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們展示食物從原生態到餐桌的過程,最開始她連正確地拿菜刀的方式都不知道, 更不清楚一顆芹菜什麼部分是可以吃的。
還有溫鈺蘭學習服裝多樣化,從了解紡織物開始,第一次上課參觀棉花,捧了一朵回宿舍, 巴巴走了大半個小時到隔壁學校給妹妹獻寶。
溫鈺薇非常哭笑不得,又認清了另外一件事,過了一千年的未來,富人顯示自己富裕的辦法還是過窮人沒空折騰的日子。
二十一世紀,富人們吃需要數小時烹製的食物,穿以百小時為手工單位的高訂,搶工匠數年製造一塊的手表。
而這個世界,越窮生活裏使用的東西越便捷,譬如如果沒空做飯買菜可以吃成袋的營養劑,保證營養均衡熱量足夠。沒錢買衣服最廉價的航空材料服裝就很好,耐磨耐造防寒保溫。房子有新型材料速成型,交通工具有新能源免費車。
擁有這些,足夠窮人們方便健康地活著,就是非常沒意思罷了。
與之相反,越富裕的人就可以花更多的時間在生活情趣上,吃手工烹製的美食,穿量體設計版型唯一的衣服,使用訂製型號的車輛,住各種傳統樣式的房子……
與千年前地球上別無二致。
這也是為什麼溫家生活的星球上,所有人明明就是星際時代新型奴隸,卻能長久地不引起懷疑。
管理層包裝出去的形象,這是一群生活富足衣食無憂,崇尚傳統生活的人,簡直世外桃源有木有。
甲之蜜糖,乙之□□,概莫如是。
這故事搬到曾經的二十一世紀,大概會成為一出有趣的荒誕喜劇。
溫鈺薇始終沒想出拯救世界的辦法,也沒有像電影裏一樣遇到什麼巨大的危機讓她拚命。
她在這個職業學校學習幼兒教育,因為成績優異,畢業後順利升到大學部深造,進而研究生博士一路讀下去。
整個學習生涯中,她一直的努力方向是讓自己好好活下去。
更好的學曆,更多的經驗,就會有機會獲得更好的工作機會,進而擁有高收入高社會地位。
大學一年級的時候,她把輔導兩個姐姐的經曆分享出去,開辦了一個職業學習基礎班,專門給貧困落後星球來的學生進行通識培訓,學費收的很隨意,沒錢的話,可以學會以後當老師反哺教新學生償還。
初期隻是一個小小規模的補習班,隨後擴大到兩個班,一個年級、兩個年級,最後不得不申請了校舍和辦學資格,赫然成了一所新學校。
這個學校被一些慈善家、社會活動家注意到,溫鈺薇獲得了其中幾位女性的資金援助,讀研階段再從學院募集了人義務編纂教科書,到了博士畢業時,這個通識學校,已經變成在三個星球各有一個分校的機構。
畢業後,溫鈺薇婉拒了幾份高薪工作的邀請,成了新聞報道上最年輕的校長。
在這個辦學過程中,她交到了許多誌同道合的朋友,卻始終沒在這個任務裏遇到謝東臨。
第一次,在任務世界裏沒有謝東臨,她卻沒功夫孤單想念。
因為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學校裏多數是貧困生,收不上來多少學費,一直靠著慈善機構募捐租賃校舍和給老師發放工資,相當多的老師迫於生活壓力做不太久,好在一直有獻愛心的人支教。
早期時候有許多次,她要四處演講,化緣一樣募集資金維持學校運作。
到了中期獲得政府撥款有了固定校舍,每天都得煩惱老師流動速度太快,問題學生更比其他學校多得多。
每天每周每個月,可能都會有新來的孩子求助,也常有離開的孩子回來,極少數可以反哺,多數隻是問候一下,還有一部分遇到困境回來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