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理想,春暖花開28(1 / 3)

五、回憶·點滴

和君有愛,和君有家。這裏的老師,把每一個學生當作棟梁栽培,把每一個學生當作孩子教導。有時先生會講得比較重,我們知道這是為了讓我們有所觸動、聽得明白、記得清楚。而真正當我們陷入迷茫或失落中,迎接我們的將永遠是和風細雨。

還記得孫孝立老師在一屆畢業典禮上的一段講話,講老師們會準備一壺酒、一桌菜,等著孩子們回來,那時,並不在乎我們做到什麼樣子,而隻是在乎“這些年,堅持了沒有?”……學生會堅持!這又是一句承諾,而和君是一個把承諾格外當真的地方,學生知道這一個“我相信”中包含了多少信任、鼓勵和期盼。

還記得走前戴老師給我的信中寫道:“在異國他鄉,無論有什麼困惑,遇到任何溝溝坎坎,和君是你的後方,有老師可作良師益友,不見得一定會答疑解惑,但會幫你承載心情的起起落落。”是的,無論走到哪裏,和君是我們的後方!謝謝您,老師!

自己這樣特殊的情況,學院能允許我堅持到最後,已是莫大的榮幸與感激,因此不論是否能夠畢業,我都要回去,至少去看看大家的畢業典禮。已經錯過太多,不能再錯過這最後的盛大聚會了!

感恩是一份真心,一經流露便彙成溪流;

磨礪是一份性情,鉛華洗盡才呈現本色;

成長是一份執著,浮沉摸索方通達磊落。

這一年,感恩、磨礪、成長就是我在和君的濃縮,畢業之時,“和君人生”也將駛入新的行程……

逢君後,始信此生緣

偶有雅致,作詞贈君,以表心跡。

憶江南·和君

逢“君”後

始信此生緣

未名林中聞鶴舞

清風草上依鬆眠

天地共流年

光陰逆旅,在與商學院揮手作別間,也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盤點這一年的人生,回望這段形神兼備的曆程,感覺自己受到了一次徹底的身心洗禮。自然的渾厚與完美、思想的肅穆與天成,慢慢地在心中生根厚植。青春野蠻生長,理想山高路遠,在和君精神的指引下,我相信我們這幫人在一起肯定能走出一條不同尋常的路!

一、學習篇

十堂課如十首樂曲,佳作天成,清音入耳,縈繞在腦海裏,融化在職業生涯中!

第一曲,《高山流水》。高山仰止,知音難覓,時而一瀉千裏,時而細流潺潺。“公司戰略——立意、選擇與規劃”,高屋建瓴。體味產業命運,領略戰略風光,無論是電力酒店,還是鹿寨、雅昌,如先生之見:“一切意見都是偏見,任何戰略都是小問題!問世間誰為手筆?海大不容天,滴水自乾坤!”

第二曲,《清江放排》。奔騰的清江流水,暢通無阻,水闊天開。“如何解讀和利用公開信息:用事實說話”,見微知著。保持敏感的心、敏銳的眼睛,培養感知體係來觀察這個世界,我們的思維才能像清江流水那樣奔流向前。如先生之見:“數據庫沒有原來想象的那麼重要,比數據庫更重要的是谘詢師和投行家的能力:數據識別能力、數據解讀能力和讓數據變得有意義的邏輯能力。”感悟於“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第三曲,《將軍令》。“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表達猛士之肝膽、英雄之豪氣。“如何成為一個傑出的企業家”,激揚振奮。古希臘神話中的雅典娜神代表三樣東西,正義、智慧和戰爭。如先生之見:“一個出色的企業家,要走正道立正業,識時務者為俊傑,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出色的企業家一定要有血性和野性,要保持男人本色。”心中產生強烈的共鳴,心懷企業家理想,成則光芒萬丈憑君子“三立”鑄豐碑,敗則肝膽相照以情義無價慰平生!

