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餘便知這處看起來並無異樣的地方為何雜草不生了,此地並無一絲靈氣。
而且,體內靈氣隱隱有朝腳下傾注而去的趨勢,顯然腳下石山正在試圖吸食他倆體內真元。祝餘以規則將兩人與腳下石山隔離開來,如此體內靈氣總算不蠢蠢欲動。
“這兒應是江關城內有名的凡啟之山。”白風不帶停歇,一口氣直接朝山腳下奔跑而去。他一邊跑一邊跟祝餘科普,“傳說凡啟之山本來叫忘機山,忘機山上常年芳草萋萋,溪水潺潺,魚鮮鳥美,花香鶯啼。有凡人世代居住於此,雞豚犬鵝,自給自足,怡然自樂。後有修士無意中發現這忘機山,心起強占心~
或許是鳥族特別在意羽毛吧,白風對他頭發特別喜愛,有時候祝餘真想說,別摸了,再摸也是葉子,不會變成羽毛的。可是祝餘隻乖乖地任白風摸來摸去,誰讓他寵他呢。
“你這是,靈氣不足?”白風樂完了,也有了閑心問祝餘問題。他沒感覺到祝餘有任何不對勁之處,因此才猜祝餘是不是缺少靈氣,導致營養不.良?
祝餘滿麵滄桑道:“小爹爹,我是祝愛風,不是祝餘。”
“好好好,你是祝愛風。”白風憋住笑,又揉揉祝餘的頭。
見白風好奇的瞅著他,不得到個答案不罷休模樣,祝餘猶豫了下,道:“我估摸著,我的小世界快要成型。”
“嗯?”聽到正事,白風正色,專注得盯著祝餘。
祝餘本來隻想簡單說下自己的情況,但見白風如此,心思一動,開始講起道來。
“世界成型,在於有無生命。無生命,為洞天,有生命為世界;無智慧為宇宙,有智慧為文明,從洞天進化成小世界,需三千大道盡悟,一通百通。”祝餘以傳音給白風,“道者,自然也。自者,我也;然者,如此也;自然,吾思吾念吾定即道也。日月星辰,其行有綱;草木禽.獸,生死有常;微菌巨石,大小有差,天地雲壤,上下有別。變而不變,形而未形,皆曰之道。道者,生死也,有無也,上下也,方位也,宇宙也,砂礫也。道成而世界生,世界生而生靈至,生靈啟慧而文明始,文明始而世界成……”
白風聽得如癡如醉。
祝餘在創界之路上比白風多走一步,他之感悟於白風來說,顯然十分珍貴。祝餘之路白風不會複製跟隨,但祝餘成功的方向卻有借鑒之處。更別說,祝餘將世界是什麼與白風說了清楚,白風自然明白該從哪個方向努力。
這就跟拚房子模型一樣,祝餘已經拚好一所漂亮的房子,而白風還隻手握著各個零件掙紮試圖拚湊。他不知這所房子是什麼樣,隻能東拚一塊西拚一塊,還很有可能因為兩樣零件相似而拚錯,導致最終房子不能形成,或者房子拚錯不能成行。
而祝餘,則是跟白風講解房子是怎樣的,什麼樣的房子才是對的,如此白風可根據實物而慢慢拚,節省了自己走許多彎路的時間。諸多仙人一生未能從洞天邁步世界,便是不知洞天與世界的根本區別,從而踏不出那一步。
此時,祝餘卻是毫不藏私地將自己感悟傳輸給白風。
若是讓那些仙人知道,祝餘未曾成仙而感悟世界,若是知道祝餘毫不在意的將他們求而不得之事如此簡單傳與他人——雖然這個他人是其道侶,怕是有多少人會心境不穩,甚至放低身子使盡手段隻為那幾句點撥之語。
撥雲見日,豁然開朗,洞天與世界,那一步無限接近又無限遙遠,端看那靈光一閃,悟出本源。
祝餘這一講道,便講了三月。
不僅白風大有所悟,祝餘自個兒梳理一遍,也有了新的感悟。
這真真是修真無歲月,世上不知年。
本來兩人打算第二日就去傳送陣前往駕鶴城,誰知就這麼耽擱,就耽擱了三月。
三月,說長不長,說短不短。風平浪靜時,三月不過一日,風起雲湧時,三月便能發生許多事。
祝餘與白風再出現時,江關城內人心浮動,紛紛議論海外大陸之事,越來越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