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神手指微顫。今天陛下真是徹底好了,全然不見強撐的模樣。”
葉珣接話道:“別高興得太早。我這也是治標不治本,”他故意頓了下,見父子三個齊齊凝重起來,才又笑說,“找到下毒的那個人才是根本。”
竟是這麼個治標不治本!
葉珣跟靠譜家人這麼說,跟他唯一的患者皇帝也這麼說,兩邊對此深信不疑。
皇帝暫時不能輕動,因為貴妃身前身後牽扯的人和事他細細一想都頭皮發麻,但想惡心貴妃不要太簡單:《黃帝內經》後宮諸妃嬪人手一本,鼓勵背誦抄寫,誰背得好誰抄得多,就點誰伴駕……德妃例外,她作為薑二先生的女兒不受這條規矩的影響。
貴妃整個人心態都崩了!聽到晚上皇帝選了德妃,氣急敗壞貴妃脾氣上來,把抄到一半的經文全扯碎了。
貴妃的宮女和內侍噤若寒蟬,誰也不敢上前勸解。
貴妃宣泄夠了,跌坐在地——地龍燒著,地毯鋪著,她坐地打滾撒潑都不會傷到她自己。
這一天裏貴妃都茶飯不思,她琢磨了好久,決定用齊王投石問路——她一直看不上齊王,現在也算廢物利用。
齊王廢物也是相對於他存活的兄弟們而言,講道理能活過先帝時奪嫡大亂鬥的……真都不白給。
而且皇帝閔王齊王這些皇子在先帝時都是排行超過十二的小皇子,他們年長些的皇兄當然是死的死殘的殘啊。
皇帝明明半瘋,將近三十膝下無子,除了野心勃勃的閔王齊王等人,無論是宗親勳貴還是百官都不怎麼願意更換帝位人選,正因為先帝那會兒大家都被折騰怕了,都想好好過日子。
齊王不同於素有賢名的閔王,他是個公認的“老好人”,長袖善舞會來事兒。皇帝要過繼齊王的兒子,不見得會有多少人鼎力支持但八成沒什麼人會認真反對。
而小孩子在宮裏……故技重施能是多大點事兒?
貴妃敲敲自己額頭:一直攢著想對皇帝使的讀心術和壓箱底的絕招得用在齊王和他生母太妃身上了,就很可惜。
然而蠱惑齊王很容易,但想讓德妃不懷孕卻很難,尤其在德妃有個神醫親爹的前提下。這一點她必須向齊王挑明,讓齊王想辦法不讓薑二誤事。
從貴妃的心腹那裏得到密信,齊王反複看了三遍,興奮得搓手:他的兒子若能當皇帝也是種圓夢!
他在書房裏和幕僚們謀劃了一番,狗頭軍師建議他從王妃那裏尋找“機緣”:送王爺與王妃的嫡子,才能拉上靖安侯府,靠靖安侯壓製住薑二……不然人家圖什麼啊。
齊王深以為然,靖安侯固然是他的嶽父,但往來不多,沒什麼情分。想讓靖安侯上船,不給足好處是不可能的。
齊王從書房出來就直奔王妃的院子。
得到消息的齊王妃趕忙迎了出來,笑靨如花上前抱住丈夫的胳膊:上次讓親爹派來的管事懟了一頓,她在自己地盤上生了好幾天悶氣,王爺可算來哄她了。
回房後聽完丈夫長篇敘述,齊王妃隻覺得委屈,“臣妾上次回娘家也是謀算這件大事!之前貴妃含含糊糊,也沒個準話,如今……王爺她可別讓她反悔,翻臉不認人!”
利益高度一致,齊王當然坦誠相告,“貴妃自揭短處,說是我那好兄弟不許她有孕,她既然不能育有皇子,那不如誰都別想有孩子。”
齊王妃聽了就笑,“這陰狠勁兒……是她沒錯。她入宮之前就是這副樣子,寧負天下人。”
齊王由衷道:“她長得好出身好,自小到大一直讓人追捧,養成這樣脾氣又不稀奇。到時候事情敗露也是她死在前麵,她害人時咱們不沾手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