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師拿起貓看了看,發現它好像是用黑鐵鑄就的。不過,他發現那一對貓眼是珍珠的。於是,他試探著問道:“我給你300美元,隻買下兩隻貓眼行嗎?”
老婦人一算,覺得可以,於是就同意了。工程師高高興興地回到了賓館,對邏輯學家說:“你看,這麼兩顆碩大的珍珠,我隻花了300美元就買下了,很值吧!”
邏輯學家看到那兩顆大珍珠,少說也值上千美元,忙問朋友是怎麼一回事。當工程師講完緣由,邏輯學家忙問:“那位婦人還在原處嗎?”工程師回答說:“她還坐在那裏。想賣掉那隻沒有眼珠的黑鐵貓!”邏輯學家聽後,忙跑到街上,找到了那個老婦人,要求用200美元買下那隻黑貓,老婦人馬上就答應了。等邏輯學家拿著黑貓回到賓館,工程師見到後,嘲笑道:“你呀,花200美元買個沒眼珠的鐵貓!”
邏輯學家卻不聲不響地坐下來翻來覆去地看這隻鐵貓,突然,他靈機一動,用小刀刮鐵貓的腳,沒想到黑漆竟然可以刮下來,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當黑漆脫落後,露出的是黃燦燦的一道金色的印跡,他高興地大叫起來:“正如我所想,這貓是純金的!”
原來,當年鑄造這隻金貓的主人,怕金身暴露,惹來是非,便自作主張將貓身用黑漆漆過,儼然如一隻鐵貓。對此,工程師十分後悔。
此時,邏輯學家轉過來嘲笑他說:“你雖然知識很淵博,可就是缺乏一種思維的藝術,分析和判斷事情不全麵、深入。你應該好好想一想,貓的眼珠既然是珍珠做成,那貓的全身會是不值錢的黑鐵所鑄嗎?”
哈佛學子約翰·亞當斯曾說:“因循觀望的人,最善於驚歎他人的敏捷。”麵對意想不到的結局,工程師驚呆了。原來,邏輯學家換了一種思維想到別人所沒有想到的,他隻花了一點點錢就買到了一隻價值連城的金貓。
要想有所成就,就得發現他人未發現的東西,就得做他人未做過的事。成功的商業人士之所以能夠發現別人未發現的東西,就是因為他們習慣於細心觀察、用心思考。隻有這樣,才能脫穎而出,做別人想不到、做不到的生意,賺別人賺不到的錢。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不少日本人都很喜歡從美國進口的口香糖。一個叫山本的人覺得既然大家這麼喜歡口香糖,那以後口香糖的銷路肯定會很好,但是,從美國進口口香糖不是很方便,而且總是從外國進口也不是長久之計,於是決心自己生產口香糖。
他看了很多的資料,了解到了口香糖的製作原料及方法,那就是:口香糖是橡膠液中加白糖、薄荷而製成的一種具有彈性的食品。當時,橡膠在日本是一種緊缺物資,當局管製分配,很難買到。另外,眾所周知,日本是一個資源貧乏的國家,本身不出產橡膠。製作口香糖的主要原料供應不足,不利於大批量生產,因此,山本一籌莫展。
但是他又不想放棄這樣的商機,他想要生產出自己的口香糖,首先必須擺脫橡膠這個原材料短缺的製約。於是,山本就把注意力集中到口香糖的抽象功能——“有彈性”上,希望能從這裏找到突破口。
山本想:“既然口香糖的特點就是“有彈性”,那麼能不能用其他材料有彈性的材料替代橡膠呢?”他開始用鬆脂和冬青樹膠等易於找到的原料進行試驗,但沒有成功。這絲毫沒有影響到山本的熱情,他繼續試驗其他原料。當時,山本隔壁有一家公司專門生產乙烯合成樹脂。一次,山本無意間看到,這種液體酷似橡膠液,顏色發白,而且具有很大黏性。這使他靈感突發:用乙烯合成樹脂溶液代替橡膠液,再加入薄荷與砂糖,是否可以生產口香糖呢?山本馬上投入試驗,並很快獲得了成功。這樣一來,乙烯合成樹脂加上砂糖及薄荷製成的口香糖問世了。山本將這種口香糖取名為“哈裏斯”口香糖,並以此名成立了哈裏斯口香糖公司。