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上有旨,凡犯我大漢疆土異族,坑殺之,一個不留。”
而對於麾下將領的詢問,各大將都隻是冰冷回應了一句話。
“王上旨意。”
眾將神情一凜,皆是感受到了一種屬於劉協的衝豪氣。
各州戰場總計俘獲了二十萬俘虜,在這個神鬼傳還存的世界,造成如此殺孽等同於死後下地獄,除非是當初的秦始皇,否則根本沒有皇帝敢下如茨旨意。
“傳本將命令,坑殺俘虜不是王上旨意,而是本將看不慣異族猖獗,不接受異族投降,坑殺之。”
各州中,幾員大將雖沒有聯係,但好似心有靈犀一般,同時對著麾下將領下令道。
與當日在朝堂上一樣,文武群臣為了保留劉協的聖君之名,想著不讓劉協承擔此殺孽才會如此。
而幾員大將的目的也是一樣,為劉協承擔凶名。
不過他們想不到的是,劉協根本就不在乎這所謂的聲名,暴君就暴君,仁君就仁君,他要做的就是讓治下子民過好,除此外,便是強大自身,成仙成神。
在變強的動力下,所謂的聲名隻是虛妄。
“諾。”
眾將聞言,都變得一片肅然。
連夜下去。
各州的將士在城外十裏挖坑。
一連數日過去了。
屬於各州郡俘虜的處決日也終於來到。
俘虜營內。
異族俘虜仍不知死期將至。
“不知道漢人會不會放我們回去?”
“唉,漢人太強了,我們根本不是對手。”
“哼,你們就是太瞧得起漢人了,如果不是我們被包圍中計了,漢人怎麼可能是我們的對手,等回去以後,秣兵曆馬,他日再攻漢國......”
在各郡的俘虜營內,俘虜們的也是百態,有對大漢軍隊害怕到了極點的,再也不想與大漢作對,也有因為敗了對大漢產生了更為的怨恨,心底暗誓日後報仇,其中想著報仇的更是占據了大多數。
畢竟自古以來,異族與大漢便是水火不容。
所謂儒家來感化異族,卻是一個極為可笑的笑話。
因為他們不可能感化。
唯有殺之,滅之,才是保全大漢子民之道。
要是他們能夠感化,那原本曆史上的五胡作亂就不會有了。
“所有人都站起來。”
這時。
在俘虜營外,兵刃出鞘的大漢將士來到。
聞聲。
那些俘虜們都畏懼的看著大漢將士,不敢違抗,紛紛站起來。
“王上有旨,你等入侵乃是當權者主導,與爾等無關,今王上旨意寬恕,將你們遣返回族,但如若日後再犯我大漢威,當誅之不留。”俘虜營外的漢將冷聲道。
“漢人就是漢人,對敵人還生出憐憫,我父親的果然不錯,漢國就是一個沉醉在自家腐朽當中的愚蠢國度。”
“等回去之後,等漢國衰弱就是我們卷土重來的時刻。”
.....
聽到漢將的宣召,所有俘虜都是心底暗喜。
“所有俘虜都跟我們走,如若反抗,殺無赦。”
宣召完了後,各州的將領便帶著俘虜開赴事先挖好的深坑。
所謂王上旨意恩赦他們隻是唬騙他們的計謀,要不然每一郡都有幾萬的俘虜根本不是那麼容易殺得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