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7章 網絡消費:懶,是有理由的(1 / 1)

人都是有惰性的。譬如早上如果沒有平時上班的催促,估計沒有多少人能保證幾年如一日甚至十幾年如一日地早起。廣大的愛美女性如果不是對於自身美麗的追逐,也不會嚴格要求自己鍛煉,美體修身。這就是惰性。人們為了滿足自己的惰性心理,推動科技的進步,生活的進步,網絡消費由此誕生。

有人開玩笑說,比爾·蓋茨是世界上最懶的程序員,因為懶得記複雜的dos命令,於是編了個圖形的界麵程序,於是,全世界的電腦便都變成了同一副嘴臉;麥當勞的老板也懶得出奇,懶得學中國食品的複雜工藝,懶得學法國飲食的精致,於是拿兩片麵包夾一片牛肉就賣;懶得爬樓梯的人,為了滿足自己的懶,於是發明了電梯;懶得走路的人,為了滿足自己的懶,於是發明了汽車、火車還有飛機;懶得每次去計算,於是發明了數學公式;懶得去聽音樂會,於是發明磁帶和CD。這一係列玩笑的發明者不是別人,而是用七年時間締造了全國電子商務帝國的馬雲,這就是他的懶人理論。在他看來,每個人都是有惰性的。

近年來網絡消費如火如荼。由於網絡的飛速發展,網絡消費逐漸被人們所熟知並獲得極大發展。所謂的網絡消費指的是人們以網絡為工具實現自身消費需求滿足的過程。在科技日益發達的今天,與其說是科技給人們帶來便捷,倒不如說是人們的惰性催生了科技的進步,而科技的進步又不斷為人們的惰性找到了理由。

網絡消費的年代,商家關注的是網絡消費群體的行為和消費心理。那麼網絡消費群體具有哪些心理呢?首先,網絡消費群體之所以熱衷網絡消費,看重的是網絡消費的便捷,也就是求便心理。馬雲的懶人理論正是消費者求便心理的真實寫照。網絡消費避免了消費者在縱橫交錯、人潮湧動的商業街和商廈中眾裏尋他,使消費不再是一個力氣活。消費者在家中便可以買到自己想要和需要的東西。商家所要做的就是盡量使消費者的網上交易便捷化。馬雲說:“對於計算機,我到現在為止隻會做兩件事,收發郵件和瀏覽。其他的我真不懂,我連在網上看VCD都不會。我就告訴我們的工程師,技術是為人服務的,人不能為技術服務,再好的技術如果不好用也是瞎掰。我大概做了一年的質量管理員,他們寫的任何程序我都要試試看,如果我發現我不會用,我便趕緊扔了。”阿裏巴巴的工程師們,每次做完一個新程序都要經過馬雲的測試,按馬雲說的:“我不想看說明書,也不希望你告訴我怎麼用,我隻要點擊,打開瀏覽器,看到需要的東西。如果做不到這一點,那你就有麻煩了。即使在後來使用支付寶時,我也是個測試者。測試就是保證每個普通人都能使用網站,不會有任何問題。他們做完測試,我就進去用,我不想看說明書,如果我不會用就扔掉。”阿裏巴巴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們,要想在網絡消費的年代獲得成功,就得滿足消費者的惰性,不斷提升消費者購買時的便捷性。

其次,網絡消費主力軍是較為年輕的群體,而這些消費者往往在消費時注重自我,頭腦冷靜,喜歡新鮮事物同時又善於進行理性分析,缺乏耐心。針對這種心理,商家除了在信息呈現方麵便捷外還要提升網頁的吸引力,吸引消費者瀏覽,增強號召力。

再次,由於網絡消費時交易雙方見不到麵,因而,銷售者不能直接觀察消費者的行為,無法第一時間獲得有效的銷售信息,因而,銷售者一定要做好意見反饋工作。一般而言,網絡消費的購買過程可分為五個階段:確認需要、信息收集、比較選擇、購買決策、售後評價。隻有虛心聽取廣大消費者的意見和建議,才能不斷提高自身的競爭力,並及時調整營銷策略。

最後,網絡消費由於不是麵對麵的交易,因而商家的誠信對於網絡消費的影響非常大,消費者的售後評價對商家而言不僅僅是一個策略,更是一個誠信廣而告之的評價表。所以,消費者的售後評價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