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敢於做與眾不同的自己(2)(1 / 3)

著名成功學大師卡耐基告訴我們:“一般人的心智能力使用率不超過10%,大部分人不太了解自己還有什麼才能。一個人最糟糕的是不能成為自己,並且在身體與心靈中保持自我。”人隻有依靠自己才能來幫助自己,成就自我。隻有耕種自己的田地才能收獲自家的成果。上天賦予你的能力是獨一無二的,隻有當你自己努力嚐試和運用時,才知道這份能力到底有多麼大的威力。

假如你不能成為山巔上的一棵參天的大樹,那就做一棵山穀的灌木吧!但要做一棵長得最茂密的灌木;假如你不能成為灌木,那就做一棵小草吧,但要做一棵最有生命力的小草。這就是做人快樂的原則,雖然你是一個平凡的人,但作為一個平凡人也要敢於堅持自我,保持本色。假如你隻知一味地附和或是模仿他人,那麼,你就會失去人生的意義。

有這樣一個寓言故事說很久很久以前,有一頭驢子生活在一望無際的原野上。在這片廣袤的原野上,還生活著一群無憂無慮的牛群,這頭驢子非常羨慕牛群溫馴善良的性情、和和睦睦地相互關照的溫情,也喜歡他們一起隨遇而安、悠閑自得的吃草的快樂。很久以來,它一直渴望能像牛那樣悠然沉穩地咀嚼柔嫩的青草、慢條斯理地啜飲甘美的泉水、自由自在地安靜生活。於是,驢子下定決心仿效牛的生活方式及行為舉止。

於是這頭驢子總是跟著它們,它們到哪,這頭驢子就跟到哪。這群牛總是選擇柔軟細嫩的青草進食,飲用清涼甜美的泉水解渴。它們潔身自好,悠然自得地生活在藍天白雲之下的青草中、碧水邊。於是牛群越來越興旺。

有一天,這頭驢子又跟著牛群遷徙到了一處水草肥美、風和日麗的地方,它找了一個機會混夾在牛群中,左顧右盼,前跑後顛,那些牛也都很禮貌地對待它,沒有趕它走,並對它謙讓有加。於是驢子心中便得意起來,趾高氣揚地跟在牛屁股後麵,仿佛自己真的成了牛族中的一員。

但是,驢子就是驢子,無論如何也改變不了驢子的本性而變成一頭牛。它根本不可能像牛那樣安詳沉靜地吃草,總是禁不住用蹄子前刨後撓,把青草踏爛,把泥土翻起來,好端端的草地沒多久就被它踐踏得不成樣子。然後,它又極不安分地跑到水中去飲水,將清清的河水攪成了泥湯。接著,驢子又模仿牛的叫聲。可是,不管它怎樣玩命地叫“我是牛!我也是牛!”,卻依然改變不了驢子那世人皆知的嚎叫的聲音。

最後,這群溫良謙讓的牛再也無法忍受這頭不自知的驢子行為,它的各種行為已經破壞了它們原有的生活秩序。於是,群牛起而攻之,將它趕出了牛群。

其實,我們好多人也會不自知,不能保持真實的自己,但每一個成功者,每一個偉人,他們都是與眾不同的。他們不是因為偽裝才獲得了成功,也不是因為模仿而變得偉大,而是他們總是以自己的方式去做事,以自己的本色去麵對世界,才贏得了別人的尊重和支持。而一個人最大的失敗和悲哀就是失去了自己的本色,失去了自己。

一位作家說:“我們此生不一定要成大名,立大功。可是,我們一定要明白自己的夢想,並把它具體起來,使它成為可能。然後去追求它,去實現它。”其實,人人都想保持自己的本色,但絕大多數人卻沒有勇氣邁出這一步。

戴爾·卡耐基曾說:“我無法寫出能與莎士北亞相媲美的書,但我可以寫出一本完全由我自己寫成的書,我要做我自己。”保持自己的本色就是以真實的自己麵對世界,輕鬆而坦然,不做作,不為難自己,不要以別人的標準來打造自己,自己的道路要由自己去開創,要有自己的標準。如果能夠按照自己的本性生活,你的人生才會更加獨特、精彩。因為生命的意義在於創新,人生最重要的歡樂在於創造的歡樂。首先必須和別人幹得不一樣,然後才能比別人幹得好;首先必須為這個世界帶來一些新的東西,然後才能實現自己的成功和自由。

你就是你,不是別人;你不需要成為別人,你也不可能成為別人。無論你想在哪一個領域中獲得自由與成功,你都必須保持自己的本色,培養屬於自己的風格。

也許有人會說,我們也想保持自我本色啊,可是在現實生活的種種壓力下,保持自我本色並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有時會遇到各種阻力。比如,在你的生活和工作中,總有一些人會對你與眾不同的特殊性看不慣,他們可能會勸告你,也可能會指責你,甚至還會打擊你,這時,我們該怎麼辦呢?這時,我們可以這樣去麵對這些阻力:在無關緊要或不重要的地方,你不妨從眾,不妨做出一些妥協和讓步,以減少那些不必要的麻煩;而在決定成敗、決定前途和命運的關鍵時刻,務必像雄獅和蒼鷹那樣獨立,堅持自己的獨特性,高揚自己的特殊性,決不為任何外在的壓力所折服。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陳勝正是發出了不屈從命運的呼聲,中國曆史上才出現了農民起義。當他與其他窮人耕作於田壟,說道“苟富貴,無相忘”時,其他人蔑視地說道:“我們隻是為別人做工的奴隸,溫飽問題尚未解決,何來富貴。”他則說:“燕雀安知鴻鵠之誌哉!”當時,陳勝隻是一個貧苦農民,他的才智、地位都無法和當時的諸侯相比,但他卻發起了中國曆史上第一次農民大起義,讓普通百姓有了可以通過自己改變自己命運的覺醒。假如陳勝當時不堅持自己的想法,而是受其他人的影響,認為自己隻是一個地位低下的奴隸,就不可能有什麼大的作為,那麼,中國曆史上第一個發動農民起義的人就不是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