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距離趙雲平定興慶城已經有了一些時日。
武當山。
被譽為江湖武林聖地所在,被譽為下第一宗師強者的張三豐便隱世其中,除了教導門溶子外,不曾出世。
武當大殿。
並未供奉任何的道家神靈,在那香燭燃起,供奉的神案上,隻供奉了一個字,便是一個“道”字。
看向這道字,刻畫於牆壁石板之中,無形之中透出而來一種對於武道的領悟,其中的意境非凡,或許在這武當派之中,除卻張三豐的親自教導外,誰若是領悟了這一個道字,自身成就也必然不凡。
此刻。
在這道字下方,一個蒲團上,一個身著白色道袍,渾身白發,一身顯得極為縹緲的老道士盤膝坐在了蒲團上,雙目緊閉,似乎是在體悟。
“師父,大師兄回來了。”
這時。
一個稍微年輕的道袍男子走到了武當大殿內,向那個老者稟告道。
從而可以看出。
那個老者正是武當的創派之祖師,張三豐。
聞言。
張三豐緊閉的雙眼忽然展開了,但並沒有如同其他武者那般的淩厲,隻有一種平淡,返璞歸真一般。
“哎。”
張三豐有些無奈的歎了一口氣,似乎有著萬般無奈。
“師父在歎什麼氣?”這個稟告的弟子問道,他正是張三豐最的弟子,莫聲穀。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中原武道本為一體,當團結一致,拯救黎民,而如今為了區區的抗魔之名,居然興起我中原武林所有的門派圍攻明教,也著實是可笑至極。”張三豐搖頭道。
在這倚世界的門派之中,絕大多數都是不管黎民百姓的死活,但對於張三豐而言卻是不一樣,自他創建了武當派後,便庇護了方圓千裏的百姓,更號召門溶子每日任務下山巡視,鏟奸除惡。
因為張三豐之名,蒙元的朝廷也是十分忌憚,也讓武當派方圓呈現一片安寧。
“師父,徒兒覺得各大門派圍剿明教,隻怕還是受到了奸人挑唆,難道您不覺得這些年以來,江湖的一切都好像不太尋常嗎?好像所有的矛頭都指向了明教?”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這莫聲穀乃是張三豐的關門弟子,也會最的一個,自幼聰慧,乃是除了張翠山外,張三豐最為寵愛的一個弟子。
“恩。”
聽到莫聲穀的話,張三豐雙眼一凝,沉入了思緒之鄭
仔細的聯想一番後,還真的如莫聲穀所言。
的確這些年以來,一切都太過詭異了,好似整個江湖的一切都在刻意的針對明教。
從二十年前他派出了張翠山前往鷹教開始,然後一切就好似被算計了。
“或許真的如你所言,在這江湖背後有一個幕後的推手。”張三豐嚴肅道。
“師父,那我武當當如何自處?”莫聲穀道。
“這一次參與各大門派圍剿明教,隻因我武當與峨眉的關係,但這一次之後,我武當不再參與江湖事,任何糾葛我武當都不參與。”張三豐嚴肅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