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翩翩公子邋遢道人(1 / 2)

武安站在相思河畔,心中卻再也沒有以前登畫舫,賞佳人的心情,完全是意味索然。

秀兒對他的態度讓武安不敢正正規規的去追求,一是自己的以往的名聲,雖不至於殺人放火、強搶良家婦女,但是街頭調戲女子,欺壓一下平民百姓還是有的。二是自己肚子裏有多少貨,武安到底還是有點自知之明的。和那幫狐朋狗友去花天酒地時也想像文人騷客一般幾杯美酒下肚,詩詞一揮而就,讓那些俏麗佳人為之矚目!而自己喝了幾壺憋了個半天也憋不出一首詩來,哪怕是一句,臉卻憋的通紅...常來常往酒量反而上去了不少,這卻是意想不到的。同伴常歎,別看武三公子身體虛弱,酒量卻是不小。要想引得佳人矚目,無非是英俊的相貌、瀟灑的姿態或者滿腹經綸、出口成章再有身居高位,一擲千金的富埒王侯,而武安相貌普通拿的出手的恐怕隻有武國公之子這個身份了。

武安默默的歎了一聲,沿著河畔往家走去。心中想著和秀兒第一次見麵的場景,當時自己和幾個整天吃喝玩樂、不務正業的紈絝子弟在街上遊逛看到一個有點姿色的少婦,於是上前搭訕。這少婦一看酒知道這幫人不是好人,那色迷迷的樣子都寫在臉上了,嚇的花容失色急忙往回跑,一直跑到秀兒家裏,而武安他們則尾隨其後一路跟了過去。

當武安看到秀兒的那刹那,那種歡喜從腳底一下湧到腦頂,尤其是秀兒拿著一長柄掃帚一臉警惕的看著武安他們,那種英氣勃發的姿態讓本來身體虛弱的武安為之神往。過後就簡單多了,當大家都知道武安對那小娘子起了興趣,都說讓給兄弟了。其後幾天武安一直打聽秀兒的家世消息,得知她十三、四歲的時候就嫁給了這家一個抱病在床姓李的秀才衝喜,可惜沒幾個月這個秀才就死了,一直守寡至今兩年多了。娘家時城外靠山的一家獵戶,家中隻有一個哥哥現在在城裏一個大戶人家當侍衛,卻沒想到正是自家的侍衛頭領熊瞎子。那個少婦是她的嫂子,被武安他們追急了慌張跑到姑姑家中躲避。

武安突然想起了熊瞎子,心中有了計算,感覺事情有了點轉機,於是忙抬頭往家中急急走去。這時突然發現河裏的一條畫舫慢慢的靠在了河畔碼頭,隻見一個翩翩少年公子手中拿著一把折扇走了出來,身後跟著一邋遢道人,兩人回頭同時朝船中拱了拱手,上了岸來!也不管船中有甚回應往武安處走來。

武安瞧著這兩位心裏總覺得不倫不類的樣子,一個身著白衣的翩翩少年,邊上要是一個青衣著帽的小廝或清秀可人的侍女,這才讓人感覺很正常,可偏偏是一個邋遢道人!這兩個人走在一起真是讓人怪異!奇怪了,道士不是在道觀裏上香念經修生養息的麼!什麼時候也能逛青樓、遊畫舫了...

武安卻是不知道道士按照天乾大陸的最普遍的分法分為“天師道”和“正一道”兩大類。天師道吃素,正一道基本不忌口;天師道士蓄發,正一不一定留發;天師道士住道觀之中,正一道士不一定住在道觀裏;天師道士不允許結婚,正一道士可以結婚生子;天師道士修丹隱居較多,而正一道士卻是散居。那些看風水,算命的卻大部分是招搖撞騙出來騙人錢財的假道士罷了!道士的來曆足足可以追溯到上古神仙洪荒年代了,從洪荒時代到現在的天乾大陸,經過幾萬年的演變,修道之人幾乎已經絕代了,神仙之說已成神話!

武安小時候也隨一些同齡學童跟府中夫子讀過幾年的書,待到識字,粗解字義,作對,作詩,直至做文章,長大了的武安終於耐不住苦悶時常溜出府外胡混起來,老夫子則因為其時府中三公子而無法管,大娘是懶得管,而武國公則是不管不問的。老夫子又不會對未冠兒童講這些道士之事,本來在這些窮酸的眼中,什麼道士方士全是邪魔外道,隻有儒家才是正統!故而武安根本就不知道道士的來由。

這時兩人和武安走近了,偏偏少年正眼未看武安宛若空氣般飄然而過,道士卻凝神望了武安幾眼,剛要閃開眼神卻又“嗯”了一聲,定定的看著武安...

武安被這道士瞧的怕了不著痕跡的往外走了幾步,臉上有了點怒意。三人剛要會生而過,隻聽這道士說了兩聲“可惜了!可惜了!”

“哦?有什麼可惜之處?”前麵的少年卻回過頭來看了一眼武安道,聲音柔軟仿佛女子。

“可惜什麼?道士你不在道觀中修身養心,居然動凡心來這煙花之地!難道也什麼非分之想麼?還是你本來就是一個騙人錢財的假道士?”武安轉過身來怒道。

道士不答武安的話轉頭對那少年說:“可惜此子破了身,不然可到我座前做一個燒火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