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父子論辯(1 / 2)

第三十七章父子論辯

趙僩侃侃而談,可是卻沒有注意到自己父親的臉上此時已經憤怒不已!

宋神宗本以為趙僩在少林寺生活了十五年,即使明白大宋的弊病也說不出個所以然,可是剛剛趙僩將大宋朝的所有弊病都一一指出,甚至還有宋神宗以前根本就沒有想到的地方!雖說趙僩話中許多詞語很是新鮮,可是一聽就知道是什麼意思!

趙僩的每一句話都像是一柄尖刀刺在宋神宗的心口,此時大宋的弊病就像是宋神宗身上的傷疤,趙僩每說一句就將傷口揭開一個!

“僩兒!你快別說了!沒看到你父皇生氣了嗎?”皇後的聲音響起,頓時打斷了趙僩的話!

宋神宗長歎一口氣“僩兒說的沒錯,隻是我心裏難以接受罷了!我沒有生氣,反而,我還十分的高興,沒想到僩兒在少林寺中不僅學到了一身好武藝還學會了治國之道!”

趙僩小聲道“除了靈門大師,我在少林寺還有另外一個師傅,這位師傅學究天人,諸子百家無一不精!”

“我兒竟然有如此奇遇,那我就再來考考你!”宋神宗立即高興地說道“你知不知道為父都實行了哪些變法,他們都有哪些好處?”

趙僩思考了一會說道“父皇所施行的變法不過有三種,分別是理財富國之法,強兵之法,取士之法。”

“熙寧四年八月由司農寺製定《方田均稅條約》,分“方田”與“均稅”兩個部分。“方田”是每年九月由縣長舉辦土地丈量,按土塙肥瘠定為五等,“均稅”是以“方田”丈量的結果為依據,製定稅數。方田均稅法清出豪強地主隱瞞的土地,增加了國家財政收入,也減輕了農民負擔,同時卻嚴重損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們強烈反對。”

“均輸法此法已久,早在西漢桑弘羊時試行,唐代以後各郡置均輸官,達到“斂不及民而用度足”。熙寧二年七月,為了供應京城皇室、百官的消費,又要避免商人屯積,在淮、浙、江、湖六路設置發運使,按照“徙貴就賤,用近易遠”、“從便變易蓄買,以待上令”的原則,負責督運各地“上供”物質。意在省勞費、去重斂,減少人民的負擔。”

......

......

趙僩侃侃而談,從方天均稅法說道均輸法,大談特談其中各種變法的好處以及實行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阻撓。談到強兵之法時,趙僩又對宋朝在實行保甲法,募役法等變法中出現的問題加以探討,使宋神宗第一次清晰地認識到實行變法之中存在的弊端!對於最後的取士之法,趙僩說多最多的就是‘唯才用人’,對於這一法令的實施褒貶不一,褒揚的是這種方法的卻可以讓許多有識之士得到重用,同樣弊端也十分明顯,那就是如果這個辦法的實施得不到有效地監督那就會稱為投機取巧之輩仕途的捷徑!

趙僩的一番話讓皇後和皇上都聽得目瞪口呆,他們實在沒想到趙僩居然對於大宋朝的變法了解的如此清楚,許多東西也是經過趙僩這麼解釋一番他們才第一次明白!

“好!好!”宋神宗哈哈大笑道“大宋朝後繼有人!後繼有人啊!介甫,你在後麵聽了這麼長時間了,來說說僩兒講的怎麼樣?”

“介甫?”趙僩心中一驚“難道是王安石?王介甫!”

一個六十多歲,頭發斑白的老者從屏風後麵走出來“臣王安石叩見皇後娘娘,叩見五皇子殿下!”

趙僩在進入房間的時候就知道屏風後麵躲著一人,本來趙僩還以為是宮中內侍,沒想到竟然是當朝宰相!

“介甫,你不是一直都想見僩兒一麵嗎?如今見到僩兒你有何感想?”宋神宗此時神采飛揚,一點也不像是將死之人!

王安石躬身道“老臣本以為五皇子在少林寺長大,從沒接觸過政治和聖皇之道,定會對大宋朝廷一無所知!誰知今天一見,老臣大有知音難覓,知己難逢之感!五皇子生而知之,真乃天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