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餘相是把自己與明朝張首輔相比肩了,可我卻覺得你眼中沒有君,心中沒有父,竟然將祖宗之法廢除說的如此輕鬆!”吏部尚書梁徹文略帶生氣地說道。他的聲音帶著些許激動和憤怒,仿佛對餘鴻中的言論感到十分不滿。
“祖宗之法也是為了治世,該廢除就得廢除。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是為了天下服務,為了我大晉的山河考慮,就像剛才三司使說的,我認為,若是太子不賢,為了大晉的山河,廢嫡讓位是再正常不過的。唐太宗的玄武門之變,明成祖的靖難之役,雍正帝的九子奪嫡,試問哪位不是好皇帝,哪位不是為本朝江山謀福?”餘鴻中毫不示弱地回應道。他的語氣堅定而自信,似乎對自己的觀點深信不疑。
餘鴻中說完後,立刻跪下叩首,表示對自己所說的話負責,並向眾人展示出他對自己立場的堅持。他的舉動讓在場的人都陷入了沉默,氣氛變得緊張起來。每個人都在思考著他的話語背後所蘊含的深意以及可能帶來的影響。
蔣正聽後頓感不妙,剛才自己的一頓說辭竟把話題置於太子不利的局麵。
而朝廷上人都知道,太子監國一塌糊塗,怕是皇帝已起了廢嫡之心。
“周人就立下了這樣的規矩,到如今已經有幾千年的曆史了。立嫡的時候,要以年齡大小來決定,而不考慮是否賢能;立子的時候,則是以地位尊貴與否來判斷,而不看年齡大小。這樣可以確保皇位的繼承穩定和社會的安定。而且現在隻有太子一個嫡子,如果其他皇子比太子還要賢明,那麼他們可以選擇做一個賢臣,輔佐太子,成就一段如同周公般的佳話。再說了,做皇帝並不一定非要成為唐太宗或宋太祖那樣的偉大君主。退一步說,就算是沒有什麼才能的皇帝,但隻要他足夠仁慈,願意把權力下放給大臣們,也能像宋仁宗一樣,開創出一個繁榮昌盛的時代。”
吏部尚書梁徹文的這番話可謂是徹底論證了嫡長子繼承製的合理性,就連一向善於辯論的餘鴻中也無法反駁。
“無論是立嫡之事,還是鹽鐵之事,臣以為宋朝王文公有言得理,‘天變不足懼,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一切的製度與政策都是為人而服務,剛才吏部尚書的話都是也都是以社會的穩定來肯定自己讚同的政策與製度,竊以為,吏部尚書怕是有些舍近求遠了,為何不直接以社會穩定與百姓安樂的角度考慮問題呢?如果吏部尚書和三司使都能共情百姓,那就不會對宰相的觀點如此厭倦了,除非在鹽鐵上有官吏在上麵非法獲利,臣認為必須查一查。”
段牧川話音剛落,朝堂上便陷入了一片寂靜。眾人皆沉默不語,目光集中在了段牧川身上。他的話語猶如一記重錘,砸在了每個人的心坎上。
梁徹文與蔣正臉色驟變,他們互相對視一眼,眼中滿是驚慌失措。他們原本以為可以憑借自己的勢力和地位壓製住段牧川,但現在看來,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
皇帝林尚微微點頭,表示對段牧川的話表示認可。他靜靜地看著段牧川,眼中閃爍著一絲讚賞之意。
隨後,皇帝轉頭看向了餘鴻中,語氣平靜地說道:“此事就交由你負責吧。”餘鴻中連忙躬身應道:“陛下放心,臣一定會徹查到底,絕不放過任何一個違法亂紀之人。”
隨著皇帝的命令下達,朝堂上的氣氛再次變得緊張起來。所有人都知道,這一次的調查將會涉及到許多人的利益和前途。一場風波即將來臨,誰也不知道最終會如何收場。
段牧川目光如炬地看向眾人,他的聲音在朝堂之上回蕩:“剛才三司使提及了太子立廢之事,此事我覺得還得看這件事在吏部尚書和三司使眼中是什麼性質,如果將其視為皇帝的家事,那麼作為臣子便不適合妄加評論。即便是廢黜太子,也完全取決於皇帝的意願。然而,如果將其視作國事,那麼更不應輕易幹涉。眾所周知,聖上繼位以來,國家繁榮昌盛,百姓安居樂業,聖上的決策必定比我們這些臣子更為準確。如果隨意插手皇帝的家事,或者輕視皇帝的能力,那就是目無君主、不敬父母的行為。”
段牧川的話語擲地有聲,讓朝堂上的氣氛瞬間變得凝重起來。他的觀點清晰明了,讓人無法反駁。一時間,整個朝堂陷入了一片死寂之中,再也沒有人能夠提出異議。眾人都被段牧川的言辭所震撼,他們意識到這位年輕的官員不僅有才華,還有著堅定的立場和對皇帝的忠誠。
林檳眼神掃過身旁的段牧川,心中不禁湧起一絲感動。他明白,段牧川這番言辭實際上表達了對他的支持和認可。方才梁徹文的話語已然將廢嫡之事定性為非法之舉,然而此刻段牧川卻以巧妙之辭,使得廢黜太子一事變得順理成章,甚至還隱隱透露出當今太子並非賢能之人。這種轉變令林檳心生喜悅,感到一種難以言喻的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