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晟安依依拜別了義父義母,李宵玉又一路護送著他回了悉國。一時間,太子殿下大難不死,遠嫁的長樂公主歸國的消息傳遍悉國。百姓們為之欣喜不已,萎靡多時的朝廷也振奮了起來。
失散多年的親人重新團聚,其中的歡喜激動不必細說。重新回到親人身邊,李晟安的記憶也在一點點的恢複。李宵玉親眼目睹大哥慢慢好轉,心裏自是歡喜不已。她叫人給元毓送了信,說她好不容易回趟母國,要與家人好好團聚一回,又許他三個月之後一定啟程返回越國……
裝扮一新的李宵主一路飛奔著趕到了皇太後的寢宮,剛到門外,就聽見裏麵傳來陣陣歡聲笑語。她快步進了門,才發現李晟安夫婦帶著侄兒李瑨正圍在皇太後身邊有說有笑。
“還以為起個大早能趕上給母後第一個祝壽,沒想大哥大嫂和瑨兒都趕在我前頭了……”李宵玉站在門口笑嘻嘻地道。
眾人聽得她的聲音,全都回過頭來看著她笑。皇太後更是笑容滿麵,招著手就叫她快些過去。
一旁的侍女忙搬來了墊子,李宵玉跪了上去,恭恭敬敬叩了頭,口中道:“兒臣恭祝母後,願母後壽比南山不老鬆,福如東海綿綿長……”
“好好……快起來,這壽比南山不敢想,不過,哀家這福氣嘛,還真是綿綿長……”皇太後喜得眉開眼笑,一邊說著一邊招手示意李宵玉到跟前來。
李宵玉坐到了皇太後的膝旁,一旁李瑨見了李宵玉,也笑著從自己的座上跑了過來,與李宵玉親昵地擠坐在了一處。李晟安回來之後,皇太後頒了一道懿旨,由李晟安登其為帝,恢複了李瑨的太子身份。這個才七八歲的孩童終於重新綻開了笑顏,恢複了孩童應有的天真性子來。
一家子其樂融融正說笑著,門外匆忙走進來一個內侍來,身後跟著的,是一身戎裝的禁軍統領周如海。
“皇太後,皇上,末將有急事要報……”周如海有些著急地道。
“何事驚慌?”李晟安沉著聲音問。
“回皇上,承天門前突然冒出來一群人來,帶著大匹的車馬行李,說是要進宮給皇太後祝壽。末將叫人盤問,那些人卻是不願說出自己的身份來,隻說他們是誠心前來賀壽的。末將見著他們雖是沒有敵意,可也萬萬不敢放他們進宮,所以趕來稟報……”
周如海將來龍去脈說了一遍,眾人聽得都覺得很是驚奇。李宵玉哪能放過這等稀奇事兒,站起身就說要去宮門前看看去。
“皇兒,既是誠心來賀壽的,不如我們去到宮門前去看看?若真的是我悉國百姓,雖不能進宮來,哀家站到城樓上見他們一麵也好……”皇太後對著李晟安道。
“母後所言極是,兒子也真有此意……”李晟安也起了身,扶住了皇太後的胳膊。
“姑姑,快走,我們都去城樓看熱鬧……”李瑨拽著李宵玉的手,口中有些迫不及待地嚷了起來。
眾人聽得都笑了起來,一旁的內侍趕緊備了輦車,一行人浩蕩著朝承天門出發了。
待到了承天門城樓,見得皇太後及皇上領著眾人前來,城門禁軍不敢掉以輕心,暗中在城樓各隱蔽處安下了弓箭手,就怕樓下那一群人是借著祝壽來行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