裏德默算了一下,然後驚訝的說道:“百分之四點九,那豈不是差不多兩億美元了麼?”
助理點點頭答道:“沒錯,準確的說是2.07億美元,而且很明顯這個數字並不是塔拉爾的底線,據我們分析,他至少還可以支配十億美元左右的資金份額。”
“這麼有錢,難道他是沙土國的下任王子?”裏德猜測道。
助理搖搖頭道:“據我們的調查,他不但不是,而且還因為他父親當年的政治失誤,導致了他終生都沒有參與政治的權利,他的資本完全是他在這十年間一點點賺出來的。
”哦?這麼說他倒是的確蠻厲害的,這樣吧,派人去跟他接觸一下,看看他願不願意對我們投資?”裏德立刻吩咐道。
雖然裏德自己並不願意承認自己這是病急亂投醫,不過在其他人的眼裏他此時的狀態就是這個樣子。
這天華爾街的幾個財團負責人一起聚會的時候,就有人提起了這個話題:“嘿,夥計們,你們聽說了麼?老裏德居然已經被逼的去沙土國找人投資去了?”
“沙土國?是沙土國政府還是利雅得王子啊?”
“都不是,據說是一個被王室攆出來的家夥,現在手上有一家商業銀行,不過錢倒是的確蠻多的。”
“切,光錢多又有什麼用?他以為國際金融市場是那麼好混的麼?他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家夥也敢摻和花旗的事兒?我估計啊,這也就是裏德欺負那個沙土的個土豪不知情,等到人家調查一下知道裏麵的水深水淺之後,肯定不會投資的。”
“這個也不好說吧,西亞那邊的家夥花起錢來可都是相當的任性。”
“拜托,這是十億美元啊,不是幾百萬的小錢,就算是再任性,誰也不可能拿這麼多錢來胡鬧吧?”
就在幾個人聊天的時候,忽然一個人的秘書走了進來,在自家老板的耳邊低聲說了幾句之後,這家夥立刻高舉著酒杯哈哈大笑道:“夥計們,咱們不用擔心了,據我得到的最新消息,花旗與沙土國塔拉爾的談判已經破裂了!”
ps:科普一個小知識啊,其實花旗銀行的英文名是citibank,翻譯過來應該是城市銀行,跟花旗根本就沒有任何關係。那為什麼中國人都叫做花旗銀行呢?這是因為在20世紀初花旗銀行剛到中國開辦分行,由於其建築物上一直懸掛有美國國旗。而當時的老百姓,不知道怎麼稱呼那個旗(不知道那是美國國旗星條旗),於是就叫做“花旗”,所屬的銀行也就被稱呼為花旗銀行,久而久之,後來在翻譯成中文的時候,就繼續沿用慣例,稱呼為花旗銀行。說來,其實也挺簡單的,花旗參、花旗國名字的由來或許也是同樣的原因。美國來的東西就叫花旗什麼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