第四曲,《禪院鍾聲》。禪院鍾聲,空靈悠遠,猶如天籟之音。聞者始於悟道,止於至善。“組織理論與設計”,意境尤深。無論是聯想的組織成長路線,還是五礦的組織變遷,把握其神,也許機器+道場的組織理念可能更適合我們中國的商業形態。組織理論與設計萬般形態,而曆史長河奔騰向前,正如先生之見:“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組織領袖,看清前途,不如看清自己;看清世態,不如看清內心!”身為這個時代及和君商學院一員,“人生在世,當有肩擔”。

第五曲,《昭君出塞》。悠遠的樂曲,綿長的樂調。天涯漫漫,使命無盡遠,芳草連天,相思有窮期。有一種愛,值得用無悔去等待。“中國新一代投資銀行家的使命與道德”,肅穆與渾厚。如先生所見:“誰也成不了真正偉大的戰略家和投資銀行家,除了那些把國家的命運當作自己的命運,並且日夜不安的人!”和君人的那種識時務者為俊傑的遠見、追求理想的激情、立誌天下的氣概、保持敬畏的正心誠意和精神肅穆、善始善終地把事情堅持做下去的態度、成人達己和樸實無華的路徑選擇,應該是我們一生都不能丟棄的品質。

第六曲,《平沙落雁》。秋高氣爽,風靜沙平,雲程萬裏,天際飛鳴,借鴻鵠之遠誌,寫逸士之心胸。“深度營銷理論與實踐”,深入淺出。深度營銷在本土市場的實踐,引發諸多對中國商業業態的係統思考。而對我們來說,從優秀的學生到合格的職業人,急需自我檢點,走過隻會“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階段,把社會當成最值得學習的恩師,讓生活之磨洗來開闊逸士之心胸,讓“平沙”之上留下“雁”的每一個腳印。

第七曲,《廣陵散》。激昂、慷慨的旋律,營造戈矛殺伐之氣、變幻靈動之美。“並購重組——理解與應用”,精彩絕倫。以公司治理的境界看美國五次並購浪潮,發人深省。無論是中國重汽重組,還是濰柴並購湘火炬,如先生所見:“並購重組是法無定法的應用。”在風雲際會的商業亂世,並購重組魂何在?“十六字訣”:產業為本、戰略為勢、創意為魂、金融為器。參悟這十六字的內涵,終生受用!幸運的是,我們尚能恭聆先生之高見,未曾留下廣陵散絕的遺憾!

第八曲,《三潭印月》。竹葉穿林風不動,月映潭底水無痕,悠悠古韻折射出“靜穆才能成其不朽”的文化內涵。“企業文化與基業長青”,立意高遠。朱光潛說:“多少轟轟烈烈的英雄和美人都過去了,多少轟轟烈烈的成功和失敗也都過去了,隻有文化精神真正是不朽的。”如先生所見:“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真正的偉大事業是信念、意誌、作風、才智、身體和歲月等交互熔煉的作品。隻有具備初戀般的熱情和宗教般的意誌,人才能成就這樣的偉大事業。” 心懷靜穆的心境,確立“人生就為一件大事而來”的終極價值理想,有目標、沉住氣、踏實幹,拒絕喧嚷、拒絕浮躁、拒絕擺秀、拒絕浮名、拒絕速成、拒絕養尊處優、拒絕安逸舒適,我們才能“君子三立”,才能成就一番事業!

第九曲,《蕉窗夜雨》。古樸、典雅、流暢、優美,酷似一幅優美的中國山水畫卷,營造出寧靜、清新的氛圍,充滿了客家文化天人合一的哲理。“人力資源管理導論”,娓娓道來。麗江旅遊的案例充分展現了人力資源管理的高手身影,無限創意的管理藝術和手法。用心聆聽,娓娓道來,靜水流深!

第十曲,《春江花月夜》。樂曲時而乘風破浪,時而小橋流水,最後歸於平靜,唯見江心秋月白。也許經曆世間百態後才能體味“山自高兮水自深,百花落盡春無盡”的意境吧。“股票投資分析與實戰”,蓄深養厚。先生個股的實戰演習,讓我們充分領略到真正的高手境界,剝取陳雜,直接探求事物本質,這是一種蓄深養厚的功力。十年麵壁,一葦渡江,正如先生所見:“領悟投資真諦的最佳路徑甚至唯一路徑就是:讓刺刀見紅的征戰殺伐和日複一日的煎熬磨煉貫穿你的整個職業生涯,與K線走勢難解難分、纏綿悱惻、同生共死,體驗永不停息的跌宕起伏,經曆反反複複的生死輪回。”

