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不咋出彩,但是整體來說也算不錯。至於那個王凡,平時工作表現也還中規中矩。
蘇瑜雖然覺得不是很滿意,但是也算尊重蘇琳的選擇。
不過她嚴肅警告蘇琳,沒結婚之前,不要有特別的接觸,否則就要打斷她的小腿。
嚇得蘇琳連連點頭,表示牽手都會注意。
忙完了家裏私事兒,蘇瑜又接著開始忙公事。
之前江胡說讓要弄一些老同誌來她們省裏。
江胡動作還挺快,一個多月的時間,就將人給轉移了。
而且人家還辦的特別的細致。有些人是直接轉到了蘇瑜這邊來,有些人是轉到其他省裏,然後轉了個彎兒再過來。
這些人來的時候,都有些營養不良,而且精神也不大好。蘇瑜就讓人送他們去了農場那邊,自己倒是沒出麵。
她現在說再多,表現再好也沒用。關鍵是讓人家自己感受到這裏‘賓至如歸’的生活。
因為這些人的到來,農場裏倒是好好的熱鬧了一場。
之前就在農場裏麵的老同誌還搞了個歡迎儀式。
蘇瑜聽到這消息的時候,差點噴茶水。
農場可不是好去處,不知道被歡迎的人心裏有啥想法。不過現在看來,農場的這些同誌們還真是有些返老還童的感覺了,想一出是一出。
農場裏,一群老同誌們正在紮堆的開歡迎會。
雖然有些不熟悉,但是好歹是一起共事過的,多少也算是聽過對方的名字。
互相介紹,吃頓飯就熟悉了。然後先來這邊的老人就開始帶新人去參觀農場。
他們甚至還劃分了底盤,哪塊特別整齊的試驗田是搞農業的老教授的。那塊中看不中用的是半道出家的其他科目教授的。還有弄的亂七八糟的,但是莊稼長的特別好的,就是他們這群當過泥腿子的老幹部的了。
這些剛到農場的老同誌們都有些蒙了。
這還能分地盤,這不是要集體勞動嗎?
老人劉老頭就拍了拍新人們的肩膀,“來了好啊,我一直盼著你們來。真的太好。以後我就有時間打理我自己的田地了。你們呢就負責幫助那些搞文化的人打下手種地。”
一群新人:“……”
又有老人道,“你們不知道,這些文化人特別講究,浪費時間。還特別欺負人,看咱沒文化,就把咱當勞力壓榨,難怪會來這地方。”
其他人也跟風,“沒錯,所以我們要團結,要好好種地。你們不要擔心,等以後來了新人,就有人給你們接班了。”
“……”
誰也沒想到,這農場還是個欺負生人的地方。
但是在這裏住了幾天之後,大家都覺得好。真是好啊,沒人看著你幹啥,上午學習一下,下午幹活。晚上還能搞個換聚會啥的。
關鍵是吃的不愁,據說都是自己種的,還有一種小紅薯,特別甜,當飯後水果吃。
住的地方也好,雙人宿舍。裏麵幹幹淨淨,窗明幾淨的。生活用品也齊全。沒事的時候三三兩兩的一起嘮嗑。
這些生活讓大家都覺得這裏不是農場,而是一個環境清幽的養老院。他們不是在勞動,而是在退休養老,順便用勞動來鍛煉身體。畢竟大家都是準備退休之後在院子裏開墾荒地種菜的。
現在挺好,連開荒都不用了,現成的土地去種著。而且這麼多人一起種地,挺熱鬧的。
唯一不高興的就是這些搞文化的人閑得慌。不好好種地,竟然還要搞學習班,提高他們的文化水平。說是要科學種田,提高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