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節(3 / 3)

好在顧盼是有兒子的,她的兒子還姓顧,很多腦筋轉不過彎的老臣看到這點甚感欣慰。不管怎麼說,皇帝正值盛年,小皇孫也有了,皇太女就皇太女吧, 朝綱早晚一日總會恢複正常的。.思.兔.網.文.檔.共.享.與.在.線.閱.讀.

這樣的想法對顧盼來說或許是不公平的,可當時的人們就是這樣想的,顧盼自身的能力本事在很多人看來都不重要, 她有兒子就夠了,小皇孫才是多數人眼中盛寧王朝的未來。

但是皇帝夫婦不會這樣想, 他們對自己的長女充滿信任和期待,元琪之所以不立皇太孫, 原因也在這裏,他不能削弱顧盼作為儲君的權威,更不能讓顧盼徹底背上因子得位的名聲。

元琪私下曾對陸珊說過:“盼盼要走的路已經比常人難上許多了,我再立了太孫,她就更難了。”

剛滿周歲的孩子能看出什麼品行才能, 可有了太孫的頭銜,這孩子年紀稍長就會成為顧盼的威脅,元琪當然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他的女兒日後會成為真正的帝王,而不隻是一個過渡。

元琪的擔心絕非多餘,因為朝中有很多人,他們就是這樣想的。現在皇帝還在,盛寧王朝的天自然有人撐著,等皇帝龍馭賓天,小皇孫大約也長大成人了,正好順利接了皇帝的班。

很少有人想過顧盼需要做什麼,在他們看來,她生了兒子就算完成了任務。

可惜顧盼從來不是這樣想的,她對當個傀儡皇帝毫無興趣,她想要的,從來都是至高無上的權力。

元琪對女兒沒得說,曆代皇帝怎麼對太子的,他就怎麼對顧盼,東宮該有的配置她都有,甚至十五歲就能留守遙京,獨自管控南方的多個州郡,直到若幹年後遙京不再是帝國的陪都。

當皇太女尚且如此愜意,日後當了皇帝讓她聽兒子的話,顧盼怎麼可能做得到。

小皇孫名喚顧欣,生來就是萬千寵愛在一身,他人長得好,腦子也好,宮學的一幹師傅對他喜歡地不得了。

因顧盼和拓跋凜常年都在遙京,顧欣與父母的見麵機會不算太多,與他們也沒弟弟妹妹那般親熱。

陸珊曾經擔憂過,常年隔代撫養是不是不好,比起下麵幾個小的,顧欣與顧盼的關係尤其生疏。

元琪苦笑著搖搖頭,說距離不是主要原因,顧欣比現在更小的時候,哪怕一年隻見到顧盼和拓跋凜一兩回,還不都是高興得很,倒是這幾年讀書多了,反而變得疏離了。

陸珊聞言隻能歎氣,她和元琪已經很努力了,架不住滿朝文武太會洗腦,要讓顧欣一點不受影響,幾乎是不可能的。

顧盼正式回京那年,顧欣已經快要十歲了,是個很有想法的男孩子,母子相見火丨藥味十足。

那時元琪的身體已經不太好了,顧盼忙著監國處理政務,也沒時間好好和兒子交流感情。

景和三十六年,盛寧王朝第七任皇帝顧源駕崩,享年五十五歲。

皇太女顧盼登基,以次年為昭化元年。新皇給大行皇帝上諡號“烈”,廟號成祖。

有在遙京獨當一麵的經驗,有太女監國看得見的政績,還有來自陸珊的全力支持,盛寧王朝這回的權力交接十分平穩,沒有任何意外發生。

至於顧欣,他今年十二歲,也就剛剛開始學著聽政,滿朝文武再是對他寄予厚望,也清楚時機還不成熟。

之後十幾年的時間裏,陸珊看著顧盼顧欣母子掐來掐去,她沒有插手,真的就是純然旁觀者的身份。

好在顧盼和顧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