商學院教學內容聚焦於企業管理和投資投行領域,由“管理+產業+資本+國勢”四個知識板塊構成。我想,自己最大的收獲在於“理想與信念之上的知識的整合與提升”。這裏不能說是單純的“長知識”,而是“長見識”,在先生的思維邏輯、框架、視角的指引下,我們可以看到知識體係及運用的另一番圖景,這在大學校園裏是不可能學到的。我想無論我們以後從事何種工作,都是收益終生的。當然了,想達到先生“守正出奇,法無定法”“形神兼備”的高手境界,還需要我們在以後的職業生涯中慢慢錘煉。

十首樂曲伴隨著我們在商學院學習的曆程,良辰聆高見,清音入耳總關情。商學院教授的是“屠龍術”,而我們何時能夠練就“降龍十八掌”,全在於自己的修煉和造化了!

二、成長篇

我想一個人心中是有四季的,一路走來,經曆的每一個春夏秋冬都像年輪一樣留在那裏。當我們追溯流逝的時光,像翻看著累積起來的一片片黃葉,一粒粒的感動粘附在最底層,瞬間化作可愛的蝶蛹,四處尋找把它變成蝴蝶的人。在商學院一年的時光,四季情景,四季心情!

1.春

三月之春,天地冥然有感,有薰風拂拂而來,輕撫萬物,巧入襟懷。江天騁望,山河戴顏。怨水開而迷途啟;杳山出而曲徑通。古木逢春,欣欣向榮;飛燕際會,離離生色。氣泥而佳,情愜神爽。

吾少年時代頑劣不堪,不學無術,讓父母家人傷心透頂,更因一些事高中輟學,後來重新走上求學之路。這些年我的心情沉重而悲觀,多少年都沒有真正感受到春天的存在,而自己的青春便如這春光一樣倏忽而逝。先生之見“人生不可以不春遊”,我試著去改變自己,恍然間發現自己錯過了多少美好的時光!看著柳枝抽芽、春草萌發,心中萌生從未有過的感動,人生也應當擺脫過往的牽絆站在嶄新的舞台上吧。也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片桃花源,隻是這片桃花源被世俗的高山所遮蔽,不易察覺罷了。我想,先生、商學院是讓我們去發現我們每個人心中的美麗的天使,懷著春天般的心靈去看待世間萬物。

仰望星空,遙想茫茫蒼穹,感受我們立於天地之下的幸福。勿因得之而欣喜,勿因失之而斷腸,懷著春天般的心靈,也便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2.夏

時屬六月,柔風旖旎,湖水略波,猶有蓮蓬。岸頭疊樹,鬱乎蔥蔥。有淵魚欲上者,避麗日而潛遊;有更行事濟者,披戴笠而睡以忘憂。蛙鳴蟬噪,暑天窮啾。俄爾雲添墨,雨落消暑愁。有拙工蘇卿者,五弦琴於七巧堂,弦中之旨,不知誰人可聽好!

夏季是個激情燃燒的時節,而最怕冷漠的人。我以前是一個很孤僻、自閉的人,感覺自己身邊的一幫朋友已經夠了,三五知己亦已足,心靈設防不想再去擁抱身邊的其他人。在商學院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此生自修無盡朋!在商學院,“聚兄弟”成為我們每個人的信仰。商學院的兄弟姐妹如書,書可教人明事理,斷是非,分黑白,當你糊塗的時候給你指指前方的路,為你掌一盞燈,送你一程,等你猛然感覺醍醐灌頂的時候,已經飄然離去;商學院的兄弟姐妹如詩,知道卻又不太明白你的那些縹渺的道理、不切實際的追求,雖然明知山高水遠、道路漫長,卻從未勸你放棄,不論你的成敗,對抗命運的時候共同讓熱血洶湧地澎湃,放肆地咆哮;商學院的兄弟姐妹如劍,劍者,雖萬千人,吾往矣,就像《陽光燦爛的日子》裏所描寫的在烈日下光著膀子肆無忌憚的青春少年一樣,一起衝動於那些沒頭沒腦的,往往也是一輩子再也幹不了也忘不掉的“傻事”。是先生、商學院兄弟姐妹讓我明白,人的一生還是應當去盡情擁抱,否則活得沒勁!

