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五章
????鍾佩文和張有成、洪衛民、彭保國一起找了個水塘洗澡。鄉下水塘的岸邊常有一些洗衣服的設施,就是在離塘邊一米至兩米水中往淤泥裏打進兩根木樁,再在木樁上擺塊石板或石條,人就可以在上麵洗滌衣服捶打衣服了。有時塘裏坡度太淺,兩米的石板或石條仍然嫌短,就往前一段距離打木樁至水深處,再擺放石板或石條。他們幾個找了一處石板長的地方,放好臉盆,就下水了。
????彭保國一邊撩水洗身子,一邊問:“十七年教育能不能一分為二呢?你們的意見呢?”洪衛民說:“能分也好,不能分也好,我什麼也管不了。隻要上麵每個月給我一巴掌就行。我看呐,你還是等著上麵表態吧。”彭保國不服氣地說:“他們有什麼水平?我幹嘛聽他們的?除非中央表態。”
????張有成問鍾佩文:“你是怎麼看的呢?”鍾佩文猶豫了一下,慢慢地說:“一分為二既然是普遍真理,那十七年教育路線就可以一分為二。要是不能,那一分為二還能不能算普遍真理呢?我實在搞不懂。”
????洪衛民笑著說:“老師在用啟發式教學哩!”張有成也笑:“引而不發,躍如也。”鍾佩文趕緊說:“你們都是大學生,我才一個高中生,還沒讀過高三,怎敢在諸位麵前做大!”
????彭保國認真地說:“鍾老弟,你的心情我知道。你是學習班裏出來的,有些話確實不好說。我就不同。我是貧下中農出身的,是貧下中農送我去讀大學的,沒什麼顧慮。我認為,對十七年教育路線就是能一分為二。”
????鍾佩文對他的那句口頭禪一向十分反感,就沒好氣地提醒他:“一九七一年上麵下過文件,說十七年的教育基本上沒執行毛主席的教育路線。你的說法是不是跟上麵的精神唱反調哇?”彭保國自信地說:“是‘基本上沒執行’,這就是說啊,十七年的教育還是在一定程度上執行了毛主席的教育路線。可以這麼說吧?所以,我認為,十七年教育能一分為二。”
????“那為什麼呢?”
????彭保國往身上塗抹肥皂,說:“為什麼?我有理由。我們學校有些學生就下農村搞四清。這是修正主義教育路線嗎?你們說啊!”
????三人聽了,頻頻點頭,表示讚同。
????“所以呀,”彭保國得意極了,蹲在水裏,隻露一個腦袋,“對十七年教育應該一分為二。”
????洪衛民褪去身上的肥皂沫,接著彭保國的話說:“老兄高見!是這樣的。我們經常參加勞動,總不能說是修正主義吧?”
????張有成笑著沒說什麼。
????鍾佩文其實打心兒裏讚同他們兩個的意見。他認為幹部參加勞動是反修防修的重要措施,學生參加勞動也是反修防修的重要措施。他記得六三年以前城裏學生一直在學校附近參加勞動,後來就常常去鄉下勞動了。他第一次去鄉下勞動是在六三年十月由班主任許顯同帶隊到到武昌縣脂肪區金石公社五大隊八小隊參加勞動。當得到要去鄉下勞動並且在大智門車站坐火車的消息時,他和同學們都十分興奮,有人還歡呼起來。坐火車本來是一件平常不過的事了,他每次去鄂城都坐火車,早就習以為常了;可這次與以往不同,這次是初三全體同學一起坐啊,該是多有意思的事啊!他越想越興奮,回到京劇團宿舍到處說,惹得一些夥伴們羨慕不已。第二天午飯後,他背著鋪蓋、拎著網兜(裏麵裝著臉盆,又在臉盆裏裝著牙膏、牙刷、毛巾、換洗的內衣和語文、數學課本)趕到學校。出發時間快到了,各班排成整齊的隊伍站好,聽學校黨支部書記訓話。訓話完畢,同學們就浩浩蕩蕩地向大智門開拔。
????同學們一路上都在說自己帶了些什麼,嘲笑父母的多慮。隊伍裏不時傳出笑聲。章曉玲就像隻小麻雀一樣,嘴巴沒停過。她說:“我媽真不得了,要我帶不少東西,有兩包餅幹、四個麵包、十根麻花,還要我帶一瓶APC、一瓶紫藥水,說APC可以防感冒,紫藥水擦在傷口上可以防感染。我爸爸還要我帶幾包頭疼粉。我說你們煩不煩,我隻去六天,就帶這麼多,要是去一年的話,我看你們怎麼辦。你們猜我媽是怎麼說的啊?她說,你這個孩子啊,真不懂事,窮家富路嘛!我說好哇,你們叫一輛大卡車送啊!最好把醫院的手術台也給我搬去!”同學們都笑了。金漢生說:“章曉玲,你嫌東西多了不好帶,是吧?我倒不嫌多。這樣吧,把你吃不了東西給我,我吃到肚子裏去,你輕鬆了,我也滿足了。怎麼樣?”章曉玲說:“行啊!不過,你得先喊我三聲大姐。怎麼樣?”金漢生不滿地說:“你比我還小幾天,怎麼要我喊你大姐呢?這不公平!”章曉玲歪著腦袋說:“喊不喊?不喊就算了!”胡曉鵬在一邊攛掇著:“怕什麼?你喊三聲大姐,那是虛的;你有了吃的,那可是實的啊!”金漢生想了想,表示同意,就輕輕地喊了三聲。旁邊的女生說,喊得太低,沒聽見。鍾佩文用胳膊肘捅他,慫恿他喊大一點。金漢生又喊了三聲。女生還是嫌低了,說不算數。金漢生來了勁兒,索性扯起嗓子大喊:“大姐,大姐,大姐!”旁邊的人先是一楞,緊接著就大笑不止,有人笑得彎了腰,有人笑得直拍手。許顯同老師像許多老師一樣,哪裏知道學生中的小九九?聽到喧嘩,就批評說:“金漢生,你瘋啦?亂叫什麼?”同學們仍然在哧哧地笑。胡曉鵬對章曉玲說:“這回你該滿意了吧?”章曉玲說:“在火車上一定給。”果然,在火車上他們三個把章曉玲和一些女生的食品吃了不少,撐得不敢再喝水了。其他男生也都吃到了女同學饋贈的食品。在車上,各班的界限全打破了,一些活躍分子到處走動,見到熟人就打招呼,來自不同班級的學生隻要認識就紮起堆來交談,車廂裏響著一片笑聲,還有歌聲:
????歌聲震蕩著萬裏山河
????山河也唱起歡樂的歌
????……
????公社是個常青藤
????社員都是向陽花
????……
????章曉玲那天十分興奮,站起來當指揮。因為指揮得不太地道,引得同學們大笑不止。
????下車後,同學們背著背包沿著蜿蜒的鄉間土路走到八小隊。許老師把學生三三兩兩地分到社員家裏。鍾佩文本來和金、胡商量好了住在一起,可是不行。原來有些同學家裏困難拿不出棉被,許老師動員大家發揚階級友愛精神,主動幫助有困難的同學,兩個人睡一床被子。許老師給他和漢生各分配了一位同學,四個人住在一起。他倆兒為此很遺憾。胡曉鵬安慰他們說:“這沒關係。我們不在一間屋裏,可我們在一個隊裏呀。”
????社員們熱情接待所有的同學。每家每戶拿出竹床來擺在堂屋,挨著牆,把中稻草鋪上,有一尺多高,再把被子抖開放在上麵,就算安頓下來了。鍾佩文覺得這跟電影上解放軍住在老鄉家裏的情形一個樣,心裏好生激動。
????晚上,月光如銀,浸潤大地。許老師把學生帶到灣子外麵稀疏的竹林裏開會,跟大家說:“同學們,我們老說要與工農相結合,今天就已經開始了。從明天起,我們就要跟社員一起勞動,在勞動中學習勞動人民與天奮鬥與地奮鬥的革命精神和革命幹勁,用汗水洗掉身上的小資產階級情調和地主資產階級的思想影響。”他又壓低嗓音說:“我們是來學習的,要虛心點兒,不要隻盯著人家的缺點。聽說有的同學議論社員,說他們思想落後,理由是他們家裏不貼毛主席像,卻供著神仙、祖宗牌位,還有對聯上寫著‘金爐不斷千年火,玉盞長明萬歲燈’,還放著有棺材,女生看著挺害怕。同學們,這是看問題的方法不對。我們看事物,要看本質看主流,絕不能抓住枝葉不放。你們看到的隻是非本質非主流的一麵,沒看到人家的本質與主流。他們熱愛**熱愛毛主席,階級感情比我們要深哩,這才是他們的本質與主流。大家都要注意點,不要犯錯誤。”同學們都保證要虛心向社員們學習,不再議論社員。金漢生笑著說:“要議論就回去議論。”許老師嚴厲批評他:“回去也不許議論!不要忘了:我們是來學習的!”
????從第二天起,同學們就參加勞動。每天不出早工,勞動項目也不過是打土巴、送肥料等比較輕鬆的活兒,還不定任務。鍾佩文這次勞動收獲不小:給房東挑水,一百斤的水一口氣就能挑到家裏;還能挑八十多斤的擔子走五六裏路了。許老師表揚過他。
????臨回武漢的前一天晚上,同學們與社員們聯歡。在灣子裏的一塊空地上點了一盞汽燈,人們歡聚一堂,唱歌,跳舞,很是熱鬧。胡曉鵬平時自學過二胡,能咿咿呀呀拉幾段,雖然拉得不成調子,不過人也能聽出拉的是什麼。他跟一位社員借了把胡琴,要鍾佩文來一段。鍾佩文起初不好意思唱。後來,許老師堅持要他唱,嚴肅地說,給貧下中農唱戲是政治任務。鍾佩文再推托不得,也樂得表現一下,就唱了,是《打漁殺家》裏麵蕭恩的一段:
????每日裏打魚在河下,
????家貧哪怕人笑咱。
????桂英兒掌穩舵,
????父把網撒。
????他嗓子不太好,唱到“父把網撒”的“撒”字,幾乎卡住了,他一急,就硬撐著唱,頭仰得高高的,脖子伸得長長的,嘴巴張得大大的。大家見狀,笑得前仰後合。第二天有的社員一看見鍾佩文就學著他的樣子叫。鍾佩文感到有些害羞,但他絕不嗔怪社員。他知道鄉下人平時很難看到戲劇電影,又沒有有線廣播,絕大多數人根本買不起最便宜的收音機,所以昨天晚上的聯歡對他們來說簡直就是一次重要的活動,聽鍾佩文的那段唱就成了一次藝術享受。
????第二次勞動是考高中那年四月份去天興洲。初三的老師和學生一大早就來到學校,很快就整隊出發去王家巷碼頭趕六點鍾的漢石班輪船。同學們興致很高,一路談笑風生。那次給他印象最深的是四清工作隊組織的批鬥會,這是在去之前就已經知道的。他好奇而激動,這畢竟是同學們向往已久的麵對麵的階級鬥爭啊!
????那時,憶苦思甜的書籍和歌曲出了不少,書店裏出售,廣播裏播放。鍾佩文非常喜歡看這些書,聽這些歌。當時有一首歌非常流行,叫《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歌詞是:
????月亮在白蓮花般的雲朵裏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