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三重門,初入門(1 / 2)

經過四天的行程,昊啟明一行人終於來到了馮山魔法學院,馮山魔法學院原名“封陽魔法學院”,後來為了紀念馮山魔界師,特別改名為“馮山魔法學院”。馮山魔法學院坐落於封魔山脈的封陽山山腳下,距離封陽城有兩萬多米。馮山魔法學院的主體部分都在山腳下,不過還是有小部分是依山而建的。

昊啟明一行人已經到了馮山魔法學院大門前,馮山魔法學院的大門是由三重大門組成的,這三重門的間距是十米左右。第一重門其實沒有門,隻有一個門框,不過門框上鑲嵌著許多魔晶石,一看就知道這些魔晶石都是非常珍貴的,門框上的魔晶石分為兩種,一種比較大,一種比較小,一小一大並排交替分布著這道門上,這道門的主要作用是測試魔法反應的,在這道門方圓十裏的範圍內,不管有多大的魔法反應,這道門都會有相應的反應,在方圓百裏的範圍內,有重大的魔法反應,這道門也會有相應的反應。隨著魔法反應由弱到強,先是由下到上點亮小的魔晶石,再是由上到下點亮大的魔晶石。其實在平時,這道門的作用不過是作為新生的“試金石”,一些新生想知道自己的實力,就會到這道門來檢測自己的實力,也有一些新生想炫耀自己的實力,就會來這道門秀一下自己的實力。而那些高年級的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套檢測自己實力的方法,所以對這道門就不感興趣了。

馮山魔法學院的第二重門才是一個真正的大門,是由鋼鐵所鑄,有二十厘米厚,十分沉重,一般人不能動他絲毫。在平時,這道門都是打開的,隻有發生了緊急情況,這道門才會關上。這道門連接著魔法學院有形的圍牆,而這道有形的圍牆包圍著整個魔法學院,在這道有形圍牆上還有許多個大大小小的門。其實大部分的圍牆都在樹林當中,也很少有人去那裏,不過隻要是圍牆包圍的地方,都是屬於魔法學院的,任何人在沒有得到魔法學院同意的情況下,私自翻越圍牆,都將被視為魔法學院的敵人,曾經有些學生和一些陌生人都有心或無心翻越圍牆,不過不管他們是在什麼地方翻越圍牆,都會被魔法學院的人發現,很少人知道其中的原因,後來,翻越圍牆的事情越來越少,人們似乎也越來越守規矩了。

馮山魔法學院的第三重門,沒有第一重門的華麗,也沒有第二重門的莊嚴,他十分的樸實,是一般的木製大門,也沒有連接的圍牆,隻有一副“對聯”樣的字寫在門的兩邊,“上聯”是“艱苦樸素,求實創新”,“下聯”是“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其實這些是馮山魔法學院的院訓。這第三重門看似簡單,其實意義非常大,因為這道門是魔法學院最後的防禦“魔法結界”。魔法結界在平時是不開啟的,隻有在出現重大危機的情況下才會開啟。魔法結界有兩種分類方法:根據施放者的不同分為兩種,一種是魔法師獨自施放的魔法結界,這種魔法結界一般比較小,可是十分靈活,魔法結界的威力隨著魔法師的能力會有所變化。另一種是通過激活魔法陣施放的魔法結界,這種魔法結界一般比較大,位置相對比較固定,魔法結界的威力也很穩定。很明顯魔法學院的這種魔法結界是屬於後一種的。而根據作用的不同又可以分為三種,第一種是防禦型魔法結界,又名球形結界,球形結界會平均分擔所受傷害,而且會把部分魔法傷害轉化為自己所用,但球內和球外魔法卻不會受到影響,這種魔法結界主要是隔離球內與球外的來往。第二種是攻擊型魔法結界,又名圓形結界,在圓形結界範圍內,魔法元素被抑製,除釋法者外,其他人不容易釋放魔法,而且其魔法力也將慢慢耗盡。第三種是混合型魔法結界,這種魔法結界是通過第一種魔法結界和第二種魔法結界有序的組合而成的,根據不同的組合,其效果和形狀也有所不同。魔法學院的這種魔法結界是屬於第三種的。

三重門就說到這裏,還是來看看我們的新生吧。這個時候,昊啟明一行人已經到了第一重門了,這裏擠滿了來自各各地方的新生,不過這裏好像有個“擂主”模樣的人,在指揮著大家進行魔法測試。周蕾和昊啟明對這東西並不感興趣,準備直接進去報到,可是鄭孤雲和曹順卻對這比較感興趣,於是拉著周蕾和昊啟明圍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