夏季讓人熱血洶湧,而大多數人隻是跟隨時令的躁動,夏去秋冬來,心靈再一次潛伏。對我自己來說,以前一直心懷理想,但始終沒有一個信仰和一種使命感,金錢、利益支撐起來的成為成功人士的衝動最終不能托起整個人生,所以經常會感覺索然無味。先生所見:“人生隻為一件大事而來。”商學院倡導:“理想和信仰是魂魄,人生在世,一日理想不立,一日丟魂失魄。”所以我現在經常會感覺人生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狀態,商學院營造一種道場和氛圍,身邊的人也實實在在地感染了我。正如“分水嶺”,以前自己在山嶺的另一麵,苦悶和彷徨,找不到出路,而現在走到了山嶺的這邊,才發現一派壯美的圖景。在這個意義上,我實實在在地提升了自己的人生境界,真的非常慶幸和欣慰。

3.秋

天時九月,登彼荒原。晨風似露,涼意沾染。草木漸黃,綿遠承天。平沙有路,迤邐曠遠。江澄舟篤,釣徒悠閑。遠山帛帶,靜如綺鏈。天高日朗,雲疏風淡。望歸鴻而心有懷思,見落葉而情意繾綣。

秋天是收獲、感恩和思考的時節,要做一個有心人。在大多數組織裏都是這樣:有人收獲豐盈,有人所得了了;有人熱情地付出貢獻,有人冷漠地旁觀靜取。可能自己以前還有些冷漠,但身在商學院,我深切地感受到了這個大家庭的溫暖和身邊人的真心付出,並懷著感恩的心去擁抱身邊的兄弟姐妹。我想,商學院的家園是純實、團結而又富有張力的原鄉部落,根植於土、歸依於樸,追求自然的渾厚與完美,追求思想的肅穆與天成。商學院就像一首寓言、一個童話,讓我去相信!即使做客異鄉的我們也能時時刻刻感受到人情原鄉的溫暖。

商學院讓我們每個人都去思考,作為“80後”的我們對其他人有什麼意義!是冷漠旁觀,還是關注別人?這些並不深刻的道理讓我深刻反省過去、現在和將來的自我。許三多的影子時時浮現在腦海裏。正如袁朗說的“成才你要走的路比三多要長得多!”我想關注他人我們才能更快地走進人生的豐收季節。正如先生所說,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美麗的天使和英雄主義的雄獅,是先生、商學院讓我們找到了化蛹成蝶的契機,始於偶然,止於永久!

秋日之思索,懷著感恩的心總結過往的收獲,然後邁步向前。商學院一直在傳達“積跬步以至千裏”的道理,並懷著恭敬的心去感恩自己的收獲。點點滴滴的真心付出,日積月累的顆顆碩果,觸動心緒,都是令人再感動不過的事。總之,感謝先生,感謝和君,感謝老師,感謝兄弟姐妹們!

4.冬

蒼山覆雪,嶺上梅花。玉樹瓊枝,帛筍銀芽。天寒爐暖,圍以談茶。四公既會,話入佛家。掌上遺有千秋史,胸中存留萬古言。不為惡行,心常懷善,潔潔如雪,大愛無邊。得身得誌以有強為;失心失意還好參禪。豈能落魄於世低眉折腰而已矣哉!

冬天是靜思的時節,探求我們人生在世的含義。每每有感於冬日之夜,商學院三五兄弟圍爐夜談,推心置腹,論道談商,非常讓人留戀。“我是誰?我從哪裏來?我到哪裏去?”是我們每個人永遠繞不開的哲學話題。其實按照我們現在有限的閱曆,還遠遠不能回答這個問題,但我們收獲的是一種反躬自省的態度,一種“學究天人”的情懷。商學院倡導“吾日三省吾身”,就是讓我們靜靜地思考我們的內心,這樣的生活才有質感。否則正如先生所說“極容易滑落成蠅營狗苟、小肚雞腸、患得患失、斤斤計較的鼠輩,也可能滑落成欲望燃燒、焦慮躁動的狂人。如果那樣,人生永遠都走不出大格局、大模樣、大氣魄”。

“青山無墨千年畫,流水不弦萬古琴”,“山自高兮水自深,百花落盡春無盡”,人生意境,讓我們隨著生活慢慢思考和感悟!

