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敵軍退了,我們是否出城追擊?”一個將看著李肅問道。
“主公有令,我大軍堅守不住,更何況敵軍勢大,追擊就是死路一條。”李肅看著退去的朝廷大軍,嚴肅道。
“將城樓清理,傷員讓軍醫救治。”李肅大聲令道。
“諾。”
城樓上,城內的西涼兵開始清理現場。
而這時!
當他們清理朝廷弓箭手射入城內的箭矢後,驚訝發現了問題。
“這箭上麵怎麼綁著紙張?”
“而且每一支箭上麵都綁著的?”
許多清理箭矢的士兵看到了去箭上的勸降書。
當他們帶著好奇之意打開了勸降書,頓時就震驚了。
“這…這是當今子的親筆勸降書。”
“董卓已經死了?當今子重新掌控了大權?”
“這……傳言難道是真的?”
.......
當看到了勸降書後,許多的西涼兵都恍然回神,明白了過來。
為何這段是會見不見董卓,為何會忽然從司州撤離,撤到了這長安城。
原因隻有一個,那便是董卓已死,子掌權,如今禦駕親征,誅滅叛逆。
“主公在騙我們,此番根本就不是呂布興兵謀逆,而是我們在謀逆反抗子王師。”
“難道之前城前大軍簇擁的不是某個大將,而是當今的子,我大漢的皇帝陛下?”
....
看到勸降書,再聯想到了之前大戰之時,成千萬軍簇擁的威勢身影。
他們恍然一想,那身影雖駕馬,但未曾穿上甲胄,更未戴戰盔,而是身著龍袍,頭戴冕旒,儼然就是子的裝束啊。
“子禦駕親征,我們都是叛逆,如果城破了,我們就會被誅滅九族....”
等他們完全想清楚之後,一種驚恐在他們的心底蔓延。
子啊,那可是大漢至高無上的統治者。
隻要是大漢子民,無論是誰,談及子無不敬畏。
畢竟地君親師的思想是自幼年開始就被灌注的。
每一個人的下意識下,反抗子就等同於找死。
此刻清理戰場的人不僅僅是城樓的西涼兵,之前流矢射入了城內各處,許多西涼兵有意無意的撿到了,當看到勸降書後,幾乎每一個都生出了想法來,他們都明白了此刻的地位,叛逆。
與子作對的叛軍。
“你們在看什麼?”
因為勸降書的緣故,許多的西涼兵陷入了沉思,而這也被李肅注意到。
“將...將軍,難道太尉已經死了嗎?”一個兵顫聲的問道。
“混賬,你大膽,居然敢詛咒太尉?”李肅眉頭一皺,嗬斥道。
“人不敢,是...是城外的敵軍射進來的箭上所帶的勸降書所至,上麵太尉已死,子禦駕親征啊。”兵惶恐跪地,將手中的勸降書捧著遞給了李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