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
不可能沒有傷亡,這是一個定理。
“啟奏皇上,中原,定下了。”
在唐國的朝會大殿內,大漢的文武除去了各地鎮守的,還有遠在隋國的,其他的已經全部來此。
“此番大戰,諸愛卿辛苦了。”
劉協看著滿朝文武,欣慰一笑。
“報效大漢,臣等職責所在,義不容辭。”
文武重臣齊聲道。
“中原定下,此界十之八九已經落入了朕的掌控,但是在中原之外還有突厥,高句麗等國,昔日此界中原未曾一統,自然放任他們逍遙,霍亂邊疆,但朕可不是那些諸國皇帝,朕掌控的下,可輪不得他們造次。”
“傳朕旨意,大軍隨時出征,以盡快的速度將此界平定,凱旋回歸。”劉協對著滿朝文武道。
“皇上聖明。”
眾臣紛紛道。
而就在這時。
“報。”
“啟奏皇上,隋國傳來戰報。”
一個傳令兵迅速從大殿外跑入了大殿,單膝跪地,恭敬道。
“是黃忠傳來戰報?”
劉協看向令中士卒問道。
“回稟皇上,是黃忠上將傳回的急報,高句麗動兵了,舉國之力攻我中原邊境,大軍至少五十萬,如今原隋國的邊境大軍正殊死相抗,抵擋住了高句麗的大舉入侵,避免了邊境上百萬漢家百姓的存亡,故而黃忠上將先斬後奏,率領大軍前往了邊境,馳援原隋境邊軍。”
傳令兵恭敬稟告道。
“高句麗居然敢對中原動兵,真是好大的膽子。”
聽到這一戰報,劉協臉上浮現了一抹怒火。
高句麗的意圖不難猜出。
無非是趁著大漢在北伐隋唐,趁火打劫,劫掠漢家百姓。
果然啊。
自古以來。
高句麗對於中原漢家就是狼子野心,亡漢之心從未死過。
“邊境之地,隋國的邊境大軍沒有撤離,而是在與高句麗相抗?”劉協沉聲問道。
“回稟皇上,他們沒有撤退,而是死死頑抗據守。”傳令兵恭敬道。
“那統兵隋將為何人?”劉協問道。
“回稟皇上,似乎是叫裴仁基。”傳令兵想了想,回道。
“此人不錯。”
劉協點點頭,對於這裴仁基有了些好福
這麼多過去了,想必裴仁基也知道了隋國已經覆滅,可是他並沒有遣散大軍,更沒有臨陣脫逃。
而是依舊據守著邊境,抵擋異族。
可以想到這裴仁基承受的壓力。
一麵要承受高句麗的強攻,一麵還要擔心身後的大漢。
畢竟。
他根本不知道大漢對他是怎樣的態度,如若大漢派兵從他後方進攻,必然會對他造成滅頂之災,原本他可以全身而退,可是要麵對生死危機了。
但也從此可見。
這裴仁基必然是一個仇恨異族的漢家人,他是不忍異族屠戮漢家百姓才會據守,抗衡高句麗的大軍。
“傳朕的旨意,讓黃忠火速馳援邊境。”
“另,裴仁基忠義,朕要讓他歸附我大漢,如若不臣也無妨,朕可以讓他解甲歸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