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切軍事行動的背後都應有其政治上的緣由,楊秀清策劃的一切軍事行動都是以推翻清zheng fu為主要目的。推翻清zheng fu的最主要原因就是這個所謂的煌煌大清乃是注定要掃羅進曆史垃圾桶的玩意,在一八四零年鴉片戰爭之後,這個政權就已經根本無法跟上世界chao流的腳步了。它所有的行動都透露出一股陳腐的味道,可以說是完全毫無希望。
楊秀清前世翻看這段曆史的時候總會對大清有一種期待,認為不是慈禧這個妖婦,煌煌大清一定可以完成君憲製度的華麗轉身,如果把三海工程的銀子用到北洋艦隊身上,那就不會有甲午戰爭,ri本也就不會崛起。如果慈禧不拘禁光緒,那麼也不會和列強交惡,最後無比爺們的向萬國宣戰,引來一頓爆揍。
後來隨著閱讀量和見識漸漸增加,楊秀清終於明白曆史書沒有錯,他的結論是正確的,他隻是因為“一切曆史都是當代史”的詭異現實隱藏了某些細節。
比如那場清末浩浩蕩蕩的戊戌變法,如果你仔細賞玩裏麵的那些史實。真的不會有什麼蕩氣回腸的感覺,反而有一種說不出來的膩歪惡心。
先不說光緒的刻薄急躁這些毛病,也不說帝黨頭目翁同龢將北洋水師銀子挪用給慈禧修園子的高招,就說那些偉光正的戊戌變法君子們。
戊戌六君子裏最出名的是譚嗣同,他最出名的事情大概就是找袁世凱反動兵變收拾慈禧。當時光緒已經親政,慈禧屬於半退休的榮養狀態,先不說光緒生母是慈溪的妹妹,就說慈禧對光緒還有選他繼承大同的恩德情分,譚嗣同他們玩這一手除了有些寡恩之外,真的有必要嗎?
答案是肯定的,有必要,因為維新派們惹了個大麻煩,這個麻煩足以讓所有人吃驚。
這個麻煩叫做“四國合邦”。
當時剛剛領導ri本拿下甲午戰爭勝利,從中國割下一大塊膏腴的伊藤博文先生在ri本內部權力鬥爭中示意了,他溜達到中國散心。這個時候維新派聽從了英國傳教士李提摩太的建議,要搞一個名叫“四國合邦”的東西出來,這個四國合邦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說出來也挺簡單,就是把英美中ri四個國家合為一體,任用伊藤博文、李提摩太這樣的中外jing英來控製中國。
六君子之一的楊深秀上奏曰:““昨又聞英國牧師李提摩太,新從上海來京,為吾華遍籌勝算,亦雲今ri危局,非聯合英、美、ri本,別無圖存之策。…況值ri本伊藤博文遊曆在都,其人曾為東瀛名相,必深願聯結吾華,共求自保者也。未為借才之舉,先為借箸之籌。臣尤伏願我皇上早定大計,固結英、美、ri本三國,勿嫌合邦之名之不美,誠天下蒼生之福矣。”
嗯,將中國這個半殖民半封建的土地交給做英美ricao控的殖民地,還真是天下蒼生之福啊。
這六君子裏最冤的應該是康有為的親弟弟康廣仁,他是因為要幫助照顧生病的梁啟超進京才從廣東來到bei jing。當怒極的慈禧太後開始抓捕那些準備殺她腦袋的維新派人士,他的親哥哥康有為和梁啟超托李提摩太和伊藤博文兩位大人的福氣躲進了英國和ri本的使館,不過他們似乎因為某些原因都忘了通知這位隻負責辦報的康廣仁兄弟。剩下的事情我們都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