吾觀四時之景,常懷四時之情。生長凋零,每及以自身。觀外物而心有所動,察內隱而俱以情發。花開則喜而不狂,花謝則悲而不怨。唯時登山情滿,臨水心逸。居貧養心,達濟天下。

人生意境,情懷如斯——冬雪夏雨和君人!

三、惜別篇

李太白《春夜洛城聞笛》寫道:“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以此來表達惜別懷遠之意。古人尚可折柳送別,而我在這畢業之際,縱有萬般感傷,又以何相托呢?一句感謝的話語,一個感動的故事,一聲莊嚴的承諾,一種豁然的心境,一件大事的守望。

一句感謝的話語:感謝先生,感謝商學院,感謝眾位老師,感謝同甘共苦的兄弟姐妹們!

一個感動的故事:在商學院的學習和成長的過程中,感人的故事太多!先生的高雅情懷,眾位老師的真情付出,兄弟姐妹們的美麗心靈,都深刻地印在我們的腦海裏,這些都是一輩子不能忘懷的事。下麵敘說一個故事來表達心跡。

2009年3月29日夜,聽完先生的最後一課,外經貿西門外的錢櫃KTV,鋼七班的兄弟姐妹都喝了很多酒。大家“裸奔”,講出內心從來都不會說出的秘密,很多人哭得淋漓盡致,我知道,我們以後注定會成為一生的朋友,是商學院讓我們生死不棄!

一聲莊嚴的承諾:“我能堅持到最後。”這是入學之時我們每一個人的承諾。這是一種“不拋棄,不放棄”的莊嚴承諾!

捫心自問,感覺自己也恪守了自己的承諾。心懷感恩、正心誠意,嚴格遵守考勤製度,認真完成作業,積極組織、參加院方及班級活動,熱情擁抱身邊的兄弟姐妹……雖然遠遠不能與歐陽東、張振、丁康、坤學、力維、林楊、曉勤、禹露等優秀的同誌相比,但也自感無愧於心了!一聲莊嚴的承諾,我自己確實認真對待了。欣賞一句和君式的話語:或許我們在學業和成長的道路上依然是荊棘叢生,或許我們在崇高的使命麵前最終力不從心,但一直堅守、未做逃兵、不曾放棄,就是我們值得自豪的信念!

一種豁然的心境:這一年的時間,我感受非常深刻的一點就是,商學院給出了一個“範疇”,讓我們完成一個深刻的自定義的過程。在知識、境界、學識、涵養、做人、生活等方麵,商學院給出了一個範疇,而我們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必須去比照自身,去觀察與思考,給自己一個定義。其實自定義在我們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是必要的,大到我們為什麼立於天地之間,小到我們每天生活的細節,沒有對錯,隻是我們時刻要頭腦清醒,不至於活得糊塗。

一件大事的守望:我自己早就立誌做一名企業家,在商學院確實學到了不少東西,也堅定了我自己的理想。一年來,跟商學院師長及兄弟姐妹們也一直在探討一個話題:“既然企業家是天生的,那到底企業家身上應具備哪幾點最基本的素質?”其實這個問題沒有答案,按照大家達成的共識和我自己的理解,要成為一名優秀的企業家,可能需要這三點基本的素質吧:一是頑強的毅力,忍辱負重,像我們商學院的王冉同誌那樣。二是立足產業,擁有產業智慧。三是精神領導。利益集團,行而不遠;理想集團,基業長青。

擁有企業家的理想,鑒於目前的經濟形勢,我的發展打算是,畢業後進入一家民營企業踏踏實實學習3~5年,讓自己在商業的大潮中真正成長起來,之後聯合一幫誌同道合的兄弟成立一家私募基金,走上自己的創業之路。40歲以後成為一名企業家,低調的那種,圓自己一個夢。55歲,歸隱世外桃源,寫一本駕鶴後才出版發行的書。

我的畢業報告至此完畢,如果一句話作結的話,我願意這樣來表達:“‘君’知為我興,我興則當惜。惜人惜己,沒齒難忘。今日當以惜別,但求來日同往,攜手共攀昆侖,相約走向輝煌。光陰易老,當以勵誌。遼闊心胸,悲燕趙之壯歌,幸漁舟之唱晚;無意誕生,有心成人,唯願合聚;情若水,歲如昨,飄零天涯,和君相牽!”

睡蓮靜待花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