時候,眼波流轉間俱是濃濃情意,而且整日裏幾乎都是待在一起。
原本的時候,小皇帝和攝政王在一起的時間就不算短,早朝太和殿兩個時辰,禦書房兩個時辰,練武場上又兩個時辰,隻有晚上,攝政王是回府住的。
但現在呢,皇帝老是光明正大地宣召攝政王留宿宮中,麵上說的是好聽,什麼秉燭夜談,憂心國事,但真到了晚上,君臣兩個十有八九都睡到一張床上去。
要知道,他們這些臣子,隻有休沐日才能享受天倫之樂,每日也隻有應卯後才能和自己的妻兒聚在一起,這對君臣卻日日如此,可以說新婚夫妻都沒有這兩個人膩歪。
一開始的時候,思想比較傳統的老臣還有點接受不了,想著法子委婉的勸解皇帝,陰陽調和才是順應天意,喜好南風雖說是雅事,但為了臣子,不顧皇室子嗣就有點過分了。
麵對這類勸諫的折子,燕秦都是看一眼,笑一笑,就當個屁放了。
他對燕於歌的態度坦然又親熱,但是誰家夫妻感情好,也不可能當著外人的麵親嘴之類的,而且兩個人再怎麼放蕩不羈,也沒有做給別人看的愛好,尤其是燕於歌,越年長占有欲越強,更加不可能讓他被別人看到。
沒有公開承認,就算是史官,也隻能隱隱約約帶過幾筆,不確定的事情,不能當做事實來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