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啟發。自古有司為民請命,卻無為官請命之說。都禦史府的出現,算是大周朝廷革新的其中一步,以此減少“好官含冤莫白”的尷尬處境。

都禦史府的最高主官稱“左都禦史”,位同少卿,輔官有“素衣禦史”兩人、都禦史衛總領一人,兩文一武,皆為六等官銜。

被任命為首任左都禦史的是原兵部侍郎紀君正。他是複國之戰裡功勳赫赫的少年名將,立朝五年來在任上也卓有建樹,資歷、聲望都能服眾;而都禦史衛總領由原皇城司驍騎尉李同熙,兩名素衣禦史則是原禦史台都察院秉筆禦史沐青霓、光祿府試俸官徐靜書。

李同熙從七等武官到六等武官、沐青霓從八等秉筆禦史到六等秉筆禦史,這都還算合理升遷。獨徐靜書從試俸官一步垮了四個職級直奔六等,莫說旁人,她自己都有些驚訝。

不過這次冬神祭典令人驚訝的事太多,她這點事並不太起眼。

在發布完所有調整、任命及封賞後,大理寺少卿秦驚蟄奉聖諭當場公佈了武德元年甘陵郡王府案的最後疑點——

皇後薑涵與甘陵郡王趙旻同謀取用藥童活血,罪證已確鑿。

“在查證此事過程中,皇後陛下中宮女官還供述:復國之戰前夜,皇後陛下設局,派人謊報''''利州循化城破於紅發鬼大軍,率府兵鎮守金鳳山的小將軍沐青霜戰敗殉國、屍身被懸於循化城門,邊境失守'''',才致使時任利州都督沐武岱將軍做出''''放棄瀅江防區,緊急拔營趕往利州''''的錯誤命令。 ”

沐武岱這個案子在武德元年是引發過舉國義憤的,他為此受的懲處還極重。

這位為複國之戰做出過巨大貢獻、立朝後又平和交出地方軍政大權擁護朝廷一統的老將軍,因當初那個“拔營改道”的錯誤命令背上了“怯戰畏敵”的恥辱汙名。

秦驚蟄的這番話讓所有人都呆若木雞,唯恭遠侯沐武岱本人雲淡風輕,一笑置之。

然,皇後薑涵還不止做了這些。

對柱國神武大將軍鍾離瑛下毒;暗中協助甘陵郡王趙旻炮製“京南屠村慘案”,引柱國鷹揚大將軍賀徵前往雁鳴山黑火陣……

待到所有事一一被揭破,眾人才明白這位皇後陛下為何從武德元年秋至今都未再公開露麵。

“玉體違和”是假,被圈禁於內城後宮才是真。

在大家還沒來得及道出心中憤怒時,武德帝從主座上站起,平靜而莊嚴地親口宣布了對皇後的處置。

褫奪一切榮封,名除玉牒,押往北境苦役終生。若於服役中亡故,靈柩送歸允州薑氏祖墳,不入皇陵。

同時,秉“夫婦共擔”之法,武德帝本人將於本月底於京中天壇罪己並下詔退位。儲君趙絮繼任。

如此驚世駭俗卻又乾脆狠厲的處置,想藉此生事的人全都說不出話來。

*****

武德五年十二月廿五,武德帝趙誠銘於天壇罪己,宣布退位,武德朝正式落幕。

廿九日,儲君趙絮登基,詔令次年起改元“昭寧”,帝號與年號共用,稱昭寧帝;封駙馬蘇放為“昭襄帝君”,仍行“夫婦共治”之法,帝君亦同尊為“陛下”。

晉信王趙澈為一等封爵,食邑三萬,率原儲君府三院入朝,領輔政之權。

*****

昭寧元年正月十六,朝廷開朝複印的首次大朝會在武英殿舉行。

昭寧帝趙絮當庭定下幾項革新措施,並與相關各部最終議定了實施細節後,略有些疲憊地笑著揉揉眉心。

“左都禦史,你都禦史府開府半月尚無動靜,是這半月百官皆無過錯,抑或是你們畏於監管對象的身份地位而有錯不敢糾?”

趙絮的神色語氣都不嚴厲,帶著點和軟笑意,但關切與敲打之意很明顯了。

畢竟這都禦史府畢竟是新建,監管對像在身份等級上又比以往都察院更高,她是怕他們畏首畏尾、有法不依。

左都禦史紀君正應聲出列,執禮道:“回陛下,前半月恰逢新年,各府封印,著實無事發生,無錯可糾。今日恐怕就恰好有了。”

趙絮興味地挑了挑眉梢,一時無話。倒是她身旁的帝君蘇放,立刻兩眼放光。

“哦?誰?犯什麼錯了?”即便成了帝君,蘇放還是那個看熱鬧不嫌事大的蘇放。

做為紀君正的輔官之一,徐靜書在他回頭看過來時就領會到自己的使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